- 相關推薦
中外合作辦學國貿專業(yè)生物課程雙語教學的策略論文
1 簡介
中外合作辦學是通過與國外教育機構的合作,直接引進國外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并通過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培養(yǎng)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級人才,其中既包括本科院校,也包括高職高專院校的不同層次的合作項目。
在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雙語教學是常用的教學手段,也是必然采用的教學方式。作為非母語教學過程中的雙語教學的模式,主要分為:沉浸式雙語教學(immersion bilingual education);保持式雙語教學(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過渡式雙語教學(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姜英俊通過對國內中外合作辦學中雙語教學的研究,提出了4種模式:(1)理想化的,也是對學生和教師要求較高的模式——全英語教學模式;(2)過渡性雙語教學模式;(3)半外語教學模式;(4)中外結合模式。上述模式的共同點在于都推薦采用全英文教材,其中(2)(3)是常用的雙語教學模式,主要是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采用的中文教學的比例和形式的不同。而(4)則是由外方教師為主導,由中方教師輔助參與的教學模式,張勁柏通過比較高職國際商務專業(yè),中教獨立雙語教學、外教全英文教學模式,也印證了中外結合模式是有效的,尤其是高職院校可行的一種雙語教學模式。
浙江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的國際貿易(中美合作)項目中,作為課程體系中的一部分,選修課生物學的雙語教與學就不僅僅是對學生接受能力,也是教師教學能力的考驗。
2 國貿專業(yè)學生特點
雙語教學對學生語言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韓建俠、俞理明認為,通過大學英語6級,或者4級考試優(yōu)秀的學生比較適應雙語課程的教學。事實上,即使本科院校,進行雙語教學的學生也未必能達到這個要求,李小英在對上海金融學院中丹合作辦學國金專業(yè)的學生調查中發(fā)現(xiàn),四級的通過率為46%,優(yōu)秀率僅為5%。而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水平更是參差不齊,這不僅對于他們專業(yè)課程的雙語課程的學習提出了挑戰(zhàn),生物學的雙語教學,即使對于生物學專業(yè)學生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更何況是國際貿易專業(yè)的學生。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是否能夠適應該課程的雙語學習,對課程的教學實踐采用了下列形式:在第一堂課上,對課程進行了必要介紹之后,以問卷形式了解學生的情況以及他們對課程的期望。其中2008、2009、2010級分別為74、76、74名學生(每屆分為兩個平行班上課),共計224名。
由于學生來源基本上都是浙江省內,只有個別外省生源,中學的課程體系一樣,普遍都了解一定的生物學知識。其中每屆都有約10%的學生有比較高的學習生物的興趣,但是普遍對學習這門課程不甚了了。在對課程的期望值上,其中比較有學習積極性和動力的學生,會主動要求增加教學中英語的使用,不過對于英語基礎不好的學生,更傾向于接受中文教學的方式。通過上述問卷調查與學生特點分析,學生主要存在兩大顧慮:一個是生物學比較難懂,大量的專業(yè)詞匯,讓他們產生恐懼心理;同時擔心自己的英語水平是否能夠適應雙語教學。
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雙語教學中應該以人為本,照顧到學生的這兩方面的需求——嘗試采用半外語教學模式,即英文教材、中英文講授的形式。
【中外合作辦學國貿專業(yè)生物課程雙語教學的策略論文】相關文章:
中外合作辦學英語教學論文10-07
生物工程專業(yè)普通生物學雙語教學課程體系研究論文08-13
法學雙語教學課程體系與師資建設的論文09-12
從外貿函電課程談國際貿易專業(yè)雙語教學的思考與建議的論文10-17
生物工程藥理學雙語教學初探的論文09-19
新課程背景下的閱讀教學的策略教育論文07-28
“軟件工程"課程雙語教學09-09
護理專業(yè)實踐教學策略論文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