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際合作辦學中計算機課程的設計與教學
國際合作辦學作為高等教育的補充形式,隨著教學合作形式的不斷完善與規(guī)范,已日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寧波大學與加拿大漢伯學院的中加合作項目IBA(Internationa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國際商務管理)已創(chuàng)辦十年,經過十年的實踐,我們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教學模式與管理經驗。本文介紹我們在教學中所做的嘗試,探討合作辦學中非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課程的設置與教學。
一、課程設置的依據
制定課程計劃主要涉及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生自身的特點;二是學生學習的目的和今后工作生活的需要。因此在中加合作項目開辦之初,就針對中國的教育現狀引進國外的教學計劃到IBA項目體系建立過程中,合作雙方始終遵守共同商討,同時結合雙方的各自市場需求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出版課程描述。使中加合作IBA項目的教學計劃既包含了我國高校相關專業(yè)的特點,又兼容了國外相關專業(yè)課程設置的特色。
二、教學基本任務與步驟
教學的基本任務就是結合實際,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獲取信息的需要,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實際應用計算機能力。教學的目的并不要求學生系統(tǒng)詳盡地掌握有關計算機知識,而只是要求他們利用計算機這個工具,以便于今后的工作和學習。
計算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特別是對非計算機專業(yè)學生要求熟練使用計算機,并能充分利用現有計算機資源進行一定開發(fā),以解決自己科研、學習和工作中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講授計算機課程的過程中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與教學設備,尤其是網上教學資源優(yōu)勢,從而真正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在教學中,根據計算機本身的特點和教學對象的具體情況,我們將整個教學分為三個層次:即,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技術基礎和計算機應用基礎。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三個層次的教學內容也在不斷深化、充實、擴展和提高。計算機文化基礎在基本知識方面?zhèn)戎赜诮暧楷F的新概念和新技術,使教學內容得到了全面的充實。該課程教學手段已全部采用WINDOW環(huán)境下的多媒體網絡教學,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計算機語言課程內容也全面轉向面向對象的可視化編程語言。計算機應用基礎課通過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們認為,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在所學專業(yè)領域中的應用,因此,非計算機專業(yè)必須系統(tǒng)地開展計算機三個層次的教學。 這里還要特別強調的是,除了文化基礎和技術基礎的教學中要繼續(xù)不斷地充實與更新教學內容外,更重要的是把“位”定在以計算機應用為目標的教學上。為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大非計算機專業(yè)在計算機應用方面教學的改革力度,在“深度”和“廣度”上下功夫。不僅讓學生學習到計算機的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而且更要掌握計算機應用知識;不僅讓學生了解有關專業(yè)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研究方向,搜集有關方面的技術資料,而且還要了解國內外的最新動態(tài),以拓寬學生本專業(yè)在計算機應用的視野,全面提高學生在所學專業(yè)中計算機應用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三、教學手段和方法
非計算機專業(yè)的計算機基礎課程不是系統(tǒng)的理論課程,而是帶有較強的工具性和實用性。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敢用、會用計算機的能力和主動利用計算機去解決本專業(yè)問題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較快地接受新技術、新方法的能力。這些能力單靠課堂教學是培養(yǎng)不出來的,而是需進行大量的上機實踐。計算機課程應由“以教師為主”向“以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學習為主”過渡,正確的指導和大量的上機實踐是學好計算機課程的基本保證。計算機教育改革,首先必須改革傳統(tǒng)的以黑板加粉筆為主的教學模式,大力開展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研究,將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包括授課、答疑、批改作業(yè)、輔導、考核等)轉移到網絡上來;谟嬎銠C網絡的各種輔助工具,如博客(Blog)、多媒體課件等,為教師提供了更好的教學手段和示教方式。也便學生自學,從而提高學生對信息資源的收集、分析、綜合及應用能力。
1 利用多媒體電子教室,改善教學環(huán)境
以往計算機課程的教學工作都是理論課與實踐課交替進行,利用黑板加電腦投影儀來完成主要計算機基礎知識的講解。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麻煩,比如,一次理論課結束后,由于學生沒有實踐認識,對所講授的知識常常是一知半解,或者完全因為枯燥內容而喪失了學習的興趣。 而一次上機課結束后,教師因為不停的指導學生、回答問題而疲于奔命,學生也因操作不熟練、指導教師講解不系統(tǒng)等而對進一步學習計算機產生恐懼的心里。
多媒體電子教室是一種比較高級的計算機教室,它具有多種形式,如多媒體雙向交互式電子教室、多媒體網絡教室、M3計算機教室(Multimedia Multifunction Multiplatform Computer Classroom)等。這種教室的特點是,具有師生雙向交互功能和多媒體功能,可實現跨平臺操作,能夠滿足計算機教學的多種需要。盡管建設這樣一個教室所需的費用相對高些,但教學效果好,投資效益高。我們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室進行計算機教學,特別是進行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及計算機應用軟件(如,WIN98/2000/XP、WORD、EXCEL、FOXPRO、VB等)的教學,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同時也為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與現代教學技術相結合提供了有效的途徑,拓展了學習的空間與時間,收到較好的效果。
2 應用網絡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一個活的計算機課堂
在計算機課教學中,基本概念和理論的教學內容往往使教師感到很棘手,學生學習中覺得抽象、枯燥,記憶困難。如果教師在講授時運用風趣的語言、適當的比喻或與眾不同的講解方式,就能將繁雜化為簡潔,沉悶化為輕松,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知識。特別是利用網絡博客(Blog)創(chuàng)建個人學習空間,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chuàng)設了一個真實情景,讓他們清楚的看到自己在學習中進程對問題的認識過程,推動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
3 教學中注重聯系實際,結合實際學習
我們在設置課程體系時注意專業(yè)與實際的結合,每學期的課程設置都是以一個具體的大作業(yè)為目的,學生學完本學期內容則可獨立完成相應的工作,并且學期之間具有連貫性。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也進行精心的設計和規(guī)范,基本采用案例式教學,即首先提出問題,給出一個在真實環(huán)境中所需要解決的問題,然后由老師來講授如何分析問題,并從中得到解決問題的方案,在解決方案中將會涉及到新的知識點,那么由老師教授該知識點的理論知識,這種方式符合人類學習和認知事物的自然過程。其次,老師給學生演示整個問題的實際解決過程 (上機演示), 學員再在老師指導下完成同一問題的分析和求解,學員通過觀看老師的親自上機演示和自己的親自操作,不僅能迅速掌握解決問題方法, 而且可以學習到良好的習慣,最后,是提出一個相類似的問題,問題和練習均取自現實生活中,要求學生進行獨立分析和解答,這樣使學生對知識點掌握更加扎實。教學方法上,特別注重學生各種能力培養(yǎng),如合作溝通能力、 表達演講能力、 信息獲取和自我學習的能力。
4 用任務驅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鼓勵學生參加國家或全省計算機等級考試,這樣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而且也可對教學水平進行一定程度的檢測。另外對于學生走向社會,提高其就業(yè)、崗位競爭能力、拓寬就業(yè)面等也有現實的作用。根據自己的能力取得相應的證書,為將來的進一步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計算機教師付出較大的心血,不再是簡單的講好課的問題,而是需要教師在備好課的同時依據國家和省級考試大綱為授課和備課的基準點,關注計算機發(fā)展的動態(tài),并將相關知識點融和到日常授課中。
四、教材與補充材料
由于計算機學科發(fā)展迅速,所以我們不能拘于某一種教材。根據大綱的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如設備使用情況,教學安排時數,學生學習基礎等情況等)組織教學內容并自行編寫教學課件,。特別是利用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tǒng),將相關教學內容課件、習題、練習、參考資料等放在網上供學生自主學習,并為每個學生開辟自己的網絡空間供其遞交作業(yè)。考慮到學生出國交流平臺,在教學中盡可能使用英文界面,從而形成一個即符合教學大綱要求又面向實際應用活的教學環(huán)境。
五、考試形式與安排
為了與國際教學模式接軌,我們對學生考試及考核方法進行改革,將考場從教室移到實驗室,使學生的實際水平真正體現到計算機的實際使用上來,這樣的考試無論從深度還是廣度上都要比筆試更能反映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學生成績評定方面,引進國外大學先進的學生評估體系。教師注重對整個教學過程、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控制,避免“一考定終生”。學生期末成績由學生出勤、課堂參與、課堂練習、課后作業(yè)、平時測驗、期中考查、期末考試等多項指標組成。每項指標在總評中所占比例可由教師靈活掌握。這樣的評估方法,一方面便于教師能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隨時調整教學內容與進度,另一方面也讓學生逐步遵循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規(guī)律,有效地進行學習。評估的結果也比較科學、全面。
國際合作辦學中計算機課的設計與教學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還會碰到需要解決的問題。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有最大的收獲?教學如何能更具科學性?這些都有待于進一步研究。我們也希望通過開展國際合作辦學引入先進的教育機制,了解、吸取并實踐國際上通行的辦學模式、專業(yè)課程設置、師資培訓、質量保證等方面的經驗,盡快提高我國高等教育水平和質量,增強國際競爭力。
【國際合作辦學中計算機課程的設計與教學】相關文章:
案例教學中計算機基礎教學的運用論文11-11
初探道路勘測設計中計算機的工程計算11-16
淺談道路勘測設計中計算機的工程計算03-01
計算機基礎課程遠程教學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03-18
基于概念圖的教學設計以《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為例論文11-13
計算機應用課程分層教學的探究與實踐12-09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應用12-11
職中計算機應用課堂教學有效性探析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