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學術科研論文寫作與文獻閱讀
搞過科研學術的學者都知道,文獻閱讀是做好學術科研的第一步。寫好學術論文的前提是閱讀一定量的文獻,整合到一定的學術信息。再結合自己的實際研究情況,按一定的步驟對論文進行寫作。
既然說到文獻閱讀的重要性,這里小編主要談談如何進行文獻閱讀和如何查找閱讀文獻這兩個方面。
首先是如何讀文獻?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去讀文獻,學習游泳只能在水中學習,不讀文獻就不要討論這個問題,只有在讀的過程中,才會遇到不值得如何下手,或者不知道如何篩選文獻的具體問題。
讀文獻最重要的是閱讀量一定要足夠,對一個碩士研究生來說,計劃好深入閱讀1000篇文獻的計劃是起碼的。可以用三年 200/300/500篇這樣方式的分配,因為讀文獻是科研的基本功,沒有足夠的閱讀積累,不可能獲得好的閱讀經驗和技巧,開始慢一些,以后會逐漸加快閱讀速度。
然后是讀什么文獻?對一個剛剛讀研究生的學生來說,過去從沒有讀過科研文獻是有可能的,那么可以從閱讀CNS的文章下手,也許有人覺得你讓一個研究生去讀國際上最高水平的研究論文,是不是要求太高,其實這一點都不高。
我們最普通的讀者也能閱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大家不會覺得不可以,其實學術研究也一樣,讀最高水平的研究論文與讀最普通的研究論文,對一個新手來說,并沒有差別,都是讀不懂。但是難度上并不與學術水平相關,而且從創(chuàng)新性與邏輯性等科研本身考慮,讀好的研究論文學習到的一定會多許多。這正是最便捷的方法。
所以,對所有沒有確定研究方向的研究生的通用要求是閱讀CNS文章,甚至要求每周或每月能選擇翻譯。等具體到某一個領域和課題,要重點圍繞科研課題閱讀一些過去的經典文獻,與自己研究關系密切的文獻,已經該領域的綜述和最新進展等。
最后,讀文獻的態(tài)度和目的非常重要。讀文獻不單純?yōu)榱藢W習到什么知識,讀文獻的更重要目的是掌握知識生產過程,逐步提高學術鑒賞能力。從科學歷史上看,過去的科學研究不一定發(fā)表成為論文,牛頓和達爾文都是用學術專著的形式展現系列研究的,也有把研究生論文作為一個整體發(fā)表的。
總之,閱讀文獻是科研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基本功,才能具備從事科研的基本素質,才能懂得科學研究的門道。當然,讀文獻不能盲目,我們要具備一定的文獻刷選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查找閱讀文獻?
1、課題未定
閱讀文獻可從教科書開始--找到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查找相關綜述,你會發(fā)現書上一些所謂的成熟觀點,在綜述中是“ 推測”,然后找原始文獻,你會發(fā)現,有許多實驗證據是在當時條件不夠的情況下的初步探索。如果你發(fā)現這樣的問題,一個流行觀點沒有使用目前、最新技術驗證,你去驗證一下,會有兩種結果:①證實,那你就是用最新技術驗證一個很正確的觀點,給他提供了新證據,這屬于好工作;②另外你發(fā)現前人的觀點有錯誤,那你就找到一條將來的科研方向,繼續(xù)做下去。
一定得知道自己所作的方向現在世界上是個怎樣的研究現狀——做到了何種程度, 還有哪些關鍵問題急待解決。這一點對于自己找題目的戰(zhàn)友尤為重要。
2、課題已定
首先要做的是尋找權威雜志上相關研究領域權威人士撰寫的綜述類文章。這類文章信息量大,論述精辟,讀后不但有助于掌握相關研究的重點和焦點內容,而且能幫助我們掌握研究領域的大方向和框架,哪些人、哪個大學或研究所、在哪個方向比較強等等;其次是泛讀摘要,挑選最相關的進行精讀。精讀文章同時做筆記和標記是非常關鍵的,因為好文章可能每讀一遍就有不同的收獲,每次的筆記加上心得最后總結起來就會對自己大有幫助;再次是針對不同的需要對論文進行泛讀和跳讀。
涉足一些和專業(yè)有點瓜葛但有相當距離的領域。一般研讀相關文獻的程序是:
、賹υ擃I域有較多介紹的中文成書(資料一般是比較老,如果是新書通常匯集了最近5到10年的主要研究內容和結果)讀后可以對這個領域發(fā)展歷史和近期狀況有個全面的了解,一些專門的術語和英文單詞也有了概念。
②根據研究內容通查最近3年的中文期刊,主要是通過看綜述了解最近進展和一些國外發(fā)表文章的人名和期刊名,還有國內做到什么程度了,為了該類項目打個基礎。你可以知道國內那些同行在做這工作。如果實驗中碰到一些具體的細節(jié)問題的話, 你可以聯系他們, 這便可以使你避免走不必要的彎路。
、鄹鶕厦娴膶W習掌握的專業(yè)詞匯,人名,期刊名查國外文獻。我的體會是,如果那個領域和原來專業(yè)距離比較遠,那么一來就去查外文的文獻往往找不出好東東,特別是一些關鍵詞常有臆斷的情況,導致檢索效果不好。
對于自己要研究的不熟悉的內容,例如某種疾病,那么你得首先翻翻中文教科書,要對這一種疾病有一個大概的了解,這樣在你以后閱讀文獻時會很有幫助。然后,在上網查一些你的導師或你自己想要做的題目的相關方面的中文綜述,也算是對教科書內容的補充。同時也讓你有可能觸及到國內目前的此方面的前沿。這時候,你可以開始閱讀一些外文的綜述,看一看國外的研究情況和進展。或許,此時你會對你想要研究什么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接下來,就可以閱讀一些國外的原始論著,它將會告訴你如何去完成你要研究的題目。等到文獻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開始你的課題了。但千萬別忘了,時刻關注你正在研究的相關內容研究進展,它可能會給你的課題新的補充。最后一條,看文獻,編上號,做好筆記。
對于一個尚不熟悉領域的課題, 先找相關的綜述, 綜述是了解該領域最快的途徑, 因為教材具有滯后性, 而論著又偏重于某一點, 優(yōu)秀的綜述可以作教材讀的。讀文獻的順序,當然還是從中文到外文,畢竟,中文是自己的母語,容易看懂,也容易有成就感。
文章內容是從綜述到論著。一般花上一兩個小時,可以查一堆文獻,先把它們的摘要整理出來,甚至打印出來,根據摘要,可以初步判斷哪些是自己決定要的。然后再到網上找全文,找不到再去圖書館,還找不到就發(fā)E-mail給國外的同學,一般都能獲取到。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問題,不僅要看原文,還要看它的參考文獻,一般深追上幾篇文章,對于想了解的問題也就知道個大概了。在讀文章的過程中,當然要做些筆記,建一個word文檔,做些復制拷貝的工作便可,這樣做的好處是,回頭就不必再花好多時間去找你的論據或論點。
對于文獻,我們只有多閱讀,多了解相關的研究信息,我們才有可能寫出好的論文。所以,文獻閱讀是我們寫作發(fā)表必不可少的一個經歷階段。
【學術科研論文寫作與文獻閱讀】相關文章:
學術論文寫作與文獻的閱讀檢索09-10
論文寫作之文獻閱讀與引用09-11
科研學術論文寫作注意事項08-02
學術科研論文寫作技巧06-28
學術論文寫作指引:如何寫文獻回顧10-24
學術科研論文寫作的8大步驟08-25
參考文獻標注方法對論文閱讀與寫作影響08-26
參考文獻標注方法對論文寫作閱讀影響10-25
學術論文寫作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