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
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計算機基礎知識,怎樣對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探討?
當前,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面臨著考驗。首先,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社會各行業(yè)越來越依賴計算機的應用,這就要求學生畢業(yè)后應該具有更高的計算機應用水平。其次,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全面開展,已經(jīng)為剛進入高校的學生在信息技術方面打下過了一定的基礎,因此,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育起點也跟著進一步提高。同時,信息技術自身的發(fā)展也為高校提供了更豐富的教學手段。
很明顯,一些高職院校原有的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已經(jīng)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如何動態(tài)調整計算機基礎教育的教學體系架構,確實值得我們認真思考。而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與本科院校的側重點又有所不同,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應更加注重計算機的實際應用能力。
1 高職院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的現(xiàn)狀
作者通過這些年對高職院校新生的調查和教學,認為目前高職院校計算機教育形式存在以下幾個變化。
1.1 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已不是零起點,改革勢在必行
目前,我國中小學基本都開設了《信息技術》必修課,進入高職院校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計算機基礎知識,與十年前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高職院校原有的有些課程已經(jīng)不合時代要求了,需要作出相應調整,避免重復教學。同時應該積極開展一些新的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以適應當前社會需求。
1.2 新生計算機知識水平差異變大
通過這幾年對新生的觀察,基本上可以說都會用計算機,計算機已經(jīng)不是什么新鮮的事物了,就像現(xiàn)在的手機一樣普通。但是,新生計算機知識水平的個體差異卻越來越大了,有的學生在中學期間就參加了各種計算機知識競賽,一般電腦操作更是不在話下,主要原因:
1.2.1地域差異
一般來說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較強,因為發(fā)達地區(qū)的學校、家庭計算機更加普及,接觸的多了自然就熟悉。相反,經(jīng)濟不發(fā)達地區(qū)特別是農村由于受到設備、師資力量的限制,加上思想比較保守,與發(fā)達地區(qū)的學生相比計算機操作水平有很大差距。不過這幾年農村地區(qū)信息技術課程也已普遍開展,學生計算機基礎知識水平相對以前已經(jīng)有了較大幅度提高。
1.2.2 興趣差異
有的學生天生對計算機感興趣,在計算機某些方面有了一些知識積累。另外,平均來說男生相對于女生則更加愿意接觸計算機,動手能力要強的多。因此,生源的個性化差異逐漸加大,給設計算機應用課程和教學管理帶來了很大挑戰(zhàn)。
1.3 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對高職院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職院校存在的目標就是為社會培養(yǎng)出具有一定職業(yè)技能的人才,側重實際應用。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新的行業(yè)不斷涌現(xiàn),許多高科技行業(yè),不熟悉計算機應用,在實際工作中就會遇到很多困難。因此,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課程必須適應時代的變化,多開設一些當下與行業(yè)聯(lián)系緊密的熱門軟件應用課程。讓學生在學校就充分學到一技之長,使其走上工作崗位后能游刃有余。
2 應對辦法
2.1 明確教學目標
1)一些基本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如操作系統(tǒng)、Office辦公軟件等不必花過多的時間去講解,而那些常用的專業(yè)工具軟件則應加大教學力度,如PhotoShop、Flash、3D max等,需要的時候拿起來就會用。
2) 除了高校都有的操作系統(tǒng)、Office以及PhotoShop等課程外,高職院校要有自己特色計算機應用課程,才能更有競爭力。
2.2 轉變教學模式和手段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教學模式和手段的不斷改革。否則,學生會因為課程缺少新意和收獲不大而失去耐心。在教學中,應以學生為中心,采用以學生動手操作為主的任務驅動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另外,教師在布置學習任務時,要考慮到學生計算機水平的差異設置不同層次的任務,來適應不同的學生。
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要進行細致監(jiān)控,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和不足,應該加大平時成績在最終考核成績的占例,看重學生平時完成任務的情況及綜合表現(xiàn),而不僅僅是期末的考試成績。
2.3 改善授課環(huán)境
在改進教學手段的同時,教學環(huán)境和設備也應跟得上。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應盡量在機房進行,做到一人一機。既避免了在普通教室后排學生因為看不到、聽不清從而不認真聽課的問題,又可以在講完課后立即進行上機操作,避免上完課過幾天才上機實踐而造成的知識遺忘。
在機房授課,教師可以靈活分配講授與學生上機的時間,通過教師對所講內容進行精選多練,以任務為主線盡可能多的留出時間讓學生上機練習。
當然,由于學生水平的差異,這給實驗指導也帶來一定困難。因此,加強實驗環(huán)節(jié)的指導也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需要加強人力,更是對教師自身素質的考驗,只有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才能勝任這項工作。
2.4 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是高職院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當今社會計算機軟硬件發(fā)展異常迅速,短短二三年時間不可能什么都能學到。當學生走上了工作崗位,會發(fā)現(xiàn)在學校所學的有些知識已經(jīng)落伍了,會產生失落感。因此,在校時就要培養(yǎng)學生一種自主學習能力,以適應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另外,學校要經(jīng)常組織計算機知識競賽,舉辦行家講座,也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5 改進考核方法
鑒于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內容豐富、靈活等特點,考試模式宜采用卷考和機試相結合的方式。卷考以選擇題、判斷題為主,用來考核學生對基礎知識、概念的掌握情況。試卷題量要大,考試范圍覆蓋面要廣,這樣才能測試出學生對某課程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
機試則主要以考核實際計算機應用能力為主,要考察學生能不能將平時所學的應用到實際任務中。考試任務要難易結合,不必追求完美、一致,注重實際效果。通過卷考與機試的結合,既考核了學生對基本概念的掌握情況,又全面檢查了學生實際應用能力。
3 結束語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課程的教學改革任重而道遠,涉及的內容也較廣,這不僅僅是一個教學方法的問題,也是教育理念的問題。社會正在不斷發(fā)生著變化,高職院校只有不斷的自我改進,才能不被社會淘汰,才能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應用型人才。
【談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課程教學改革】相關文章:
談高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11-17
高職院校秘書實務課程教學改革論文03-19
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類專業(yè)離散數(shù)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03-07
談高職院校入學教育課程化的實踐02-21
談芻議高職院校文學欣賞課程教學11-19
論述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類專業(yè)離散數(shù)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12-07
高職院校工程造價課程教學改革論文03-19
高職院校景觀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論文03-19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