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想說愛你很容易
摘要:本文結(jié)合具體的教學案例,從三個方面論述了語文教學中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愛上語文。關(guān)鍵詞:語文;學生;興趣
如今有許多語文教師常抱怨學生難教,對語文學習不感興趣,學生們經(jīng)常不出聲,“啟”而不發(fā),普遍認為教語文是最難、任務(wù)最重的科目。筆者認為,語文是基礎(chǔ)科,國家教委選的文章都是精挑細選的好文章,如果學生對語文課都不感興趣,語文教師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做教師就要做語文教師,因為語文課堂是最快樂的,筆者想說:“語文,想說愛你很容易”。
一、導(dǎo)入——耳目一新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達爾文把甲蟲當“早餐”吃進嘴里,陳景潤思考數(shù)學題目頭撞電線桿,都是因為對學術(shù)有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就是推動學習活動的一種“催化劑”。
導(dǎo)入得好,學生就會有興趣,就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每一篇文章都應(yīng)該有吸引人的導(dǎo)入。導(dǎo)入的方法有很多,那就要看每個老師是否有心思。如果每天只有一張嘴,一支粉筆,就能提起學生的興趣,那老師的水平實在太“高”才行。如果你覺得你的教學水平不是很高,就必須花多點心思去導(dǎo)入。導(dǎo)入的方式有許多種,如影視導(dǎo)入;詩歌導(dǎo)入;圖片導(dǎo)入;故事導(dǎo)入;歌曲導(dǎo)入;實物導(dǎo)入等等。
1.影視導(dǎo)入
未講《木蘭詩》之前,筆者利用兩節(jié)語文課讓同學們在電教室觀看新版電影《花木蘭》,有電影看,學生的興趣自然大增,在講本課之前筆者也有想過,講四節(jié)文言常識好呢?還是兩節(jié)課電影兩節(jié)知識課好呢?考慮再三,筆者還是喜歡后一個方案。實踐證明我的料想是對的,雖然花木蘭的故事家喻戶曉,可人們只知道:“男扮女裝”,卻不能把人物精神體現(xiàn)出來,我覺得無論你老師怎樣把文章和人物吹得天花亂墜,還不如一部有情有景的電影教育意義大吧。在講課分析人物性格的時候,學生很自然就分析得出木蘭的勇敢,堅韌,機智的愛國主義精神,學生一“啟”就發(fā),課堂氣氛迅速就能活躍起來了。
2.詩歌導(dǎo)入
有人說,這世上,
有一種水能讓你喝醉,這種水叫母愛,因為母愛如水。
有一座山能讓你堅韌,這座山叫父愛,因為父愛如山。
我們的父母,在艱辛和苦難里繁衍生息,才有了我們的幸福和安適。
如今,他們老了,孱弱的雙肩已擔不起重負,讓我們攙扶著他們一起走進暖暖的春日,去進行一次心靈的散步。
這是筆者看了優(yōu)秀教師的示范課《散步》學來的,記得同學們聽筆者朗誦的時候,那種平靜,很享受的表情,語文課就應(yīng)該把學生帶入如詩如畫的意境,自然就會提起學生的興趣。如果把優(yōu)美的課文上得“干巴巴”的,談何詩意呢?有時需要加上配樂,多媒體來營造詩一般優(yōu)美的課堂氛圍,學生在美的環(huán)境中得到熏陶,受到感染,自然學得快樂,教師也教得輕松。
3.圖片導(dǎo)入
在筆者教豐子愷《竹影》之前,吩咐一位農(nóng)村的學生砍一根有枝葉的竹子帶來課室,筆者拿著竹子問學生:“竹子是什么顏色的?”學生答:“綠色”。又問:“你有見過黑色和紅色的竹子嗎?”學生說:“在畫里見過!苯裉煳覀兙蛠韺W習一篇有關(guān)畫竹子的文章《竹影》,體驗中國畫的神韻,筆者還帶來一幅清代鄭板橋的墨竹圖和現(xiàn)代畫家啟功先生的“朱竹”,自然,有實物,有圖畫,文章自然好理解,而且叫學生帶根竹子來,他是很樂意的,那兩幅畫在市場2元/張,很多教師平時常抱怨鄉(xiāng)村中學設(shè)備太差,資源不足,窮得只剩下粉筆了,其實,每個教師講課的思路和方法都不同,很多道具是需要教師要自己準備的,而且以后還可以再用。
4.故事導(dǎo)入
在講冰心的《荷葉 母親》時,筆者用了一個故事:
小男孩和蘋果樹的故事(The little boys and his apple tree)
從前,有一棵蘋果樹。有一個小男孩每天都喜歡來跟蘋果樹玩。他上樹摘蘋果吃,在樹陰里打盹,他愛這棵蘋果樹,蘋果樹也愛他。時光飛快地過去。小男孩變成了大男孩。他不再跟蘋果樹玩了。一天,男孩回到蘋果樹身旁,他看起來很難過。
“來跟我玩一會吧。”蘋果樹對他說。
“我不是小孩子了,我不會爬樹了,我需要玩具,我需要錢買玩具!毙∧泻⒄f。
“對不起,我沒有錢。不過你可以把我所有的蘋果摘下來拿去賣錢!碧O果樹回答他。小男孩打起精神來,它把所有的蘋果摘光了,然后快樂地離去。摘了蘋果后,小男孩再沒有來看過蘋果樹,直到他長成一個男人。一天,回到蘋果樹這里。
同學們聽完這個故事,眼眶都閃著淚花。蘋果樹象征著我們的父母,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篇具有象征意義的文章《荷葉 母親》。
二、正文——避俗趨新
之所以有的語文課堂很枯燥,一個很關(guān)鍵的原因是教師講不出趣味來,只是照本宣科給十來歲的孩子講基礎(chǔ)知識,這樣當然沒有學生愛聽,假如換位思考,讓我們教師去聽一些只靠一只粉筆一張嘴的“死板”課,可能你也不想去聽吧?
1.趣味的課堂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來實現(xiàn)
教學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啟發(fā)想象、比較異同、分角色朗讀、課本劇表演、多媒體課件等。在講朱自清的《春》時,如果按照傳統(tǒng)教學常規(guī)串講模式,面面俱到地羅列知識,把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這幾幅圖講下來,學生容易產(chǎn)生疲勞感,影響教學效果。本來是那么優(yōu)美的文章,卻被我們教師傳統(tǒng)地講下來,實在是枯燥無味。」P者認為,以前的教師也應(yīng)該是用這么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我們年輕一代是否還要把老一套模式延續(xù)下去呢?答案是否定的。時代在改變,我們的教學手段也應(yīng)該改變,電腦網(wǎng)絡(luò)就是手段,筆者下載了一個非常豐富多彩的電視散文MTV《春》,那里有配樂、圖片、人物、字幕,本人自我感覺朗誦還可以,但是和電視相比,還真是差距很大,而且效果出來截然不同。春草,春花,春風,春雨在電視散文中有大量的圖片,配上課文的朗讀簡直太完美了,太形象了。能利用那么好的多媒體課件,我們?yōu)槭裁床挥媚兀?
在制作科技含量高、說明性強的《化石吟》、《看云識天氣》課件時,筆者選用大量化石、云層圖片,更從網(wǎng)絡(luò)下載了一段關(guān)于恐龍化石的影碟片段,使課文一下子生動起來,為學生設(shè)立了一個活潑、生動的學習情境。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由于有視覺感知帶動想象,學生思維異;钴S,不僅能很快地抓住實質(zhì),而且還留有寬闊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空間。
2.趣味的課堂需要“創(chuàng)設(shè)情境”來實現(xiàn)
在講《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時,要樹立一個在夜間埋頭苦讀的“書呆子”形象——紅燭頌,筆者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情境。準備的道具有聞一多先生的胡子,有上須和下須,筆者在商店買了一些塑料假發(fā)來做胡須,做成和書本彩頁一樣的胡須,當學生一貼上胡須扮演聞一多先生,個個同學都笑得有牙沒眼,講到聞先生在點著燭光“漂白了四壁”時,筆者把燈關(guān)了,窗簾也拉上,點燃一根紅蠟燭,那個在紅燭下埋頭苦讀的形象深深印在同學的腦海里,可能一輩子都忘不掉,再要求一個女同學做聞先生的傭人催他吃飯,因為他是個“廢寢忘食”的人,再一次催他早點休息,聞先生說:“我還要看書,沒有那么快睡”;叵肫鹉莻情境,昏黃的燈光,聞一多點著燭光“漂白了四壁”,挺有詩意的,因為平時都是燈光非常亮的,那次同學覺得太新奇,太有意思了。
3.趣味的課堂需要有些“新鮮”的活動來實現(xiàn)
《記一節(jié)可以吃零食的語文課》,看到這一題目,可能很多教師都想來“轟炸”我了,作為教師,你怎么可以讓你的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吃零食呢?不急,請聽筆者娓娓道來吧:在魯迅的《社戲》里,其中寫到迅哥兒,雙喜,阿發(fā)他們偷豆吃,筆者在教育時問:“同學們想吃豆時怎么辦?”同學們齊聲答:“買”,所以,筆者要求同學們在課前買了一包5毛錢的蠶豆,在講到“偷豆”那里時我們偷偷吃!罢垎栐谧睦蠋焸儯疫@樣做錯了嗎?你們教這課時,你們是否敢這樣做呢?因為我又沒有統(tǒng)一收錢買,所以我也沒有違背師德。而且同學們吃完豆后都自動自覺把包裝袋扔到垃圾桶里。豆還是一樣的豆,可是在上課的時候吃,卻特別‘香’,因為太有趣了。”那么這篇文章的主題“真的,一直到現(xiàn)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就不用教師過多去解釋,學生已經(jīng)體會到“醉翁之意不在豆而在于樂”。
教學要打破常規(guī),大膽去創(chuàng)新,只要學生對語文有興趣,必定能提高學習成績,做教師的何樂而不為呢?
4.趣味的課堂需要有“聲”有色來實現(xiàn)
很多教師都講過魯迅《社戲》,講得好不好不敢批評,可是教師們想過沒有,你講了3課時的《社戲》,學生有沒有聽過一兩句戲曲來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shù)?你是否有覺得你的教學離題了?可能很多教師會反駁,做教師一定要會唱戲嗎?如果會唱戲就不用做教師了。其實非也,教師不會唱可以放MP3,課文后都有戲曲《說唱臉譜》、《玉堂春》、《花木蘭》選段,學生一聽那咿咿呀呀的就是唱《社戲》了,筆者講到當老旦出場時,在課堂播放《花木蘭》選段,一下把學生帶入戲曲的世界,學生們在臺下騷動,好像聽出“耳油”來了。雖然他們聽不懂,但學生非常有興趣,覺得很好玩,很喜歡上這么有趣的課。筆者還教學生唱了幾句。借此搞了個小插曲,讓學生也來過把戲癮。筆者做了兩個長長的袖子用來學唱戲人的造型,唱一兩句戲,有個學生扮得很像。筆者還在一頂帽子上系了一條長長的辮子,讓我們班最大塊的龔俊鑫來表演“甩頭”,當他甩辮子的時候,臺下的同學拍手叫好,他也第一次受同學的稱贊。很多同學也躍躍欲試“甩頭”過把戲癮,可惜下課鈴響了,很多同學因為沒有上臺而露出失望的神情,遺憾自己沒機會表演一下。那“甩頭”的學生在轉(zhuǎn)動頭的那一幕永遠停留在學生的記憶庫里。 5.趣味的課堂需要用“課本劇”來實現(xiàn)
課堂的精妙之處是可以通過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觀理解,加深理解,讓學生參與課堂表演,能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很多課文的故事都很優(yōu)美,情節(jié)也很吸引人。筆者認為,我們能不能像電影一樣表演出來增強趣味性呢?肯定可以。在筆者的記憶里,當時我們的教師只演過一回課本劇《鴻門宴》,當時筆者沒有參加,演完那天自己很后悔沒有參加,挺遺憾,導(dǎo)致于經(jīng)常幻想自己就是故事中的某角色,天天盼望教師能再次搞這樣的活動,但教師一直都沒有搞,F(xiàn)在的學生心情也應(yīng)該是和筆者當年的心態(tài)是一樣的。
課本劇只要是教師要求去演,而且需要準備一些必要的道具,學生是非常樂意去演的,可能不像電視電影演得那樣好看,可畢竟是同學們自己的作品,同學們最喜歡傾聽自己同伴的聲音了,“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樂”,笑一笑總比枯燥地講文學知識更有意思得多,而且“花費”課堂的時間只有5分鐘或10分鐘,但在課后需要比較多的時間準備。但是學生們卻樂此不疲。
《皇帝的新裝》是一篇七年級非常有趣的課文,故事非常吸引學生,情節(jié)滑稽、搞笑。那么這樣的課文學生們愿不愿意在課堂上演一演呢?答案是肯定的,這么有趣的文章學生當然非常樂意去演,只是不知道怎樣去演罷了。在講《皇帝的新裝》這篇課文的前一個星期,筆者就開始著手去“找”人了,筆者交給語文科代表一張《皇帝的新裝》演員招聘當中……,學生們反應(yīng)熱烈,而且同一個角色有多個人報名參加。老師們,在農(nóng)村學校都有那么多孩子想?yún)⒓,筆者此時覺得,如果教師的語文課堂不活躍,至少教師不知道學生需要什么,沒有用“心”去引導(dǎo)學生,只是一味去講基礎(chǔ)知識。既然同一個角色有多個人爭,筆者就在課后篩選這幾位小演員,出些題目考他們演。終于全體演員定了下來,看到他們一個個快樂、欣喜若狂的表情,筆者忽然覺得挺有成就感。
接下來排練的事情自然不用筆者去了,筆者早就選取了一個得力的“導(dǎo)演”安排。但是道具方面還需要準備,如皇帝的服飾,兩個騙子的服飾等;使谑怯梢粋學生用硬紙皮做的,效果還不錯,筆者那班學生忙得不亦樂乎,經(jīng)常來辦公室問這問那,“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令人期待的表演終于開始了,無論他們做成什么樣也是非常成功的。學生們真是太有才了,改得很好笑,如當中的皇帝,書上說“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卻變成了“各位愛卿,寡人這件衣服已經(jīng)穿了三天了,有沒有新衣服?”那種懇求、搞笑的神情真是讓人一輩子難忘。有個大臣皇上叫喚他的時候,他竟然說了一句:“I am here”,實在太好玩了,所以一定要正規(guī)傳統(tǒng)的表演嗎?也不必要,學生能通俗理解就最好了。為了解決皇帝裸體演出,學生也和筆者探討了這個問題,筆者給他們的建議是學生肯定不能脫衣服,因為這不雅觀,而且表演藝術(shù)要含蓄,最后共同商量出了,掛一個牌子上面寫著“裸體”,既可以表達文中的意思,又可以很含蓄。當皇帝沒有穿衣服去游行的時候,有個比較矮小的同學說:“可是他什么也沒有穿呀”,此時全班的同學都笑了,筆者也笑了。本來按照情節(jié),當時的人們是不敢笑出聲來的,但是表演結(jié)束后,全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相信很多人都認識孔乙己,對于魯迅先生的名作《孔乙己》描繪了那個迂腐可笑又可悲的孔乙己,孔乙己給人們帶來許多歡樂,人們只會把他當成笑料。無可否認,大文豪魯迅先生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讓人印象深刻。教師應(yīng)如何把這節(jié)課上得生動呢?可能大多數(shù)教師都是先講小說三要素,分段概括段意,按故事開端、發(fā)展、高潮和結(jié)局,最后分析人物性格,揭示主題就結(jié)束文章了。這樣講課難道有問題嗎?肯定沒有問題。只是節(jié)節(jié)課都是這樣講,學生容易犯“聽課疲勞癥”,久而久之,學生越來越?jīng)]有興趣,即使是好文章,學生也會“難以理解”。
《孔乙己》這一課,筆者組織了課本劇表演。起先和我們班幾個同學來揣摩如何去演這個人物。我們班的葉富成同學提議說要把它演成周星馳的搞笑版,最后又應(yīng)該有悲劇結(jié)局。我們的意見不謀而合。葉富成同學也把孔乙己這個重要的角色“挑”了起來。該劇分為三個場景:(1)人們喝酒時嘲笑孔乙己;(2)孔乙己給小孩茴香豆吃;(3)孔乙己被打斷腿爬著來喝酒。
為了“孔乙己”,筆者親自為他做了“靚衫”,當然是破破爛爛,打了很多補丁的古代衣服,因為爛衣服是沒得買的,為了表演的效果,我們不得不拿“苦”來受,可筆者感覺花費一天時間很“劃得來”。為什么呢?當“孔乙己”穿出他那件“乞丐衫”來,全場嘩然!叭丝恳卵b”說得沒錯,不打扮一下是絕對不像孔乙己的。
在小孩子搶吃茴香豆那場景,“孔乙己”邊給孩子們茴香豆吃,嘴里還念著:“一人一顆,不多羅、不多羅”,然后再看看天說:“多乎哉,不多也”,那神情真是太迂腐,太搞笑了?滓壹骸芭懦鼍盼拇箦X”和“摸出四文錢”被學生演得惟妙惟肖?滓壹罕淮驍嗤龋闷寻肋^來那情景也是非常感人。在他爬走的時候,筆者在背景音樂放起了香港粵語殘片中“悲涼曲”,學生們的眼神充滿同情。
作為一個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專業(yè)也是我們的事業(yè),應(yīng)該要把它做得最好,最成功,筆者聽過很多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很重要的一點是他們很享受自己的教學。做教師都不享受自己的教學方式,學生怎么會被你吸引住呢?
三、延伸——推陳出新
我們在教學中進行課外延伸的同時,更要讓學生體會到延伸的妙處,懂得怎樣去延伸,向哪個方向延伸,延伸的目的是什么,繼之以自覺地、津津有味地向課外不斷擴展,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尋覓。這就要求我們語文教師一方面要激發(fā)學生向課外延伸的興趣,一方面進行合理指導(dǎo)。如摘抄精彩片段、評析佳作、記錄有意義的事、主持辯論會等各種有益的活動。向?qū)W生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開拓、延展,全方位地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同他們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有機結(jié)合起來?s短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開拓學生視野,滿足學生獲取知識的愿望,使課堂教學更富有趣味性、知識性,使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培養(yǎng)由課內(nèi)延伸到課外,養(yǎng)成主動求知的良好習慣。
在上《吆喝》一文時,筆者先讓學生們自己去注意大街小巷的吆喝聲,然后在課堂上吆喝出來,并自己體會吆喝聲中的韻味。
有些學生吆喝道:“收買爛銅爛鐵爛膠鞋,鵝毛鴨毛換火柴”。
有些學生吆喝道:“賣豆腐花咯”。
有些學生吆喝道:“有靚嘢啊,行過路過唔好錯過咯”。
有些學生吆喝道:“要大買大,要小買小,無論大小都系一文一件”。
……
這一聲聲的吆喝聲勾起我們多少的童年回憶。
學語文不能只“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主張語文教學要緊密聯(lián)系生活,把學生引向廣闊的社會,又把生活的活水引入課堂教學。
在講完朱自清的《背影》,筆者想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體會到文中濃濃的父子之愛;谶@樣的延伸思考,筆者開始伴著一首略帶憂傷的小提琴曲朗讀課文,筆者一邊讀文中感人的部分,一邊讓學生們回憶著自己的父親。當筆者略帶哽咽地讀完文章后,教室里安靜極了,大家都在望著筆者,這時筆者說:“同學們,你們知道現(xiàn)在我最想干什么嗎?我想現(xiàn)在就回家,看看我的父親和母親,雖然相隔不遠,我也已經(jīng)很久沒有見到他們了,同學們,我們在這里上課的時候,我們的父親也許正在田里勞作,他會在停下來擦汗的時候,想到自己的孩子正在讀書而更加賣力,也許他正在工地上干活,也許他們正在準備著你們中午的飯菜,想到早上你們吃得不好,中午要給你們補一補,也許他們不管再干什么,都在想著你們,你們是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幸福與安慰!闭f到這里,很多同學的頭都低了下去。筆者繼續(xù)說:“那么我們給我們的父母帶來了什么呢?你們和他們在一起的時候,都讓他們感到幸福嗎?現(xiàn)在,你最想對你父母說的一句話是什么呢?用書擋住你的臉,我們誰也看不見誰,我們把那句埋藏在心里很久的話說出好嗎?”此時筆者播放了劉和剛的《父親》,大多數(shù)同學都喊出了他們深埋已久的心聲:“媽媽,我再也不和你頂嘴了”,“爸爸,媽媽,我一定好好學習”,喊得最多的就是:“爸爸,媽媽,我愛你們”。在同學們深情的聲音里,筆者感到自己也在一種前所未有的幸福里深深地淪陷了。
真正把語文教學放在更廣闊的空間來加以思考,把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作為突破口,把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作為核心,拓展語文教學的空間,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是完全可以的。今后,我們將結(jié)合本地實際、學生實際,繼續(xù)開拓語文學習的空間,強化語文學習的力度,讓學生學語文、用語文,走出課文,走出課堂,在更廣闊的天地里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
語文教師要善教、樂教,必須在教學上注入“新空氣”,學生們才能放出“新氧氣”,才具有活力。學生對于那么有新意、有趣的課堂,肯定會說:“語文,想說愛你很容易”。
【語文,想說愛你很容易】相關(guān)文章:
容易忽略的教學內(nèi)容03-15
如何使學生更容易的學好數(shù)學11-20
英文稿中最容易出現(xiàn)的用詞問題03-23
中醫(yī)藥論文寫作中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11-15
語文,暢想的語文12-05
本科會計專業(yè)最容易寫的論文02-02
當今水利工程設(shè)計中比較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論文03-02
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容易有的問題管理學論文12-01
濃濃“語文味” 感悟真語文12-10
- 相關(guān)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