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www,五月婷婷深爱五月,午夜国产一级片,色噜噜综合,国产大胸无码视频,清纯美女被操黄网站在线观看,波多野结衣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淺析馬克思主義幸福觀

時間:2024-06-10 16:12:16 政治 我要投稿

淺析馬克思主義幸福觀

  引言:人的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對人的幸福的考量最終要置于社會之中。下面就是小編對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的探析,歡迎大家閱讀!

淺析馬克思主義幸福觀

  【摘 要】幸福是什么?怎樣看待幸福?如何實現(xiàn)幸福,是人類一直以來思考和追求的問題。馬克思從歷史唯物主義出發(fā),以勞動學說作為依據(jù)形成了馬克思幸福觀。本文闡明了什么是馬克思幸福觀,馬克思幸福觀的主要內容,基本特征以及進一步深化幸福觀理論及人民對科學的幸福觀的認識,使人們更加堅定落實科學的幸福觀的信念,提高人們的幸福指數(shù)。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幸福觀;幸福感;中國夢

  一、人的需要是實現(xiàn)人的幸福的前提條件

  馬克思認為:“所有人類的活動的開始,歷史回溯之后的起源,都有一個最基本的條件:人‘創(chuàng)造歷史’的基礎就是生存。而為了生存下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行以及一些其他的最基本的條件。因此人類史上第一個歷史開端就是生產滿足我們生存需要的材料,即生產物質生活本身。”換言之,來自于人類生存的自我需求是人類一切活動的基礎,也是幸福產生的源頭。

  人的需要和欲望的滿足從一定程度上說就是幸福的感覺。正如格雷所言,“幸福―人類一切企求的最終目的――在我們的自然需要沒有得到滿足以前,是無法達到的。”“作為一種內驅力,人的欲望是一團生命的活火。這生命的活火追逐著幸福。”

  二、生產勞動是實現(xiàn)幸福的根本途徑

  馬克思將“勞動”作為研究幸福的切入點,他曾多次提到:“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是每一個小孩都知道的。”他強調,生產勞動是人最基本的活動方式和存在方式。對此,馬克思說:“幸福就是自己的全部精力和能力在社會事業(yè)上得到充分發(fā)揮的一種感受,一種精神上的滿足感。”

  三、財富是實現(xiàn)幸福的外在條件

  幸福獲得的基礎和前提是物質基礎和財富。自從私有制產生和發(fā)展,商品產生以后,財富成為衡量人們生活水平的一個標準。但實際上,財富絕不是幸福的決定因素,它只是實現(xiàn)幸福的外在條件。

  四、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是獲得幸福的保障

  人的自由發(fā)展是擺脫生存條件的限制和束縛,自由地、充分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而人的全面發(fā)展就是人的智力、道德、健康等全面的協(xié)調發(fā)展。“私有制只有在個人得到全面發(fā)展的條件下才能消滅,因為現(xiàn)存的交往形式和生產力是全面的,所以只有全面的人才可能占有它們,即才可能使它們變成自己的自由的生產活動。”

  五、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的基本特征

  主觀與客觀統(tǒng)一

  一方面,幸福具有主觀性。只有當人類的需求得以滿足,人才會產生幸福感。由于每個具體的個體所處的地位、持有的能力是不同的,幸福必然帶有主觀色彩。另一方面,幸福產生的載體是物質世界,是通過實踐活動,把人們心目中美好的理想逐漸變?yōu)楝F(xiàn)實后的內心感受。因此,幸福具有客觀性。另外,需求的滿足還需要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人追求幸福的實踐活動,是合規(guī)律性與合目的性的統(tǒng)一,是實踐基礎上主觀與客觀的統(tǒng)一。

  物質與精神統(tǒng)一

  恩格斯指出,人的“欲望要求同外部世界打交道,要求有得到滿足的手段:食物、異性、書籍、娛樂、辯論、活動、消費和加工的對象。換言之,人不僅有物質客觀需要,還有意識層面的追求。因此,只有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滿足,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幸福。

  五、創(chuàng)造與享受統(tǒng)一

  首先,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是“自由自覺的勞動”。勞動,為人類提供了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前提,而且創(chuàng)造出了更多新的需求。其次,幸福的實現(xiàn)離不開享受。正如馬克思所說:“生產勞動給每一個人提供全面發(fā)展和表現(xiàn)自己的全部能力即體能和智能的機會,這樣,生產勞動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產勞動就從一種負擔變成一種快樂”

  六、個人與社會統(tǒng)一

  馬克思認為人的社會性是人的本質屬性。因此,對人的幸福的考量最終要置于社會之中。在馬克思的眼中,“那些為共同目標工作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常贊美那些為大多數(shù)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5][英]格雷:《人類幸福論》[M].商務印書館,1963年。

  [6]陳根法,吳仁杰:《幸福論》[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7]《的解釋與探討》[M].北京:求實出版社, 1987年。

【淺析馬克思主義幸福觀】相關文章:

關于西方馬克思主義特征淺析11-21

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與馬克思主義政黨觀02-04

淺談西方馬克思主義特征論文06-11

關于當代大學生幸福觀的培育03-27

馬克思主義理論分析03-10

試析馬克思主義交往視域中的德育12-04

歷史教學與馬克思主義教育的論文02-18

關于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理性特質研究07-13

論網絡社會的高校馬克思主義教育01-18

淺論大學生幸福觀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11-14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