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爾夫著名球手盤點
美國PGA和LPGA巡回賽中涌現(xiàn)出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的男女球手,他們的球技精湛,屢次刷新紀錄.超越了自己的時代。他們的成就成為今天的高爾夫球手奮斗的目標。下面為大家?guī)砀郀柗蛑蚴直P點,快來看看吧。
男子:
鮑比瓊斯:
瓊斯(1902—1971)來自佐治亞州,在家鄉(xiāng)佐治亞,他創(chuàng)立了奧古斯塔國家高爾夫俱樂部和美國名人賽。他4次在美國公開賽上獲獎,3次在英國公開賽上獲獎。他是那個時代唯一一位包攬過大滿貫(Grand Slam)的球手(1930年,他摘取了美國業(yè)余公開賽、英國業(yè)余公開賽、英國公開賽和美國公開賽的桂冠)。輝煌之后,他選擇退役,當起了律師,一邊寫書,一邊拍了一些高爾夫教學紀錄片|、寫下了高爾夫運動史上獨特的一筆。
布賴恩尼爾森:
在布賴恩尼爾森(1912—2006)11年的高爾夫職業(yè)生涯中,1945年是最輝煌的一年。這一年在18場巡回賽上獲獎,連續(xù)獲得11站比賽的勝利,還贏得了5項大獎,包括2個美國名人賽項和2個PGA錦標賽獎項。他在得克薩斯州的福沃斯(Fort Worth)長大,34歲時退役,即使是在退役后的日子里,他仍然被人們盛贊為真正的紳士,和當球星時沒什么兩樣。
本豪根:
豪根(1912—1997)是得克薩斯人,被譽為史上最好的擊球手。他獲過的獎項包括:2次美國名人賽、4次美國公開賽、1次英國公開賽和2次PGA錦標賽。他的運動精神被奉為傳奇,因此獲得了廣泛的尊重,1949年他遭遇車禍后,又6次奪取重大賽事的獎項。
阿諾德帕爾默:
帕爾默(1929—)是賓夕法尼亞州人,獲過的獎項包括:4次美國名人賽、2次英國公開賽、1次美國公開賽。他以神氣活現(xiàn)的場上表現(xiàn),以及和粉絲們的親密無間而聞名,他的粉絲團名喚“阿默大軍”。他是第一個將商業(yè)宣傳和產(chǎn)品代言最大化的高爾夫明星,這提高了他的公眾認可度。他還成功地做起了高爾夫球場建造生意。
杰克尼克勞斯:
尼克勞斯(1940)生長在俄亥俄州,昵稱“黃金熊”,是史上最成功的高爾夫球手。他獲得過的獎項包括:6次美國名人賽、4次美國公開賽、3次英國公開賽、5次PGA錦標賽和2次美國業(yè)余賽,20世紀60年代,他作為帕爾默的接班人,靠著卓越的遠距離推稈技術,無數(shù)次臝得冠軍。1986年尼克勞斯最后一次獲得美國名人賽的冠軍,這可能是他最值得紀念的一次勝利。
泰格伍茲:
泰格伍茲(1975—)來自加州,獲得的獎項包括:4次美國名人賽、2次美國公開賽、3次英國公開賽、3次PGA錦標賽,并連續(xù)3次臝得美國業(yè)余賽獎項。他的父親自幼按照職業(yè)高爾夫球手的標準培養(yǎng)他,他因此成長為今天高爾夫界的領軍人物,超出了眾人的期待。他集精湛的球技、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于一身,很有可能刷新高爾夫運動的多數(shù)──即便不是所有──關鍵紀錄。
女子
芭芘迪德里克森扎哈里亞斯:
在35歲進軍高爾夫界之前,迪德里克森(1911—1956)參加了1932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獲得田徑項目的兩塊金牌。高爾夫生涯開始以后,她在美國業(yè)余賽和英國業(yè)余賽上獲過獎。她是LPGA巡回賽的創(chuàng)始成員,曾在3屆美國女子公開賽(U.S. Women’s Open)上獲得過獎項。
米奇懷特:
懷特(1935—)來自加州,在她迄今為止的高爾夫生涯中,共奪得82場賽事的獎項。她曾4次在美國女子公開賽上獲獎,3次在LPGA錦標賽上獲獎。高爾夫運動史上最優(yōu)美的揮桿動作就來自懷特。1963年,她在13項比賽上獲獎,并同時包攬了四大賽冠軍,成為LPGA會員中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凱西惠特沃茲:
來自得克薩斯州的惠特沃茲(1939—)曾88次在LPGA巡回賽上獲獎,成為第一位收入達到百萬美元的女子高爾夫球手。她6次在重大賽事上奪冠,7次成為LPGA年度最佳球手,8次成為LPGA收入最多的球星。
南希洛佩茲:
來自新墨西哥州的洛佩茲(1957—)9次獲得巡回賽冠軍,其中5次連續(xù)獲獎,包括1978年的LPGA巡回賽上那個賽季,她當時雖為新人,但表現(xiàn)卻讓人印象深刻。她職業(yè)生涯中共48次獲獎,包括3個大賽冠軍。在2005年索爾海姆杯比賽上,以她為首的美國女隊大獲全勝。
安尼卡索倫斯坦:
來自瑞典的索倫斯坦(1970—)戰(zhàn)績卓著:她是3次美國女子公開賽的冠軍,是20世紀90年代在LPGA巡回賽上獲獎最多的球手。整個2006年賽季中,她總共69次獲得LPGA巡回賽的獎項,一直被稱為最重要的球手。2003年,她參加了在得克薩斯舉行的一場PGA錦標賽,成為繼迪德里克森扎哈里亞斯1945年參賽之后第一位參加此項賽事的女球手。
高爾夫揮桿秘訣
一:握桿與臂型
左手五指握桿的目的是使桿與左臂有最完美的一體性,所以左手握桿時五指同時輕柔用力。右手握桿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發(fā)力,右手小拇指虛位無名指半虛,其余三指對握把有個牢固的合力。左臂直而不僵,右臂微曲而不疏。
良好的握桿準備習慣:右手單獨握桿,右手發(fā)力指找到發(fā)力點;之后上左手,左手找到合體點即可。
二:站姿
左腳掌開22度,右腳開10度。左右腳尖連線與球飛行線路OPEN。背自中段開始自然弓突.軀干--胯部的夾角及大腿--小腿的夾角應利于身體的協(xié)調(diào)發(fā)力。
良好的瞄準習慣:球前球后找兩個參考點,與球成一線指向目標——此線即為理論上的球的飛行線路在地面的投影。面對此線開放站位即可。
三:揮桿
左手和球桿視為一體。發(fā)力時三段發(fā)力區(qū)域先曲后伸:上桿時左手大小臂-軀干和胯部-大腿和小腿先曲,力臂變大;下桿時三段關節(jié)再伸展開來,全身即產(chǎn)生力量。同時,發(fā)力區(qū)在伸展的過程中伴有旋轉(zhuǎn)的動作。
試揮習慣:試揮在非正常球位時比較需要。握桿站位合適后,起身在球上方試揮(起身要夠,千萬不能試揮時碰到球)。試揮時要身體一致蕩動,不能只揮動手臂;找到平衡后,再下低身軀瞄準即可。
四:節(jié)奏
用呼吸(嘴唇微張,以供呼吸)的節(jié)奏來控制揮桿節(jié)奏。上桿時吸氣,氣聽則上桿到頂,腦部能獲得足夠的氧氣,眼睛能很好地凝視球;下桿時快速短促的呼氣,身體發(fā)快速力。
五:平衡
不同的地表狀態(tài)會有不同的平衡要求。平衡是種感覺。試揮是尋找平衡的手段。揮桿過程是動態(tài)的平衡控制過程。
六:發(fā)力
一致性——均衡性——發(fā)快速力。干脆的發(fā)力方式可能會產(chǎn)生干凈的擊球效果。
七:控制桿面
是目的是核心。最小的雙腕型變,能產(chǎn)生最好的控制效果。
推桿:右手前三指為發(fā)力指,先將發(fā)力指放置在桿身之發(fā)力點——形成發(fā)力區(qū)。之后上左手,左手握桿的目的是與桿身溶一體(線),左手輕柔捉桿(三個觸點為肉墊-最小兩指-拇指),左大拇指與左小臂處夾角為零。桿頭置腳間左三分之一處。
【高爾夫著名球手盤點】相關文章:
著名高爾夫球手獨到推擊方式方法07-21
怎樣成為好的高爾夫球手07-29
中國著名的女高爾夫球員05-30
美國留學的著名大學網(wǎng)站盤點01-24
中國著名的十大高爾夫球場02-19
意大利最著名的四大類起泡酒盤點07-07
羽毛球手法如何練09-19
高爾夫禮儀10-27
羽毛球手法及步伐口訣大全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