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傳統(tǒng),早在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弟子事師,敬同于父”。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師節(jié)黑板報,歡迎參考借鑒。
每年的教師節(jié),全國各地的教師都以不同方式慶祝自己的節(jié)日。通過評選和獎勵,介紹經驗,幫助解決工資、住房、醫(yī)療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改善教學條件等,大大提高了廣大教師從事教育事業(yè)的積極性。
從前,大概是孔子那個時代吧,就有教師節(jié)。最初的時候,每個老師門下都有若干的弟子,這些弟子每年總會相約在師傅的生日那天舉行一個簡樸而莊重的儀式,用虔敬的心態(tài)向師長送去敬仰和祝福。后來,學生也有了學生,這件事變得有些混亂了,因為師傅變得越來越多,學生越做越累,他們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學習如何在師傅生日這天向師傅表達虔敬態(tài)度的禮節(jié)和技巧,這件事甚至占用了學生研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時間,最后,禮儀本身索性理直氣壯地變成了一門學問,人們對師傅表達虔敬的做法愈發(fā)的合理合法合乎邏輯。毫無疑問,禮儀是空前繁冗和無趣的,當它成為一門學科之后,斥責其繁冗無趣的人們會被冠以無知的評價,于是人們不再懷疑這門學科存在的價值,于是,生活在繼續(xù)。
尊師重道的風氣迅速在中原彌散,每個老師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不可取代的節(jié)日。而每一個老師也會在無數(shù)個屬于自己師傅的節(jié)日里虔敬、忠實、隆重其事地向老師表達祝福和感恩。后來,事情發(fā)生了一些變化,人們發(fā)現(xiàn),那些學界的泰斗級和大牛級的人物總會受到最多的朝拜和感恩,因為他們的弟子遍及國家的各個角落,甚至包括隱居山林的高人。泰山級的人物在尊師拜師的禮儀文化之下迅速紅遍江湖、書院、田間以及市井。再后來,人們驚奇的發(fā)現(xiàn),大家在某一天焚香跪拜的居然是同一個人。原來,這個人已將天下讀書人盡收于門下,事實上,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他卻在一夜之間成了天下人的師傅,成了偉人,圣人,甚至神人。所謂的教師節(jié),大概就在這個時間點上固定在了某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