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條(材料審核)
受理機構受理積分申請材料后,按照流動人員檔案管理有關規(guī)定,調閱持證人的人事檔案并對相關材料進行審核。
1.審核持證人工作經歷、學習經歷及相關情況。
2.查驗持證人學歷學位證書。
3.核實持證人的專業(yè)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或專業(yè)技術類職業(yè)資格證書(含對應的專業(yè)技術職務聘書或聘用證明)或技能類國家職業(yè)資格等級證書。
4.核實持證人在本市工作及繳納職工社會保險年限、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基數(shù)以及繳費單位與簽訂勞動(聘用)合同單位的一致性。
持證人因未正常繳納本市職工社會保險費而補繳的、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單位與簽訂勞動(聘用)合同單位不一致的、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shù)與個人所得稅繳費基數(shù)不能合理對應的,不作為“在本市工作及繳納職工社會保險年限”、“繳納職工社會保險費基數(shù)”的積分依據(jù)。
5.核實持證人投資企業(yè)的驗資報告、工商檔案機讀材料、企業(yè)納稅情況或聘用本市戶籍人員情況。
6.核實持證人在本市工作期間獲得的部、委、辦、局等市級機關及以上政府表彰獎勵證書。
7.核實持證人的戶籍、婚姻、子女等信息。
對有疑問的材料,可以提請主管部門或專門機構進行核實。
第七條(積分核定與告知)
積分申請材料審核屬實的,區(qū)(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在20個工作日內按照《上海市居住證》積分指標體系進行積分核定,并告知持證人積分情況。
持證人和用人單位可至區(qū)(縣)人才服務中心領取積分書面告知單,用人單位也可登錄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管理信息系統(tǒng)自行打印。
第八條(積分查詢)
持證人可通過互聯(lián)網登錄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管理信息系統(tǒng)或者持有效期內的《上海市居住證》到社區(qū)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區(qū)(縣)人才服務中心查詢本人的積分。
第九條(積分確認與調整)
在《上海市居住證》簽注時,對持證人積分予以確認。
持證人情況發(fā)生變化需要調整積分的,應委托用人單位向注冊地區(qū)(縣)人才服務中心提交相關材料。
持證人積分項目發(fā)生變化導致積分下降或出現(xiàn)減分項目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對其積分進行扣減,受理機構告知持證人積分變動情況。
第十條(積分有效期)
持證人積分有效期與《上海市居住證》有效期一致。
第十一條(積分失效)
持證人《上海市居住證》簽注過期,積分同時失效。持證人《上海市居住證》被注銷時,積分自動失效。
第十二條(監(jiān)督與復核)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全市積分申辦工作進行監(jiān)督檢查,對使用違規(guī)材料取得的積分予以糾正,并由原受理機構告知持證人。
持證人和用人單位對積分存在異議的,向原受理機構提交復核申請,由區(qū)(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進行復核并告知申請人復核結果;對區(qū)(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復核結果存在異議的,可向市人才服務中心提交復核申請,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進行復核并告知申請人復核結果。
第十三條(相關積分指標的具體解釋)
《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管理試行辦法》試行期間,特定的公共服務領域范圍是指環(huán)衛(wèi)領域,遠郊重點區(qū)域是指臨港地區(qū)。
第十四條(提供虛假材料的法律責任)
個人在申請積分過程中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申請材料的,由公安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guī)定處罰;情節(jié)嚴重的,3年內不得申請積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單位在代辦積分申請過程中偽造、變造或者使用偽造、變造申請材料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處3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3年內不得代辦積分申請。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由公安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相關規(guī)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