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馬化騰經典語錄精選
馬化騰經典語錄:要學習能力強。千萬不要躺在功勞本上,不要說我就不學了,一定要有興趣去學。電子商務我現在都要有興趣去學。整天在拍拍網上買東西,找感覺。更多名人語錄盡在應屆畢業(yè)生網。
做任何事業(yè)我都不喜歡冒險。
我常思考怎樣能夠以出奇制勝的辦法戰(zhàn)勝競爭對手。
不賠錢比賺錢更重要。
我把大部分資金投入到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中。
我把資金分散投入到風險和回報不同的幾個項目中。
我做出的決策經常是正確的。
我經常懷疑自己做出的決策是否正確。
一個希望成功的人敢于冒很大的風險。
一個希望成功的人首先要回避風險。
我對自己所做的任何工作都很投入。
我只對自己感興趣和具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非常投入。
我愿意做那種程式化的工作,哪怕它相當枯燥。
我喜歡做能顯示自己獨特性的工作。
當別人贊賞我工作成就時我很得意。
我討厭別人對我的工作指指點點,說三道四。
我不愿意做那種必須對結果負責的工作。
我不喜歡對自己的工作做長遠規(guī)劃。
我喜歡用數字和圖表證明一個人的工作做得好壞。
要取得事業(yè)成功,必須花心思預測未來幾個月甚至幾年的事情。
比起機關公務員或教師來說,從事工商業(yè)更能體現我的價值。
我把大部分資金投入到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中。
我把資金分散投入到風險和回報不同的幾個項目中。
我不喜歡對自己的工作做長遠規(guī)劃。
我不愿意做那種必須對結果負責的工作。
我常思考怎樣能夠以出奇制勝的辦法戰(zhàn)勝競爭對手。
有時候不辛苦但是壓力大,有時候是辛苦但是壓力不大。
對我來說,現在QQ不是工作,是興趣。
做公司要對股東、投資者負責任。所以現在看新興公司大量燒錢看不慣。
我和老婆就是通過QQ認識的,不過當時她也不知道我是誰。我就說我是工程師。
我們都是普通家庭,沒有什么特殊的,頂多是房子大一點,也不是說什么太大變化。潮州人習慣喝粥,還是這樣。
工作5、6年的時候,我花的錢不是買書就是買電腦。
現在成家了,有小孩了,要照顧家里,會占用一些時間,跟單身漢不一樣了。馬化騰工作方面呢?沒有太大的分別。我始終是產品經理的角色。
2000年網絡泡沫破之前,融資是一輪一輪的,大都想著趕緊花完再去融資,我不是這樣想。
我很多年沒有寫代碼了,但做一些主要決策的時候,你要是寫過代碼,你就知道,主要是系統(tǒng)分析、決策、要做什么,但是你要有技術底,否則不能做判斷。
我認為騰訊的成功,首先就是技術、產品和用戶感這個要非常強。第二,團隊穩(wěn)健、股東架構穩(wěn)健很重要。
平面媒體這樣聊比較好,我對鏡頭不太舒服。社交這種交流就不太喜歡,不太喜歡應酬。
我們原來也沒想過要成什么樣。我們只是想覺得有機會去做,發(fā)揮所長。也有點回報。
初期運氣占得比較重,至少70%。但是01年之后主要還是靠自己。我也沒有什么特別幸運的事,不幸的東西也挺多的,就是自己要去扛、自己想辦法,后期要靠自己。
投資者對我們看得比較透,分析的很細,他也許會降低其他SP的評級,不會降低我們的。包括我們現在網游,還有其他,他給我們市盈率也是高過純網游公司,因為他認為你是平臺化、有溢價。
在中國互聯網發(fā)展的早期,對大多數網民來說,據我們了解接觸,很多是瀏覽器都不知道,電子郵件也不知道,就知道上QQ就是上網。
2002-2003年我們感覺不對了,網吧里網游越來越多,寬帶也開始了。很多QQ是掛在網游邊上,我們就感覺有危機感了,MSN也是勢頭開始起來了,我們危機感很強。就是等死還是找死的問題。
回顧騰訊10年業(yè)務的發(fā)展,其實就是慢慢地試,有信心,步子才會逐漸大一點。
要學習能力強。千萬不要躺在功勞本上,不要說我就不學了,一定要有興趣去學。電子商務我現在都要有興趣去學。整天在拍拍網上買東西,找感覺。
其實我是很看中支付的。但是支付我要有電子商務來帶,支付對我們收費服務是馬化騰很重要的,而且他可以黏住,就是說你有個錢包,這個錢包循環(huán)付費習慣養(yǎng)成后會有很強的黏性。
淘寶培育市場起了很大作用,我們也感受到這個實用性和這個前景,我們認為還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也知道它現在的策略,因為是免費,這里面要燒很多錢。但是如果在未來再進入的話,其實你的成本會更高。所以說這里面要做,但也不是亂燒錢,都是盡量用自己已有的資源,這樣子去考慮,包括推廣等等。
現在對我們最大的挑戰(zhàn)是怎么拓寬我們的用戶群。應該說此前有很多是誤導,說我們要放棄這個搞那個,開什么玩笑,怎么會那么傻,我是拓寬。
品牌不是自己封的,一定要有實實在在的產品,滿足到各個階層的人,有口碑、認可了,他會給你這個品牌賦予很多內涵,自然會認可。
很多人評論說QQ郵箱最不像我們的產品,這也是我們有意而為之,讓QQ郵箱保持最簡潔、沒有廣告、最佳商用,而且有效率的形象。
我相信慢慢高端用戶用多了,他會覺得騰訊這是一個綜合的平臺。就是互聯網的代名詞。上網的代名詞。在線生活的代名詞,我希望是這樣。
對我們來說,選人品很重要,超級強調這塊。這跟我們文化有關。創(chuàng)始人喜歡簡單的,不喜歡搞政治化。包括選干部,人品很重要。第二是看專業(yè)能力和配合能力、聰明度等等。這是我們選拔人才的幾個原則。
瀏覽器為什么騰訊要做TT,就是沒有一個合我用。比如說我們雙擊關閉,所以我就說我們開發(fā)一個吧。至少我做一個代表我自己的要求的產品,我覺得我可以代表很大一部分人群。
第一是融資、第二是提高形象,第三是股份流通和期權,有期權這種長期激勵手段可以用。對吸引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來說很重要。對我個人來說也是很重要,完成一個歷史階段。
我覺得有危機感。但是這個危機感只要早點發(fā)現、早點應對,那還是有勝算。起碼要往前走一步,看清楚情況,你才會下一步決定哪方面加大、哪方面放,但是會盡量低成本。
現在中國3D網游水平也不錯了,但是缺乏是一個真正懂游戲的人才,就像導演一樣,中國電影跟歐美電影差距,還是跟人才有很大關系。但是網游比電影好一些,他還是有技術的成分更多一點,不是純藝術的體現。
網游行業(yè)現在比較可悲的是局勢太亂,行業(yè)還沒有進入穩(wěn)定時代。中國好幾個小的公司,開發(fā)一個小的,就可以上市,很多煤老板也去搞,挖幾個人出來就搞了,還想著上市。所以就搞得比較亂一點。畢竟還是利潤太高。
QQ對于其他業(yè)務來說,其作用也只是幫你一把,剩下靠你自己的造化。馬化騰你要當作沒有QQ支持,獨立面對競爭,這樣才可能成功。QQ是錦上添花。你產品做不好,一樣沒有用。
騰訊一直致力于公益慈善事業(yè)。我記得當時汶川發(fā)生地震之后,我們可以通過IP地址看到災區(qū)地方用戶一下子消失得很厲害。我們心里也清楚,很多用戶可能再也上不了線,再也上不了網了,可能永遠離開了我們。我覺得那一瞬間給我們的震撼是很大的,也是很直觀的,幫助我們很快做出決策。
當然從災難發(fā)生之后,騰訊從上到下所有的人都在想怎么表達我們的感情,除了捐獻之外,我們覺得要利用現有的平臺和網絡,把全國每個人的愛心表達出來。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有超過30多萬人通過我們的支付平臺和即時通訊的宣傳,捐助了2300萬元,我覺的這在當時應該說是國內最大的一次在線捐助的行動。我們看到這個數字不斷上升,包括用戶的留言不斷地翻滾,我們看到了全國各地愛心人士非常真誠的心。
騰訊有幸在大浪潮里能夠有這么好的一個機遇,包括現在和未來都會有很多新的機遇涌現,更關鍵還是靠人的意識,是不是真正能去把握好的機遇。
我很喜歡的一個電影是《帝企鵝日記》,企鵝是一種可愛的動物,在他身上集結了愛、勇氣和冒險的精神。
保持創(chuàng)新,過去十年,中國互聯網利用本土優(yōu)勢成功抵御了國際巨頭的進攻,取得了全面勝利,但真正決定中國互聯網生死存亡的是接下來的十年。這十年中國企業(yè)不僅要和國際企業(yè)比拼服務,更要拼創(chuàng)新和核心技術能力。
未來3年是網絡大發(fā)展的寶貴三年黃金時間,三年后,網民數突破5億的話,基本上滲透率相當高了,后面增長會放緩,這些用戶群就是未來一二十年發(fā)展的基礎,所以這個時候不去投入的話,是很不明智的。
很多機遇是外界賦予的,這方面我們自己覺得很幸運,所以更加不能浪費這個機會,應該想得更多。而不能說你現在得到的是自然的,別人打不贏你,我們從來都會很擔心,不會覺得自己很強。
相信中國有機會成為一個文化產業(yè)出口大國,未來十年,中國自己制作的網絡游戲等文化產品,將會越來越滲入到全球,這將是一個很好的創(chuàng)業(yè)方向。
馬化騰的創(chuàng)業(yè)哲學
馬化騰在創(chuàng)辦和經營騰訊的時候,總是小心翼翼地追問自己三個問題,而這“三問”準確地揭示了馬化騰的經營哲學理念。
一問:這個新的領域你是不是擅長?馬化騰憑著對網絡市場一種朦朧卻又相當有預見性的理解,用近乎偏執(zhí)的興趣和近乎狂熱的工作熱情搭起騰訊的架子,牢固堅持以技術為核心的公司理念,極端專注于技術開發(fā)和提升質量,當然能高出對手一籌。
二問:如果你不做,用戶會損失什么嗎?做軟件工程師的經歷使馬化騰明白,開發(fā)軟件的意義就在于實用,而不是寫作者的自娛自樂:“其實我只是個很愛網絡生活的人,知道網迷最需要什么,所以為自己和他們開發(fā)最有用的東西,如此而已。”
三問:如果做了,在這個新的項目中自己能保持多大的競爭優(yōu)勢?QQ最早只是作為公司的一個副產品存在的,馬化騰們對QQ所蘊含的巨大市場價值并沒有足夠的認識。而且無論從技術上還是資金上,他對自己究竟能保持多大的競爭優(yōu)勢并沒有把握。當時騰訊所采取的策略是“三管齊下”:一方面繼續(xù)鞏固傳統(tǒng)網絡尋呼系統(tǒng)帶來的大量利潤;一方面將精力更多集中在改進QQ功能和開發(fā)新版本上;一方面尋找風險投資的支持。事實證明,這樣的策略是正確的。
在深圳大學順理成章選擇計算機專業(yè)的時候,馬化騰的PC水準已令老師同學刮目相看,他既可以成為各種病毒克星,為學校PC維護提供不錯的解決方案,同時又經常干些將硬盤鎖住的惡作劇,讓學校機房管理員哭笑不得。
雖然年紀不大,馬化騰的網齡卻非一般人能比。很少有人知道在真正的Internet普及之前,有許多網迷已在慧多網上早早體會到網絡的樂趣。而馬化騰就是其中之一,初上慧多網他就樂此不疲,半年后自告奮勇地投了5萬元在家里搞了四條電話線和8臺電腦、承擔起慧多網深圳站站長的角色,每天在工作之余忙得不可開交。久而久之,深圳“馬站”在慧多網上名聲鵲起,但很少有人知道馬站長其實只是個20出頭的年輕人。回憶起那段生活,馬化騰有些自豪。“在網上我才會獲得完全的興奮。”
通過網絡馬化騰結識了相當多的朋友,例如網易的丁磊就是他的老友。“當年一起喝啤酒的時候,我們只是打工仔而已,都還不知道未來。丁磊后來的成功為我?guī)砹藛l(fā),只要去做,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1993年從深大畢業(yè)后,他進入潤迅公司,開始做軟件工程師,專注于尋呼軟件的開發(fā),并一直做到開發(fā)部主管的位置上,這段經歷使馬化騰明確了開發(fā)軟件的意義就在于實用,而不是寫作者的自娛自樂。“許多軟件技術人員往往對自己的智力非常自信,寫軟件只是互相攀比的一種方式,而我已希望自己寫出的東西被更多的人應用,也愿意扮演一個將技術推向市場的小角色。”
實用軟件概念不僅培養(yǎng)了馬化騰敏銳的軟件市場感覺,也使他從中盈利不菲。“要相信自己寫的東西可以賣錢。”馬化騰是風靡一時的股霸卡的作者之一,他和朋友合作開發(fā)的股霸卡在賽格電子市場一直賣的不錯。馬化騰還不斷為朋友的公司解決軟件問題。這使他不僅在圈內小有名氣,而且也有了相當的原始積累。
最關鍵的問題是馬化騰平靜而有耐心的個性使其在股市上如魚得水,手頭很快就有了百萬資金。1994年入市的馬化騰最精彩的一單是將10萬元炒到70萬元,這使其完成了一次飛躍,為獨立創(chuàng)業(yè)打下了基礎。
許多網絡界朋友的新變化也令馬化騰開始重新打量自己。IT的機會太多了,我為什么不可以抓住?
創(chuàng)業(yè)
“從1998年開始,我就考慮獨立創(chuàng)業(yè),卻一直沒想清楚要做什么,但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并沒有起伏,我知道自己對著迷的事情完全有能力做好。我感覺可以在尋呼與網絡兩大資源中找到空間。”
馬化騰是個崇尚共享、自由精神的人,與其它創(chuàng)業(yè)者不同的是他絕不會單純強調“我”的價值,他從心底里知道團隊的意義。騰訊的幾個創(chuàng)始人都曾在深圳電信、網絡界有多年的從業(yè)經驗,幾乎是深圳第一批搞互聯網的人,這無疑可以在技術和業(yè)務層面為騰訊提供很多幫助。“創(chuàng)業(yè)不是說著玩的事,騰訊也并非一帆風順。一開始,我們的服務器都無處托管,創(chuàng)建一家公司可比寫軟件復雜多了。”馬化騰感覺創(chuàng)業(yè)初期還是有許多東西可以回味。
對于如何將尋呼與網絡聯系起來發(fā)展業(yè)務馬化騰早有自己的想法,但對于是否上馬ICQ項目,當時騰訊的股東方的確存在過激烈的爭論。“最后,對網絡技術發(fā)展方向的認同感使大家求同存異,我們開始對ICQ技術傾注偏愛。”
ICQ是一種基于INTERNET的即時通信工具,,它集尋呼、聊天、電子郵件和文件傳輸多種功能于一身。當用戶將ICQ安裝在個人電腦上,它就會嵌入Window系統(tǒng),成為桌面上的圖標,用戶每打次打開計算機,它就是一個固定設備;ヂ摼W用戶可借此知道朋友是否在上網并可進行直接交流。三個年輕人看到了用戶對中文環(huán)境ICQ服務有極大的需求,,自主開發(fā)了基于INTERNET的網上中文ICQ服務--OICQ,并成為全國在線人數最多的中文ICQ服務商。
“我們曾險些把開發(fā)出的ICQ軟件以60萬元的價格賣給別人。現在有點慶幸當初沒有貿然行事。要在互聯網上掘金就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許多很有才華的網絡人才往往沒有注意這一點而失去了長遠機會。”馬化騰經常這樣告知同行。
【馬化騰經典語錄】相關文章:
馬化騰經典語錄09-22
馬化騰的經典語錄12-11
馬化騰的經典語錄07-29
馬化騰經典勵志語錄08-23
馬化騰的名人故事10-23
馬化騰創(chuàng)業(yè)感想07-13
馬化騰經典勵志句子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