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測評神秘面紗:科學性值得懷疑
去年以來,不斷有讀者反映,滿懷希望做過測評后,反而如墜“云里霧里”,人才測評是否有其科學性,請看——測評成了才市的“準入證”
上月中旬,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專場招聘會在校內舉行。學計算機的歐陽清華在給江蘇昆山凱博電腦公司投遞簡歷時,意外的發(fā)現(xiàn)——該公司在接受其面試時,除索取英語四六級證書原件外,還要求其出示一份中介機構作出的“人才測評”報告單,這讓歐陽很是吃驚,以前覺得很神秘的人才測評竟然離自己這么近。
有歐陽這種經歷的不在少數。據了解,“人才測評”不同于普通的`心理測評,一般測評大致為1至2小時,參加測評者在回答完相關問題之后,電腦會根據測試者的情況出一份人才素質測評報告,而這份評價報告可以作為求職者提供給招聘單位的一份客觀的自我評價。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武昌水果湖某心理測評中心,測評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要交20元錢,便可知道測評結果。在測評機前,記者看見一名姓徐的女大學生,在認真地做電腦里的試題。
大約十幾分鐘后,電腦測評結果認為該同學“有自強、自立的愿望。喜歡獨處和靜思,工作中計劃性強,外向、好交友,看問題尖銳。”缺點是:“不很講究人際交往的技巧,有焦慮傾向。”最合適的工作是“資料收集和整理、人力資源管理、編輯、統(tǒng)計等。”
給徐同學做測試的一名姓楊的心理咨詢師說,從數學模型和心理學角度來說,如果順其自然的選答題目,再做幾次,結果也基本相同。如果故意掩飾自己,最后很可能過不了測謊關。比如“你是否偶爾會想到一些壞得說不出口的事”就是一道測謊題,這樣的題一共“埋”了10道。所以現(xiàn)在企業(yè)招聘新員工、挑選高層管理者最看重測評,就在于這個“冷面”裁判能讓他們放心。
記者在采訪的半個多小時里,不斷有電話預約人才測評。“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握未來。”
【人才測評神秘面紗:科學性值得懷疑】相關文章:
為你揭開德國留學的神秘面紗12-08
人才測評知識掃盲11-15
職業(yè)測評如何測評一個人才10-04
人才測評方法的優(yōu)缺點09-23
關于職業(yè)測評人才的方法05-21
人才素質測評的內容和方法08-15
職業(yè)測評:測試下你適合哪種神秘職業(yè)?09-07
《招聘與人才測評》 中的職場法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