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際“心理健康”包括六個方面
目前在心理學理論中,特別是在人格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中,美國心理學家杰哈塔的“心理健康”定義最為著名,他提倡一種“積極的精神健康”,對于現代社會中的人們來說很有教益。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際“心理健康”包括六個方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際“心理健康”包括六個方面
(一)自我認知的態(tài)度
心理健康的人,能對自我做出客觀的分析,對自己的體驗、感情、能力和欲求等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認知。
(二)自我成長、發(fā)展和自我實現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的心態(tài)絕對不會是消極的、厭世的或萬念俱灰的,他會努力去實現自己內在的潛能,自強不息,即使遇到挫折,也會成長起來,去追求人生真正的價值。
(三)統(tǒng)一、安定的人格
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處理內心的各種能量,使之不產生矛盾和對立,保持均衡,合態(tài)。他對于人生有一種統(tǒng)一的認知態(tài)度,當產生心理壓力和欲求不滿時,有較高的抗壓力及堅韌的忍耐力。
(四)自我調控能力
對于環(huán)境的壓力和刺激,能保持自我相對的穩(wěn)定,并具有自我判斷和決定的能力。不依附或盲從于他人,善于調節(jié)自我的情緒和能力,果斷地決定自己的發(fā)展方向。
(五)對現實的感知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在現實生活中不會迷失方向,他能正確地認知現實世界,判斷現實。
(六)積極地改善環(huán)境的能力
心理健康的人,不會受環(huán)境的支配、控制,而是順應環(huán)境,適應環(huán)境,并積極地發(fā)問、變革環(huán)境,使之更適應人的生存。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他熱愛人類,適當地工作和游戲,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并有效率地處理、解決問題。
由此可見,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內心世界與客觀環(huán)境的一種平衡關系,是自我與他人之間的一種良好的人際關系的維持,即不僅能獲得確保自我安定感和安心感,還能自我實現,具有為他人的健康貢獻、服務的能力。
國際“心理健康”標準
1.了解自我、悅納自我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能體驗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對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優(yōu)缺點都能做出恰當的、客觀的評價;對自己不會提出苛刻的非分的期望和要求;對自己的生活目標和理想能制定出切合實際的短、中、長期計劃;同時,也會努力發(fā)展自身的潛能。但對自己無法補救的缺陷,也能安然處之。
2.接受他人,善與他人相處心理健康的人樂于與人交往,不僅接受自己,也接納他人,悅納他人,認可別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既能與他人相互溝通和換位思考,又能獲得別人的理解和接受;在集體中能與他人融為一體,與摯友同聚之時共享歡樂,獨處沉思之時無孤獨感;在與人交往的活動中積極的態(tài)度(如尊重、友善、信任、理解等)總是大于消極的態(tài)度(如敵視、嫉妒、畏懼、猜疑等);在社會生活中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較充足的安全感。
。.正視現實,接受現實心理健康的人對周圍的事物和環(huán)境能作出客觀的認識和評價,并能與現實環(huán)境保護良好的接觸;既有高于現實的理想,又不會沉湎于不切實際的幻想與奢望之中;在社會生活中能主動的去適應周圍,進而獲得改變現實的機會,而決不會選擇逃避。
4.能協(xié)調與控制情緒,心境良好心理健康的人能適度地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喜不狂,憂不絕,勝不驕,敗不餒;在社會交往中既不妄自尊大,也不退縮畏懼;對于得不到的東西不過于貪求,在社會允許范圍內滿足自己的需要;對自己現有的一切心懷感激;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占優(yōu)勢,也會有悲、憂、愁、怒等消極的情緒體驗,但持續(xù)時間不會太長。
5.熱愛生活,樂于生活心理健康的人珍惜和熱愛生活,積極投身于生活,并在生活中盡情享受人生的樂趣;在工作中盡可能發(fā)揮自己的個性和聰明才智,并能從工作的成果中獲得滿足和激勵。
。.人格完整和諧人格結構包括:氣質、性格、能力、興趣、動機、理想、信念、人生觀等,心理健康的人在以上這些方面能夠得到平衡的發(fā)展。人格作為人的整體的精神面貌能夠完整、協(xié)調、和諧地表現出來;思考問題的方式是適中和合理的,對外界刺激不會有偏頗的情緒和行為反應,待人接物能采取恰當靈活的態(tài)度;與社會的步調合拍一致。
。.智力正常,智商在80分以上智力是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操作能力的綜合。智力正常是人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條件,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
。.心理行為符合年齡特征在生命發(fā)展的不同年齡階段,都會有對應的心理反應,形成不同年齡階段獨特的行為模式。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與同齡人相符合的心理行為特征。
心理健康的標準
一、充分的安全感
安全感需要多層次的環(huán)境條件,如:社會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工作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等等,其中家庭環(huán)境對安全感的影響最為重要。家是躲避風浪的港灣,有了家才會有安全感。
二、充分地了解自己
就是指能夠客觀分析自己的能力,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斷。能否對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觀正確的判斷,對自身的情緒有很大的影響。如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勉強去做超過自己能力的事情,常常會得不到想象中的預期結果,而使自己的精神遭受失敗的打擊;過低的估計自己的能力,自我評價過低,缺乏自信心,常常會產生抑郁情緒。
三、生活目標切合實際
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家庭條件及相應的社會環(huán)境來制定生活目標。生活目標的制定既要符合實際,還要留有余地,不要超出自己及家庭經濟能力的范圍。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老子曰:“樂莫大于無憂,富莫大于知足!
四、與外界環(huán)境保持接觸
這樣一方面可以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另一方面可以及時調整自己的行為,以便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與外界環(huán)境保持接觸包括三個方面,即與自然、社會和人的接觸。老年人退休在家,有著過多的空閑時間,常常產生抑郁或焦慮情緒。如今的老年活動中心、老年文化活動站以及老年大學為老年人與外界環(huán)境接觸提供了條件。
五、保持個性的完整與和諧
個性中的能力、興趣、性格與氣質等各個心理特征必須和諧而統(tǒng)一,生活中才能體驗出幸福感和滿足感。例如一個人的能力很強,但對其所從事的工作無興趣,也不適合他的性格,所以他未必能夠體驗成功感和滿足感。相反,如果他對自己的工作感興趣,但能力很差,力不從心,也會感到很煩惱。
六、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
在現代社會中,為了適應新的生活方式,就必須不斷學習。比如:不學習電腦就體會不到上網的樂趣;不學健康新觀念就會使生活仍停留在吃飽穿暖的水平上。學習可以鍛煉老年人的記憶和思維能力,對于預防腦功能減退和老年癡呆有益。
七、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
人際關系的形成包括認知、情感、行為三個方面的心理因素。情感方面的聯(lián)系是人際關系的主要特征。在人際關系中,有正性積極的關系,也有負性消極的關系,而人際關系的協(xié)調與否,對人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影響。
八、能適度地表達與控制自己的情緒
對不愉快的情緒必須給予釋放或稱為宣泄,但不能發(fā)泄過分,否則,既影響自己的生活,又加劇了人際矛盾。另外,客觀事物不是決定情緒的主要因素,情緒是通過人們對事物的評價而產生的,不同的評價結果引起不同的情緒反應。
有一位老太太,大兒子是曬鹽的,小兒子是賣傘的。老太太總是發(fā)愁,陰天她為大兒子擔心,晴天為小兒子擔心。一位心醫(yī)生對老太太說:“您真有福氣,晴天您的大兒子賺錢,雨天您的小兒子賺錢。”老太太一想很有道理,便高興起來。
九、有限度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與興趣愛好
一個人的才能與興趣愛好應該對自己有利,對家庭有利,對社會有利。否則只顧得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和興趣,而損害了他人或團體的利益,就會引起人際糾紛,而增添不必要的煩惱。
十、在不違背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情況下,個人的基本需要應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
當個人的需求能夠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愉快感和幸福感。但人的需求往往是無止境的,在法律與道德的規(guī)范下,滿足個人適當的需求為最佳的選擇。
大學生標準
在實踐中,我們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一、智力正常
這是大學生學習、生活與工作的基本心理條件,也是適應周圍環(huán)境變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證,因此衡量時,關鍵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發(fā)揮了效能:即有強烈的求知欲,樂于學習,能夠積極參與學習活動。
二、情緒健康
其標志是情緒穩(wěn)定和心情愉快。包括的內容有,愉快情緒多于負性情緒,樂觀開朗,富有朝氣,對生活充滿希望;情緒較穩(wěn)定,善于控制與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緒反應與環(huán)境相適應。
三、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種有目的的活動時,所進行的選擇、決定與執(zhí)行的心理過程。意志健全者在行動的自覺性、果斷性、頑強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現出較高的水平。
意志健全的大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都有自覺的目的性,能適時地作出決定并運用切實有準備的方式解決所遇到的問題,在困難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應方式,能在行動中控制情緒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動盲目、畏懼困難,頑固執(zhí)拗。
四、人格完整
人格指的是個體比較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統(tǒng)一的人格,即個人的所想、所說、所做都是協(xié)調一致的。
一是人格結構的各要素完整統(tǒng)一;具有正確的自我意識,不產生自我同一性混亂,以積極進取的人生觀作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標和行動統(tǒng)一起來。
五、自我評價正確
正確的自我評價乃是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大學生和自我觀察、自我認定、自我判斷和自我評價,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認識自己,擺事實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別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別人而自慚,面,能夠自我悅納,喜歡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強、自制、自愛適度,正視現實,積極進取。
六、人際關系和諧
良好而深厚的人際關系,是事業(yè)成功與生活幸福的前提。其表現為。
樂于與人交往,既有廣泛而深厚的人際關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獨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觀評價別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長工補己之短,寬以待人,樂于助人,積極的交往態(tài)度多于消極態(tài)度,交往動機端正。
只有身心健康,那么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加的硬朗和開心。其實現在得抑郁癥的人已經變得越來越多,在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一定要積極地面對,不要給自己太多的負面情緒,這樣才不會陷入絕望的深淵!
【國際“心理健康”包括六個方面】相關文章:
應急預案包括哪些方面12-23
職業(yè)倦怠包括哪方面09-06
自我評價包括哪些方面06-17
管理溝通包括哪些方面08-19
筆試包括幾個方面的內容01-24
從六個方面品鑒咖啡09-10
激勵員工的六個方面07-06
六個方面品鑒咖啡07-30
國際債券的種類包括哪些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