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通用20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各種制度頻頻出現,制度泛指以規(guī)則或運作模式,規(guī)范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這些規(guī)則蘊含著社會的價值,其運行表彰著一個社會的秩序。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對擬定制度很是頭疼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1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進一步優(yōu)化預算支出結構,強化財務監(jiān)督管理職能,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與效率,體現財政“科學化、精細化、規(guī)范化”的管理要求,根據市財政局有關文件規(guī)定,結合我部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預算績效是指預算資金所達到的產出和結果。預算績效管理是政府績效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以支出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活動。逐步建立完善“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zhí)行有監(jiān)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第三條預算績效管理的原則是:統一領導、分級管理,整體設計、穩(wěn)步推進,低效問責、高效激勵,客觀公正、公開透明。
第四條辦公室負責部機關預算績效管理組織、指導,并協調、配合財政部門做好相關工作。各業(yè)務科室及預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成員是績效管理的工作主體,負責我部的預算績效管理的具體實施。
第二章預算績效管理的內容與職責
第五條預算績效管理的對象為納入預算管理的財政性資金,包括局本級預算管理的資金和上級轉移支付的資金。
第六條預算績效管理的內容:
(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各業(yè)務科室編制下一年度預算或追加預算時,應同時編制預算績效計劃,報送績效目標。辦公室對提交的績效目標按規(guī)定程序進行審核,不符合要求的,退回申請用款部門重新調整績效目標;符合要求的,由辦公室提交市財政部門申報。
。ǘ╊A算績效運行跟蹤監(jiān)控管理。建立績效運行跟蹤監(jiān)控機制,定期采集績效運行信息并匯總分析,對績效目標運行情況進行跟蹤管理和監(jiān)控。對上年度開展的重點項目評價工作進行績效跟蹤。
。ㄈ┛冃гu價管理。預算執(zhí)行中期或結束后,要及時對預算資金的產出和結果進行績效評價,重點評價產出和結果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用款部門要對預算執(zhí)行情況進行自評,認真分析研究評價結果所反映的問題,努力查找資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制定改進和提高工作的措施。
(四)績效評價結果反饋與應用管理。根據財政部門績效評價結果反饋,辦公室應及時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完善管理制度;用款部門應及時根據績效評價結果,改進管理措施;辦公室應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安排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為領導決策和行政問責提供參考依據。
第七條主要職責:
。ㄒ唬┺k公室主要職責:
1、建立健全本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2、對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指導。
3、配合財政部門實施績效管理。
(二)各業(yè)務科室主要職責:
1、本部門預算績效管理自評工作。
2、對預算績效評價發(fā)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完善。
第三章預算績效目標管理
第八條績效目標是指績效管理的對象計劃在一定期限內預計達到的產出和效果,由各業(yè)務科室在年初申報項目經費預算或需追加項目經費預算時填報。
第九條預算績效目標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預期產出,包括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數量;
。ǘ╊A期效果,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環(huán)境效益和可持續(xù)影響等;
。ㄈ┓⻊諏ο蠡蝽椖渴芤嫒藵M意程度;
。ㄋ模┻_到預期產出所需要的成本資源;
(五)衡量預期產出、預期效果和服務對象滿意程度的績效指標;
。┢渌。
第十條績效目標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ㄒ唬┲赶蛎鞔_?冃繕艘蠂窠洕蜕鐣l(fā)展規(guī)劃、部門職能及民政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并與相應的`財政支出范圍、方向、效果緊密相關。
(二)具體細化。績效目標應當從數量、質量、成本和時效等方面進行細化。盡量進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級分檔形式表述。
。ㄈ┖侠砜尚。制定績效目標時要經過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目標要符合客觀實際。
第十一條各業(yè)務科室必須在編制下一年度預算或追加預算時,根據編制預算的總體要求及發(fā)展規(guī)劃,按規(guī)定的時間報送預算績效目標申報表及有關材料。
第十二條辦公室按規(guī)定對各業(yè)務科室的申報材料進行審核;經審核不符合規(guī)定的,申報科室應重新填報,未按照規(guī)定重新填報的項目,一律不列入預算申報。
第十三條項目績效目標評審內容包括:項目實施依據的充分性、目標合理性及可行性、資金預算的準確性、實施計劃的科學性等。
第十四條各業(yè)務科室根據財政部門以書面形式反饋的項目評審結果和意見調整修訂項目的原申報績效目標,并上報預算績效目標評審表。由辦公室提交財政部門進行復審。
第十五條績效目標一經由財政部門確定,原則上不予調整,確因特殊原因需要調整,按原申報評審程序執(zhí)行。
第四章預算績效運行跟蹤監(jiān)控管理
第十六條辦公室應配合財政部門作好預算績效運行跟蹤監(jiān)控管理相關工作。
第十七條辦公室負責我部的項目績效進行跟蹤監(jiān)控,并如實填制預算績效運行跟蹤監(jiān)控管理表。
第十八條發(fā)現績效運行目標與績效預期目標發(fā)生偏離時,要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糾正。
第五章績效評價管理
第十九條績效評價是指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和評價指標,運用科學、合理的評價方法,對財政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第二十條績效評價指標是指衡量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的考核工具。根據評價內容的不同,可分為業(yè)務指標和財務指標。
業(yè)務指標主要包括:目標設定情況、目標完成程度、組織管理水平、項目實施效益等;財務指標主要包括:資金落實情況、實際支出情況、財務管理狀況和資產配置和使用等。
第二十一條在組織實施績效評價時,要按照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并以定量為主的原則,設置、選擇一定數量且能衡量財政支出實際績效的具體指標。在設定具體指標的基礎上,應對具體指標設置一定的分值(權重)。
第二十二條績效評價標準是衡量預算支出績效目標的標尺和準繩,在評價對象和具體評價指標確定后,應選擇合適的評價標準,具體包括計劃標準、行業(yè)標準、歷史標準和其他標準等。
第二十三條績效評價方法主要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眾評判法等。
績效評價方法的選用應當堅持簡便有效的原則,根據評價對象的具體情況,可采用一種或多種方法進行績效評價。
第二十四條績效自評由各申報和用款部門具體組織實施。凡年度預算安排財政專項資金的支出項目,均列入績效自評范圍,同時根據財政部門確定的重點評價項目在規(guī)定的時限內完成績效自評工作。
第二十五條績效評價工作程序
(一)前期準備。確定評價對象、成立評價工作組、制訂評價方案。
。ǘ┙M織實施。評價數據和資料采集、審核、匯總,實地現場考察,開展問卷調查,組織專家現場評價和綜合評價。
。ㄈ┳珜懺u價報告。分析評價數據,得出評價結論,撰寫和提交評價報告。
第二十六條績效評價報告包括項目基本概況、項目績效及評價結論、評價發(fā)現的問題、相關意見與建議等。
績效評價報告應當依據充分、真實完整、數據準確、分析透徹、邏輯清晰、客觀公正。報告具體格式由財政部門統一規(guī)定。
第六章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管理
第二十七條機關各業(yè)務科室要根據績效評價中發(fā)現的問題,限期整改,并將整改情況以書面形式報辦公室,經審核通過后報財政部門。如不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則根據情況調整項目或相應調減項目預算,直至取消該項目。
第二十八條評價結果實行通報制度,對財政反饋績效評價結果好的,應予以表揚或繼續(xù)重點支持;對績效評價達不到預期目標或評價結果較差的,予以通報批評。
第二十九條績效評價結果可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guī)定在本局一定范圍內公開,并接受相關部門的監(jiān)督。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條 建立健全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機構,加強組織協調。
第三十一條本暫行辦法由辦公室負責解釋,自發(fā)布之日起實施。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2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強化預算支出責任,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財政部《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的通知》(財預〔2018〕167號)《上海市預算績效管理實施辦法》(滬財績〔20xx〕22號),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預算績效管理是指在預算管理中融入績效理念和要求,將績效目標管理、績效跟蹤監(jiān)控管理、績效評價及結果應用管理納入預算編制、執(zhí)行、監(jiān)督的全過程,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一系列管理活動。
第三條預算績效管理的目的:合理配置資源、優(yōu)化支出結構、監(jiān)督預算執(zhí)行情況,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第四條預算績效管理的主體:預算管理機構、預算歸口管理部門、預算執(zhí)行部門。財務處是預算績效管理的日常工作部門。
第五條預算績效管理的對象:部門整體預算績效和項目預算支出績效。
。ㄒ唬┎块T整體預算績效:是指學校各部門按照確定的職責,利用全部預算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總體產出和效果。
。ǘ╉椖款A算支出績效:是指項目預算支出在一定期限內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第六條績效管理的原則
。ㄒ唬┛冃蛟瓌t。預算管理的全過程都要以績效為核心導向,實現資金使用與管理效益最大化。
。ǘ┠繕斯芾碓瓌t。圍繞績效目標及其實現的途徑和方式開展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
。ㄈ┯行蛲七M原則。以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規(guī)劃為指導,有序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逐步實現預算績效管理范圍和內容的全覆蓋。
。ㄋ模┛茖W規(guī)范原則。預算績效管理要采用科學的體系、規(guī)范的程序、適當的方法、明確的措施,保障各項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質量。
。ㄎ澹┛冃栘熢瓌t。強化預算支出責任和管理責任,促進部門管理與執(zhí)行能力提升。
。┬畔⒐_原則。預算績效信息應逐步公開,以提高資金使用的透明度。
第二章組織管理
第七條學校財經領導小組領導組織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主要職責包括:
。ㄒ唬⿲徸h預算績效管理規(guī)章制度、工作規(guī)劃、年度工作計劃,部署績效管理相關工作等。
。ǘ⿲徸h預算績效管理的相關工作規(guī)范,研究確定預算績效指標以及績效評價原則、方法、指標體系等。
。ㄈ⿲徸h績效評價工作方案、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報告,審定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等。
第八條財務處作為預算績效管理的日常工作部門,具體職責包括:
。ㄒ唬┢鸩蓊A算績效管理的有關規(guī)章制度、工作規(guī)劃、年度計劃、操作規(guī)范等。
。ǘ﹨f調和指導預算執(zhí)行部門編制預算績效目標,審核預算績效目標。
。ㄈ┰O定和發(fā)布預算績效共性評價指標,推動開展預算績效評價工作。
。ㄋ模┙M織開展預算績效評價工作,反饋績效評價結果,應用評價結果等。
。ㄎ澹┳珜戭A算績效管理工作報告,公開預算績效管理有關信息。
第九條預算歸口管理部門的績效管理職責:
。ㄒ唬﹨f助財務處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ǘ┭芯看_定項目預算績效指標體系,審核、匯總報送項目預算績效目標。
。ㄈ└、反映預算執(zhí)行存在的問題,配合開展預算績效評價工作,落實績效評價結果整改措施。
。ㄋ模┙M織開展預算績效自評工作,按要求報送績效工作報告。
第十條預算執(zhí)行部門的績效管理職責:
(一)組織實施本部門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報告預算績效實現結果。
。ǘ┌匆(guī)定編報預算績效目標和績效自評報告,配合績效目標審核和績效評價工作。
。ㄈ┓从愁A算執(zhí)行中存在的問題,落實績效評價問題整改措施,改進和加強本部門預算管理工作。
第三章績效目標管理
第十一條績效目標是指使用預算資金計劃在一定期限內達到的預期產出和效果。其中:
預期產出是指預算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情況;
預期效果是指上述產出可能對經濟、社會、環(huán)境等帶來的影響情況,以及服務對象或項目受益人對該產出和影響的滿意程度等。
第十二條按照“誰申請資金,誰設定目標”的原則,績效目標由預算申請部門設定。
第十三條績效目標所反映的內容應以相應的績效指標予以細化、量化描述。主要包括產出指標、效益指標和滿意度指標等。
。ㄒ唬┊a出指標是對預期產出的描述,包括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時效指標、成本指標等。
(二)效益指標是對預期效果的描述,包括經濟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生態(tài)效益指標、可持續(xù)影響指標等。
。ㄈM意度指標是反映服務對象或項目受益人的認可程度的指標。
。ㄋ模閷崿F績效目標所需要的保障制度、措施和工作計劃,以及項目管理內容和相應的目標要求等。
第十四條績效目標設置的基本要求:
。ㄒ唬┲赶蛎鞔_?冃繕藨斉c部門職責匹配、符合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與年度工作重點方向一致,與資金使用范圍、效果緊密相關。
。ǘ┚唧w細化?冃繕吮M量進行定量表述,從數量、質量、時效、成本等方面進行細化;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級分檔形式表述。
。ㄈ┖侠砜尚?冃繕藨Y合項目管理的基本要素和相應要求,進行成本效益分析,以結果為導向,經過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符合客觀實際。
。ㄋ模藴士茖W?冃е笜说脑O定時應參考一定的標準,如歷史標準、行業(yè)標準、計劃標準等。
第十五條部門整體績效目標編制。各部門應根據預算管理和績效評價要求,編制本部門整體收支預算績效目標,以反映本部門整體收支預算與實現本部門事業(yè)規(guī)劃的關聯性、經濟性、效益性和效率性,促進部門整體預算績效的提升。
第十六條部門整體績效目標管理的重點,是加強基本支出范圍、資金渠道、定額標準以及重點支出內容控制等方面的管理,以發(fā)揮基本支出對事業(yè)發(fā)展的基礎保障作用。
第十七條績效目標審核。學校財經領導小組依據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年度工作要點和預算控制目標等,組織對績效目標進行審核。
第十八條績效目標審核的要點包括:績效目標與事業(yè)規(guī)劃的相關性,績效目標是否符合客觀實際,預期產出效益和效果是否符合正常的業(yè)績水平,績效指標值是否科學合理,是否清晰、完整、細化、可衡量,實施方案及措施的可行性,實現績效目標所需資金的合理性等。
第十九條績效目標審核結果分為“合格”與“不合格”兩個等級。對于審核結果為“不合格”的項目將不予安排預算。
第二十條績效目標調整。預算執(zhí)行中,因預算調整引起績效目標調整的,或因相關政策變化、意外事件等因素影響績效目標實現的,經審核后可以調整績效目標。
第四章績效目標監(jiān)控
第二十一條績效目標監(jiān)控,是指根據確定的績效目標,對預算執(zhí)行的相關內容和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監(jiān)控,及時糾正績效運行偏差,促進績效目標實現的管理活動。
第二十二條績效目標監(jiān)控工作由財務處列入預算績效管理年度工作計劃,根據需要確定績效監(jiān)控目標和分解工作任務,協同預算管理部門和執(zhí)行部門開展相關工作。
第二十三條各部門根據財務處提供的的預算執(zhí)行動態(tài)信息,分析和對照檢查績效目標,及時采取措施糾正預算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中出現的問題,促進預算績效目標實現。
第二十四條項目預算歸口管理部門要強化績效目標管理與項目管理的有機結合,提高項目管理要素與績效目標的關聯度和融合度。健全項目管理制度,協同完善項目績效管理機制,將預算編制、預算調整、進度管理、資金支付、政府采購、資產管理等環(huán)節(jié)的管理要求與項目績效管理有機結合,以項目績效管理為紐帶,對項目資金運行的全過程實施監(jiān)管。
第二十五條預算執(zhí)行部門明確保障措施、實現途徑和工作程序,對預算執(zhí)行各個階段進行有效管理和目標控制,為實現績效目標提供保障。
第五章績效評價與結果運用
第二十六條績效評價是指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進行的客觀評價。
第二十七條預算績效評價以預算年度為周期實施年度考評。跨年度的重大項目,可以根據項目完成情況實施階段性評價。
第二十八條績效評價依據:
。ㄒ唬⿲W校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與年度工作計劃;
。ǘ╊A算批復,績效目標資料;
。ㄈ┵Y金及管理規(guī)章制度,財務會計資料;
。ㄋ模┫嚓P專業(yè)技術規(guī)范和標準等;
(五)有關的'審計、監(jiān)督檢查報告和其他相關資料。
第二十九條績效評價的主要內容:
。ㄒ唬┛冃繕伺c發(fā)展規(guī)劃、工作重點的適應性,中心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等。
。ǘ┵Y金使用、管理狀況,資產配置、使用、處置及其收益管理情況。
(三)項目管理情況,包括成本控制、質量控制、合同管理情況。
。ㄋ模榧訌姽芾硭贫ǖ南嚓P制度、采取的保障措施及其執(zhí)行情況。
。ㄎ澹┛冃繕说膶崿F程度等。
第三十條績效評價工作的具體程序如下:
。ㄒ唬┐_定績效評價對象,部署評價工作;
。ǘ﹨R總、分析、審查績效資料等;
。ㄈ┚C合評議并形成評價結論;
。ㄋ模┌l(fā)布績效評價報告。
第三十一條績效評價對象。財務處在征集預算建議時發(fā)布績效評價對象和范圍,或者結合預算管理重點選擇事業(yè)規(guī)劃確定的戰(zhàn)略性項目、重大項目、大額資金項目、績效空間提升潛力較大的項目等作為績效評價對象,報財經領導小組研究確定。
第三十二條預算績效資料匯總審核。根據績效評價工作要求,評價對象應報送預算績效工作報告?冃蟾娴膬热莅ǖ幌抻诳冃繕说耐瓿汕闆r,以及為達到績效目標采取的工作程序、保障措施、進度安排、資金使用情況等。
財務處根據績效評價工作安排和相關操作規(guī)范,收集整理相關基礎數據,對評價對象的績效指標完成情況進行對照分析,結合預算執(zhí)行結果形成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審核資料。
第三十三條綜合評議。財經領導小組組織專家或委托績效評價機構進行預算績效評價。
。ㄒ唬┚C合評議采取專家集體評判方式。通過聽取預算執(zhí)行部門績效工作報告,結合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審核資料進行集中評議。
。ǘ└鶕冃е笜送瓿汕闆r,績效評價采用評分與評級相結合的方式,對評價對象給出評議量化分值。
。ㄈ└鶕冃гu價量化分值確定評價分級結果。評價結果分優(yōu)、良、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
第三十四條績效評價報告發(fā)布。績效評價報告完成后,由財務處報經財經領導小組審議后公開?冃гu價報告應充分揭示資金使用和管理中的缺陷與薄弱環(huán)節(jié),以及改進和提高績效的建議、評價結果等內容。
第三十五條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冃гu價結果及時反饋給預算執(zhí)行部門。預算執(zhí)行部門要根據績效評價結果進行整改提高。
第三十六條績效評價結果將作為問責和以后年度預算安排的重要參考依據,作為領導干部經濟責任考核的主要內容和部門年終考核評優(yōu)的參考因素。
第三十七條因管理不善導致資金浪費、資產毀損、效益低下的,將視情況收回預算、核減下年度預算、暫停預算申報權等,并對相關部門和責任人進行問責。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八條學校有關部門發(fā)布的《事業(yè)規(guī)劃》完成情況、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工作狀態(tài)等研究報告,也是績效管理的重要形式,是預算績效評價的重要參考。
第三十九條本辦法由財務處負責解釋和修訂,自公布之日起執(zhí)行。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3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建立健全學校預算績效管理機制,提高資金使用績效,根據《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財預〔20xx〕285號)及《江蘇省財政專項資金績效管理辦法》(蘇財規(guī)〔20xx〕36號)等規(guī)定,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預算績效管理是指在預算管理中融入績效理念,將績效目標設定、跟蹤、評價及結果應用納入預算編制、執(zhí)行、監(jiān)督全過程,以提高預算的社會、經濟效益為目的的管理活動。包括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jiān)控、績效評價、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和應用四個環(huán)節(jié),貫穿預算編制、執(zhí)行和監(jiān)督全過程。
第三條各部門和項目負責人為預算績效管理的執(zhí)行責任主體,預算績效管理對象為納入預算管理的所有財政性資金和創(chuàng)收資金,重點是財政性資金。
第四條預算績效管理的基本原則:
。ㄒ唬┛冃蛟瓌t。預算管理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活動要以績效為核心導向,將績效管理貫穿于預算管理的全過程,實現財政資金運行和預算管理效益最大化。
。ǘ┠繕斯芾碓瓌t。預算編制時要設定明確的績效目標,預算執(zhí)行中要實施績效運行監(jiān)控,預算完成后要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等情況,圍繞績效目標及其實現的途徑和方式開展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
(三)科學規(guī)范原則。預算績效管理要采用科學的體系、規(guī)范的程序、適當的方法、明確的措施,保障各項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質量。
。ㄋ模┛冃栘熢瓌t。預算績效管理要強化預算支出責任和管理責任,將各單位實施績效管理情況逐步納入績效考核范圍,加快形成“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倒逼機制。
。ㄎ澹┬畔⒐_原則。各單位要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guī)定,建立健全預算績效信息公開制度,完善預算績效信息公開機制,推進預算績效信息的逐步公開,自覺接受各方監(jiān)督,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的透明度。
第二章組織管理和職責
第五條學校院長辦公會是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機構,負責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部署、監(jiān)督和檢查。學校預算績效管理日常工作由財務處負責。
第六條學校財經工作委員會是學校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咨詢機構,負責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和績效目標的'審查,并向院長辦公會提交預算績效管理建議。
第七條財務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職責:
。ㄒ唬┙⒔∪珜W校預算績效管理制度,研究制定預算績效管理具體實施辦法以及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ǘ┙M織實施全校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按規(guī)定編報績效目標,并開展績效目標評審。
。ㄈ⿲冃繕藢嵤┻\行監(jiān)控和評價,并將執(zhí)行中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措施及時上報學校并反饋各部門和項目負責人,根據評價結果落實整改措施。
。ㄋ模┌凑铡督K省政府購買服務管理實施辦法》等文件規(guī)定,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專家等組織開展重大項目重點評價。
。ㄎ澹┌匆(guī)定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在學;蛳蛏鐣_,接受各方監(jiān)督。
。┌匆髨笏皖A算績效管理工作報告和專項工作報告。
。ㄆ撸⿷斅男械钠渌冃Ч芾砺氊。
第八條部門和項目負責人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職責:
。ㄒ唬┛茖W、合理編制預算績效目標,配合財務處和學校開展績效目標評審工作。
。ǘ└櫩冃繕诉\行情況,并將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措施及時上報財務處。
。ㄈ┙M織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并配合財務處開展績效評價工作,根據評價結果落實整改措施,加強預算績效管理。
(四)應當履行的其他績效管理職責。
第三章績效目標管理
第九條編制績效目標按照“誰申請資金,誰編制目標”的原則進行,具體編制績效目標范圍由學校在布置年度預算編報時予以明確?冃繕擞筛鲉挝辉谏陥箢A算和資金時填報。執(zhí)行中申請調整預算的,應當隨調整預算一并上報調整的績效目標?冃繕耸穷A算安排的重要依據,不按要求填報績效目標的項目支出,不得申請預算資金。
第十條績效目標體系分學校整體支出目標和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兩個部分。
。ㄒ唬⿲W校整體支出績效目標依據學校中長期規(guī)劃和年度工作計劃,預計年度內要達到的總體產出和效果,確定總體績效目標,并以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表述。
。ǘ╉椖恐С隹冃繕擞筛鞑块T在編制下一年度項目預算時,應根據學校預算編制的總體要求、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結合自身財力狀況和資金需求,編制項目立項依據、必要性、可行性、項目用途和預計項目實施在一定時期內達到的產出和效果,并填制《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
。ㄈ⿲W校預算中納入中長期預算的項目,應建立完善年度目標與中長期目標相結合的機制,各預算部門應編制該項目的預算總額和總體績效目標,根據每年預算安排,編制年度項目績效目標。
第十一條財務處按要求編制學校整體績效目標,審核、匯總部門(或專項項目)績效目標,報送財經委員會和院長辦公會審核,并根據審核意見,對績效目標進行修改完善后,再次上報。
第十二條績效目標審核與預算審核同步進行。財務處在每年部門預算“一上”前,根據學校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和工作重點,從預算項目實施依據的充分性、目標合理性及可行性、指標設置的科學性、資金預算的準確性等幾方面對預算項目的績效目標進行初審后,分別報學校辦公會和黨委會審核。
第十三條第三方評審。對預算金額較大、專業(yè)技術性較強、社會關注度高的項目,學?筛鶕枰M織相關行業(yè)領域專家對申報的項目績效目標進行評審或按政府購買服務有關規(guī)定,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和專家進行第三方獨立評審。
第十四條績效目標確定后,隨同年初預算或追加預算一并批復,并下達各部門。
第十五條批復的績效目標一般不予調整,確需調整的,應根據績效目標管理要求和審核流程,由各部門和項目負責人提出績效目標調整申請,經財務處審核后,報送學校重新審核績效目標并批復下達。
第四章績效運行監(jiān)控
第十六條績效目標批復后,各部門和項目負責人應根據績效目標了解和掌握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項目實施進程和支出執(zhí)行進度;并根據項目執(zhí)行進度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于每季度結束后2周內,報送《績效運行監(jiān)控報告表》。
第十七條當預算執(zhí)行績效與績效目標嚴重偏離時,各部門和項目負責人應及時向學校和財務處報告,并及時糾正和調整,確保績效目標的實現。必要時通過預算調整程序取消或調減預算安排,收回項目結余資金,確保資金安全有效。
第十八條各預算單位確因政策調整、不可抗力等因素導致項目不再實施或確需調整績效目標的,一般應于每年9月30日前,向財務處報送績效目標調整報告,按規(guī)定程序履行績效目標調整手續(xù)。
第五章項目績效評價
第十九條各部門和項目負責人是績效評價的主體,并對績效評價報告涉及基礎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負責。
第二十條績效評價按評價主體,分為預算部門(或專項項目)自評,財務處重點評價和第三方獨立評價;按評價內容,分為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基本支出績效評價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
第二十一條績效評價應從績效目標的設定情況;資金投入和使用情況;為實現績效目標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及效果;績效評價的其他內容等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第二十二條績效評價指標分為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共性指標由財務處統一制定,個性指標由財務處會同各部門和項目負責人制定。
(一)共性指標是適用于所有評價對象的指標。主要包括預算編制和執(zhí)行情況、財務管理狀況、資產配置、使用、處置及其收益管理情況以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等。
。ǘ﹤性指標是針對部門或項目特點設定的,適用于不同部門或項目的業(yè)績評價指標。
第二十三條績效評價一般以預算年度為周期實施,對跨年度的重大(重點)項目可根據項目支出完成情況實施階段性評價。對已完成項目實施的績效評價,一般應于項目完成后兩個月內完成。對跨年度項目實施的階段性績效評價,應在一個預算年度終了后進行,一般應于次年上半年完成。
第二十四條績效自評工作一般由項目單位負責實施。項目任務完成后,各預算部門(或專項項目)應當按照本辦法規(guī)定,積極開展績效自評價、并及時向財務處報送績效報告,績效報告的具體格式由財務處統一制定。應當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基本概況,包括部門職能、發(fā)展規(guī)劃、預決算情況、項目立項依據等;
。ǘ┛冃繕思捌湓O立依據和調整情況;
(三)管理措施及組織實施情況;
(四)總結分析績效目標完成情況;說明未完成績效目標及其原因;
。ㄎ澹┬纬稍u價結論;
。┫乱徊礁倪M工作的意見及建議。
第二十五條重點評價由財務處組織實施;第三方獨立評價由學校按照政府購買服務管理辦法,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
第二十六條財務處績效評價工作按照特定程序進行。財務處結合工作實際提出并報學校審核確定年度績效評價對象,學校也可根據需求和年度工作重點等相關原則自行確定年度績效評價對象。
第六章績效評價結果反饋和應用
第二十七條各部門(或專項項目)應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反饋意見的要求,制定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進一步規(guī)范財政資金管理,在規(guī)定時間內將反饋意見和整改結果書面報送學校財務處。
第二十八條根據績效評價中發(fā)現的問題,各部門(或專項項目)要及時調整和優(yōu)化以后年度預算支出的方向和結構,優(yōu)化資源配置,加強財務管理,提高教育資金使用效益。
第二十九條績效評價結果應當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guī)定在一定范圍內公開,自覺接受社會公眾監(jiān)督。
第三十條評價結果實行通報制度,學校財務處對績效評價結果好的部門予以表彰和支持;對績效評價達不到預期目標或評價結果較差的,予以通報批評。
第三十一條建立評價結果與年度預算安排、績效目標申報相結合的機制,年度績效評價結果將作為以后編制預算、編報績效目標、實施績效評價的重要參考,促進“立項科學、管理規(guī)范、注重績效”的項目管理機制的形成。
第三十二條逐步建立績效獎懲問責機制。各預算部門(或專項項目)主要負責人為預算績效工作第一責任人,學校將建立約談制度,逐步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納入對各部門(或專項項目)的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
第七章附則
第三十三條本辦法由財務處負責解釋。
第三十四條本辦法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4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街道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和有效性,優(yōu)化預算編制,強化支出責任和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巢湖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通知》(巢政辦〔20xx〕6號)等有關規(guī)定,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績效目標管理是指街道在編制下一年度預算時,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部門職能及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對預算支出設定計劃期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并據此評價財政資金使用績效?冃繕斯芾戆ǎ嚎冃繕嗽O定、績效目標審核、績效目標批復與應用、績效運行跟蹤監(jiān)控。
第二章操作規(guī)程
第三條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流程是由績效目標管理、績效監(jiān)控跟蹤、績效評價和結果運用四大環(huán)節(jié)組成。其中績效目標設定是預算績效管理四大環(huán)節(jié)的源頭,是預算績效管理的基礎和工作重點,是后續(xù)開展績效跟蹤、績效評價的依據?冃繕耸侵敢钥陀^、可測量的績效指標來表示的項目或單位整體支出績效水平,包括用量化的標準、數值或比率表示的使用財政資金達到的產出和效果。預算績效目標主要通過績效內容、績效指標和績效標準來進行描述,與績效指標評價和績效監(jiān)督形成一個良性循環(huán)?冃繕藨O置盡量細化、量化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用指標體系考察公共資金使用效率以及相應部門的績效執(zhí)行效果等產出和效果。
第四條街道各部門根據市委市政府或部門(單位)制定的規(guī)劃和下達的工作任務設定績效目標,并在編制下一年度預算時,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會同財政所編制《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隨預算一并報送。
第五條財政所定期對街道部門績效運行跟蹤情況和項目執(zhí)行進度進行檢查,提出意見和改進措施。并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及時進行績效自評,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編制下年度預算和項目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對于績效管理工作不足之處進行完善規(guī)范。
第三章管理辦法
第六條完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將績效理念融入預算管理始終。逐步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zhí)行有監(jiān)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進一步提高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實現財政管理從“重分配”到“重效益”,從“力爭資金”到“用好資金”的轉變。
第七條完善財政監(jiān)督機制,加強績效目標編制和績效跟蹤管理。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要建立績效跟蹤機制,加強對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的跟蹤管理、督促檢查。規(guī)范績效管理工作流程,制定操作細則,明確各相關部門和人員在預算績效管理中的職責,建立健全“全員參與、全面覆蓋、全程監(jiān)控”的財政大監(jiān)督機制。
第八條完善績效評價機制,適時實施績效評價。在預算執(zhí)行結束后,邀請市財政局組織指導監(jiān)督績效評價工作,并根據年度工作重點對部門支出績效實施再評價。通過實施績效評價,查找資金使用和管理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制定改進措施。
第九條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提高財政工作科學化精細化水平。研究建立科學、規(guī)范、實用的財政支出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充分利用現代信息管理技術手段,推進以預算績效管理網絡、績效信息平臺、績效指標庫、專家?guī)、中介機構庫等為主要內容的預算績效管理信息系統建設,為績效管理提供信息技術支撐。
第十條完善問責機制,增強預算績效管理剛性約束。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是關鍵。財政所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通過結果應用,促進部門改善預算管理、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通過問責來強化各部門的績效理念和支出責任,盡快形成“誰干事誰花錢、誰花錢誰擔責”的機制,以績效為核心確定資金的投向和數量,對部門預算和項目預算的編制形成約束,將績效管理結果作為下一年預算編制、項目安排的重要依據。
第四章配套措施
第十一條加強對預算項目支出績效管理的認識,把“用錢必問效、問效必問責、問責效為先”的績效管理理念,滲透到每一項工作、每一個部門、每一個人,并在此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管理目標,建立健全預算項目支出績效管理體系,明確績效管理責任和分工。
第十二條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和內部管理控制,把績效目標作為預算資金安排、實施和管理的重要依據,來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確保預算的執(zhí)行力和規(guī)范性。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管理,并根據預算執(zhí)行情況及時調整目標,以最大化發(fā)揮出項目資金的效益。建立績效管理運行監(jiān)控機制,在資金使用過程中開展過程控制,做到動態(tài)實時控制,發(fā)現問題及時糾正,保證績效目標的實現。過程控制還要與預算執(zhí)行密切銜接,有效利用信息管理系統,定期對信息進行數據采集與核實、量化與分析,對績效目標完成程度進行評價、對資金使用效益進行預測。此外,對于形成的績效評價報告要與部門決算緊密銜接,以真正實現績效管理的全過程監(jiān)控。
第十三條在編制項目預算的'階段,不但要科學合理地安排資金,還要完善項目支出績效管理指標評價體系。其中,指標內容包含成本指標、效率指標、業(yè)績指標、效益指標、環(huán)保指標等,首先設定幾個大項的指標,再設定細化、詳實的指標,并設置指標的權值。其次要注意共性指標和特殊指標相結合、定性指標和定量指標相結合、短期利益和長遠利益相結合、經濟利益和社會效益相結合,確保指標的全面性、合理性、科學性以及可操作性,全面落實財政支出的經濟性、效益性、效率性。利用績效評價指標可以判斷每一項資金的金額及去向、每一項成本及費用、產生的效益及社會影響,使項目支出績效管理有據可依。
第十四條財政所要不斷完善預算項目支出績效管理的考核評價體系,建立績效自評、重點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機制,要求各相關部門先自評,然后圍繞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進行評價,最后結合考核結果進行總體評價,實現評價方式民主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考核機制科學化。在考核評價結束之后,要公開考核評價結果,同時合理運用績效考核評價結果,進行公開獎勵和處罰,并把績效考核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預算的依據。此外,還要堅持績效管理公開化、透明化,將績效評價結果,特別是涉及民生項目的績效評價結果依法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jiān)督,在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同時,從源頭上預防腐敗,保證財政支出對公共事業(yè)的補償和促進作用。
第十五條本制度由街道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本制度自20xx年12月17日執(zhí)行。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5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提高統計系統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落實支出責任,樹立效率意識,根據臨海市財政局關于預算績效管理等相關規(guī)定和文件精神,結合發(fā)改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預算績效是指各單位使用財政預算資金在一定的期限內達到的產出和效果。預算績效管理是將預算績效理念融入預算管理全過程,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zhí)行有監(jiān)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因由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臨海市發(fā)改局機關、局下屬事業(yè)單位。
第二章組織管理及職責分工
第四條局黨組是預算績效管理主體,辦公室負責預算績效的具體實施。市發(fā)改局成立以局黨組書記、局長為組長,其他副局長為副組長,辦公室負責人和各事業(yè)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市發(fā)改局預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
第三章預算編制管理
第五條預算編制時,各科室應根據工作計劃,申報項目中期績效目標(一般為三年)和年度績效目標,并進行事前績效評估。
第六條績效目標是績效評價對象計劃在一定時期內達到的產出和效果,包括基本支出績效目標、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冃繕耸穷A算安排的重要依據,編制績效目標應符合本單位職責、科學可行,準確具體。
第四章預算績效監(jiān)控與管理
第七條績效監(jiān)控內容主要包括:
。ㄒ唬┛冃繕送瓿汕闆r。一是預計產出的完成進度及趨勢,包括數量、質量、時效、成本等。二是預計效果的時限進度及趨勢,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可持續(xù)影響等。
。ǘ╊A算資金執(zhí)行情況,包括預算資金撥付情況、預算執(zhí)行單位實際支出情況以及預計結轉結余情況。
(三)重點政策和重大項目績效延伸監(jiān)控。必要時,對重點政策和重大項目支出具體工作任務開展、發(fā)展趨勢、實施計劃調整、預算資金管理等情況進行延伸監(jiān)控。資金管理具體內容包括:政府采購、項目招標、監(jiān)理和驗收、信息公示、資產管理、資金支出以及會計核算等。
。ㄋ模┢渌闆r。除上述內容外其他需要實施績監(jiān)控的.內容。第八條監(jiān)控流程:確定績效監(jiān)控目標、開展績效監(jiān)控、進行情況分析,及時糾偏,形成監(jiān)控結論。
第九條各科室按照“誰支出,誰負責”的原則,負責開展預算績效日常監(jiān)控,定期對績效監(jiān)控信息進行收集、審核、分析、匯總,填報分析原因,上報預算績效運行報告,并及時采取糾偏措施。
第十條形成績效監(jiān)控報告。各科室要及時總結項目執(zhí)行情況,按要求逐級報送辦公室。
第五章績效評價管理
第十一條年度預算執(zhí)行完畢后,辦公室依據年初預算批復的績效目標,對預算支出效果和管理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綜合評價。
第十二條績效評價分為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基本支出績效評價、科室整體支出績效評價。
第六章績效評價結果應用
第十三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編制單位預算和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作為評價各科室年度工作績效的重要依據。
第十四績效評價結果要按政務信息公開規(guī)定在一定范圍內通報公開。
第十五領導小組根據評價結果,進一步合理配置資源,提高有關資金使用效率。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6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guī)范預算績效管理,優(yōu)化財政資源配置,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qū)域內各級政府的預算績效管理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預算績效,是指預算資金支出所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預算績效管理應當堅持科學規(guī)范、分級分類、公開透明的原則,將績效的理念和管理方法貫穿于預算編制、執(zhí)行和監(jiān)督全過程,實現預算資金運行和預算管理效益最大化。
第四條市、區(qū)(市)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領導,建立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機制。
市、區(qū)(市)財政部門負責本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組織、實施,指導本級預算部門和下級財政部門開展工作,審計機關、監(jiān)察機關應當依照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對預算績效管理實施監(jiān)督。
第五條各預算部門負責本部門及其所屬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本條例所稱預算部門,是指直接向各級財政部門提報預算的部門、單位。
第六條市、區(qū)(市)人民政府應當每年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報告預算績效管理情況。
市、區(qū)(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應當依法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行監(jiān)督。
第七條除涉及國家秘密的內容外,財政部門應當定期公布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情況,預算部門應當向社會公開績效目標、預算安排以及專項資金的項目承擔單位、項目內容、支出用途、績效評價結果等信息。
第八條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的評審、評估、評價等工作,可以根據需要委托專家、中介機構等第三方實施。
受托參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專家、中介機構應當恪守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遵守職業(yè)道德和保密規(guī)定,財政部門應當對第三方參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行管理和指導。
第九條財政部門應當加強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實現財政部門與預算部門、預算單位之間的預算績效管理信息交換與共享。
第二章預算編制績效管理
第十條預算部門在編報年度預算時,應當根據本部門職能以及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按照財政部門的規(guī)定編報部門整體支出、項目支出的'績效目標和績效說明。
績效目標應當指向明確、具體、可行,有確定的實現期限,財政部門應當組織對預算部門提報的績效目標進行審核。
第十一條對政府財力投資計劃的項目支出,應當在項目立項時編報績效目標,由立項批準部門審核并在下達投資計劃時批復;財政部門應當按照規(guī)定對其項目、資金安排進行預算評審、決算審查,并將評審及決算結果作為安排預算和批復決算的重要依據。
第十二條預算部門編報的年度預算涉及設立專項資金的,應當向財政部門提出申請,并提供本部門以及相關部門三年事業(yè)發(fā)展中期規(guī)劃、資金績效目標和可行性研究報告。
設立專項資金應當符合以下條件:
(一)符合財政資金投入方向,符合本市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有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以及規(guī)范性文件為依據;
(二)使用范圍清晰、主體確定、方式可行,預期績效目標明確,符合客觀實際;
(三)除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外,專項資金預算安排不得與財政收支增幅或者生產總值掛鉤;
(四)除法律、法規(guī)另有規(guī)定外,應當設定執(zhí)行期限且一般不超過五年。
第十三條財政部門應當按照規(guī)定對設立專項資金進行績效評估。經評估符合條件的,報本級人民政府常務會議決定。
專項資金設立后,財政部門應當會同相關預算部門制定具體管理辦法。
第十四條對專項資金安排中沒有明確支出標準的項目支出,財政部門在審核其績效目標的同時,應當對項目、資金安排進行預算評審,并將評審結果作為安排預算的重要依據。
使用專項資金的預算評審,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設立有無依據、是否符合程序、有無明確時限;
(二)項目實施的必要性、可行性,支出預算的合理性,績效目標的規(guī)范性;
(三)已設立專項資金上年度預算執(zhí)行和績效評價情況;
(四)其他需要預算評審的內容。
第十五條預算部門提出的績效目標,經財政部門審核確認后,方可進入下一步預算編審流程。對不符合要求的,財政部門可以要求其調整、修改。對不按照規(guī)定編制績效目標或者預期績效低的項目,不予安排預算資金。
第十六條財政部門、預算部門分別向本級部門、所屬單位批復支出預算時,一并批復績效目標,作為預算執(zhí)行、績效評價與問責的依據。經批復的績效目標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按照本條例規(guī)定的程序重新報批。
第三章預算執(zhí)行績效管理
第十七條財政部門、預算部門應當在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對績效目標實現情況進行跟蹤管理和監(jiān)控。
第十八條預算部門對本部門及其所屬單位預算執(zhí)行進度和績效目標的實現負責。
預算部門應當統計預算執(zhí)行中有關績效數據,按照規(guī)定向財政部門報告項目實施進度和本部門績效目標執(zhí)行情況,當預算執(zhí)行績效與績效目標發(fā)生偏離時,預算部門應當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糾正,并報財政部門備案。
第十九條預算執(zhí)行中,需調整預算事項的,預算部門應當重新提報績效目標,待依法審核、批復后執(zhí)行。
第二十條財政部門應當在政府采購、國庫集中支付、資產管理等財政工作中,采集、分析預算績效信息,跟蹤、監(jiān)控預算執(zhí)行中的績效管理情況,并選擇部分項目進行重點監(jiān)控。
第二十一條對分期支付資金的項目,財政部門應當根據項目實施進度、績效目標執(zhí)行以及相關措施落實情況撥付預算資金。
第二十二條除因政策變化、突發(fā)事件等客觀原因影響績效目標實現外,對預算執(zhí)行中無績效、明顯低于或者嚴重偏離預期績效目標的項目,預算部門應當交回相應未執(zhí)行部分的預算資金,財政部門應當按照規(guī)定相應調整預算。
第四章績效評價
第二十三條預算執(zhí)行結束,財政部門、預算部門應當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按照規(guī)定的評價原則和標準,對財政支出進行績效評價。
對重大項目或者跨年度項目支出,可以在執(zhí)行過程中實施階段性績效評價。
第二十四條預算年度終了,項目承擔單位應當對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自評,提出績效報告報送預算部門。
預算部門應當對本部門及其所屬單位的整體支出、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形成整體支出管理績效評價報告和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報告,報財政部門。
第二十五條財政部門應當對預算部門績效評價報告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規(guī)范性進行審查,對預算部門整體支出管理績效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并選擇部分重點項目實施績效評價或者再評價。
第二十六條對設定的執(zhí)行期限超過三年的專項資金,財政部門在進行項目支出績效評價時,應當一并組織對專項資金進行中期績效評估。
經中期績效評估,專項資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規(guī)定程序予以調整或者撤銷:
(一)客觀情況發(fā)生變化,專項資金設立的目標失去意義或者需要完成的特定任務已經不存在的;
(二)專項資金的績效達不到主要預期目標,整體使用效益不高、績效不明顯的;
(三)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有違法違規(guī)情形,情節(jié)嚴重或者經整改無效的;
(四)專項資金支持的績效目標已經提前實現,不需要繼續(xù)安排的;
(五)根據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以及規(guī)范性文件的規(guī)定應當調整或者撤銷的。
第二十七條財政部門、預算部門應當根據績效評價情況作出評價結論以及改進預算管理建議,并將評價結果以書面形式反饋被評價部門、單位。
被評價部門、單位應當根據績效評價結果進行整改,并將整改措施在要求時間內向財政部門、預算部門報告。
第二十八條財政部門、預算部門應當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改進預算管理和安排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依據。
第五章績效問責與法律責任
第二十九條在預算編制和執(zhí)行過程中,因故意或者過失導致預算績效管理未達到相關要求,以致財政資金配置和執(zhí)行績效未能達到預期目標或者規(guī)定標準的,對責任部門及其責任人員實施績效問責。
財政、審計、監(jiān)察等機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根據績效評價結果以及預算績效管理有關規(guī)定,提出問責建議,經批準后組織實施和監(jiān)督。
第三十條財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未按照本條例規(guī)定組織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活動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jiān)察機關責令改正,并予以通報批評;情節(jié)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一條預算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財政部門責令改正,并予以通報批評;情節(jié)嚴重的,由其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jiān)察機關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不按照規(guī)定編報預算績效目標或者績效說明的;
(二)不按照規(guī)定進行預算執(zhí)行績效管理的;
(三)不按照規(guī)定組織績效評價的;
(四)干擾或者阻撓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
(五)在預算績效管理中隱瞞情況、弄虛作假的。
第三十二條項目承擔單位采取偽造、變造虛假資料或者績效目標等手段騙取財政資金的,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有關規(guī)定進行處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三條受托參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專家、中介機構,違反本條例第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由財政部門、預算部門按照規(guī)定解除委托協議、取消相關資格;情節(jié)嚴重的,移交有關部門處理。
第三十四條財政、審計、監(jiān)察以及其他有關機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對預算績效管理中的違法違規(guī)問題依法處理;對發(fā)現的不屬于本機關、部門職責范圍的違法違規(guī)問題,應當及時移交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第六章附則
第三十五條市、區(qū)(市)人民政府確定的有關經濟功能區(qū)管理機構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適用本條例。
第三十六條本條例自20XX年11月1日起施行。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7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進一步規(guī)范預算績效目標管理,提高預算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和《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皖發(fā)〔20xx〕11號)《安徽省教育廳部門預算績效管理辦法》(皖教財〔20xx〕12號)等文件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學校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zhí)行有監(jiān)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在預算管理中融入績效理念,將績效目標設定、績效監(jiān)測與評價、績效結果應用,貫穿預算編制、執(zhí)行、監(jiān)督全過程。
第三條 預算績效管理基本原則:
(一)績效導向原則。以績效為核心導向,將績效理念貫穿預算管理全過程各環(huán)節(jié),實現預算資金運行效益最大化。
。ǘ┠繕斯芾碓瓌t。圍繞績效目標進行預算管理,事前設定目標、事中跟蹤監(jiān)控目標實現進程、事后評價目標完成情況。
。ㄈ┴熑巫肪吭瓌t。堅持“用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理念,強調單位支出責任和管理部門監(jiān)督責任,實行績效問責。
(四)信息公開原則。按照政府信息公開有關規(guī)定,推進預算績效信息逐步公開,自覺接受監(jiān)督,不斷提高資金使用透明度。
第四條 本辦法適用于納入學校績效管理的所有預算資金。上級統籌分配的有特定用途專項資金績效管理,按照上級要求執(zhí)行。
第二章 預算績效管理職責
第五條 在學校黨委領導下,校預算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學校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貫徹執(zhí)行國家有關績效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建立健全績效管理辦法和跟蹤評價及評價結果應用機制,組織領導預算績效申報、評估評價及考核等相關工作。
財務處、歸口管理部門、預算執(zhí)行單位是預算績效管理的組織、監(jiān)控和實施主體。
第六條 財務處主要職責:
。ㄒ唬┙M織和督促各單位開展績效目標編制、績效實施跟蹤、績效評價和結果應用等相關管理工作;
。ǘ┒酱俑鲉挝煌七M預算資金執(zhí)行,對各單位績效管理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jiān)督;
(三)組織對學校整體預算開展績效評價,根據需要對重點項目開展績效再評價;
(四)起草學校整體績效評價報告,經學校審議后報送上級部門,接受績效管理監(jiān)督檢查;
。ㄎ澹┒酱俾鋵嵣霞壊块T整改意見,應用績效評價結果;
。┌匆笞龊脤W校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公開工作;
(七)收集、整理績效評價相關資料,做好匯總存檔。
第七條 預算歸口管理部門主要職責是:
。ㄒ唬┙M織實施歸口管理項目的績效目標申報、審查,建立完善各類資金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ǘ└櫄w口管理預算的執(zhí)行進程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保障各項預算規(guī)范有序實施,完成預定績效目標;
。ㄈ┳龊孟嚓P資料歸集和數據分析,組織預算執(zhí)行單位開展績效自評,匯總形成歸口管理預算資金績效自評報告;
。ㄋ模└鶕冃гu價反饋結果,督促預算執(zhí)行單位及時采取相應措施落實整改意見。
第八條 預算執(zhí)行單位主要職責是:
。ㄒ唬┚幹茍笏皖A算績效目標,規(guī)范資金管理使用;
。ǘ┘涌祛A算執(zhí)行進度,實現預算績效目標;
。ㄈ┳龊妙A算執(zhí)行數據統計、信息核實、材料報送等工作;
。ㄋ模╅_展預算績效自評,完成績效自評報告,及時解決和糾正績效管理中發(fā)現的問題,按要求開展有關整改工作;
。ㄎ澹⿷斅男械钠渌冃Ч芾砺氊煛
第三章 預算績效管理內容與環(huán)節(jié)
第九條 預算績效管理的主要內容:
。ㄒ唬╊A算編制過程中的績效目標設定情況;
。ǘ╊A算執(zhí)行過程中的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執(zhí)行進度;
。ㄈ╊A算執(zhí)行完成后的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效果、結果應用及存在問題分析改進。
第十條 預算績效管理的主要環(huán)節(jié):
(一)績效目標設定。在編制下一年度專項預算和追加預算時,同時制定預算績效目標,并開展事前績效評估,重點評估立項必要性、投入經濟性、實施方案可行性、績效目標合理性等,評估結果作為預算申請的必備條件。
。ǘ┛冃н\行監(jiān)控。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zhí)行進度實行“雙監(jiān)控”,動態(tài)了解掌握績效目標實現程度、資金支出進度和任務實施進程,發(fā)現問題及時糾偏、改進管理,確?冃繕吮Y|保量如期實現。
。ㄈ╊A算績效評價。預算執(zhí)行完畢后,對預算資金的產出和結果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進行績效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反饋問題制定改進方案,以提高資金使用績效。
。ㄋ模┰u價結果應用。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掛鉤機制,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資金分配、資金撥付、預算調整、同類資金預算安排和單位工作目標考核的重要依據。
第四章 預算績效目標管理
第十一條 預算績效目標分為學校整體支出目標和項目支出績效目標。
。ㄒ唬⿲W校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由財務處按要求依據學校中長期規(guī)劃和年度工作計劃,預計年度內要達到的總體產出和效果,確定總體績效目標,并以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表述。
(二)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由各單位在編制下一年度項目預算時,根據學校預算編制的`總體要求、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結合自身財力狀況和資金需求,編制項目立項依據、必要性、可行性、項目用途和預計項目實施在一定時期內達到的產出和效果,并填制《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
學校預算中納入中長期預算的項目,應建立完善年度目標與中長期目標相結合的機制,項目單位應編制該項目的預算總額和總體績效目標,根據每年預算安排編制年度項目績效目標。
第十二條 績效目標編制。按照“誰申請資金,誰編制目標”“誰分配資金、誰確定目標”的原則,由各單位在申請年度預算時,按以下要求同步編報項目績效目標:
(一)指向明確。績效目標要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學校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及部門職能等要求,并與相應的預算收支內容、范圍、方向、效果等緊密相關。
。ǘ┘毣炕?冃繕艘獜臄盗、質量、成本、時效以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可持續(xù)影響、滿意度等方面進行細化、量化。確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采用定性表述。
(三)合理可行。設定績效目標要經過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符合客觀實際,能夠在一定期限內如期實現。
。ㄋ模┫鄳ヅ洹?冃繕艘c計劃期內的任務數或計劃數相對應,與預算確定的投資額或資金量相匹配。
績效目標編制作為預算安排的前置條件,對未按要求設定績效目標或審核未通過的,不予安排預算。
第十三條 績效目標審核?冃繕藢徍伺c預算審核同步進行。
。ㄒ唬┴攧仗帟瑲w口管理部門對預算績效目標進行初審,審核內容主要包括:
1.完整性審核。審核績效目標的內容是否全面完整,績效目標是否明確、清晰等情況。
2.相關性審核。審核績效目標的設定與學校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 劃、部門職能是否相關,是否對申報的績效目標設定相關聯的績 效指標,績效指標是否細化、量化等情況。
3.適當性審核。審核該績效目標是否與其他績效目標相 近或雷同;績效目標是否已經實現或取消;資金規(guī)模與績效目標 之間是否匹配等情況。
4.可行性審核。審核績效目標是否經過充分論證和合理測算;實施方案、具體措施是否切實可行并能確保績效目標如期實現;上一年度預算執(zhí)行情況、績效自評及再評價等情況。
。ǘ┏鯇徍蟮目冃繕,連同預算一并提請學校預算工作領導小組審核并報學校審定。若需上級部門批復的,還需履行相關審批手續(xù)。
。ㄈ⿲︻A算金額較大、專業(yè)技術性較強、社會關注度高的項目,可根據需要組織相關行業(yè)領域專家對申報的項目績效目標進行評審,或委托第三方中介機構和專家進行第三方獨立評審。
第十四條 績效目標批復。預算經相應程序審查批準后,績效目標隨同年度預算一并批復下達。批復的績效目標一般不予調整,確因政策變化、突發(fā)事件等因素影響績效目標實現,確需調整或變更的,應按照績效目標管理和預算調整變更流程報批。
第五章 預算績效運行監(jiān)控
第十五條 預算績效運行監(jiān)控以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預算執(zhí)行進度為核心內容,主要包括:
(一)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預算資金預期產出的完成進度及趨勢,包括數量、質量、時效、成本等;預算資金計劃產生的預期效果的實現程度及趨勢,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可持續(xù)影響等;服務對象滿意率的實現程度及趨勢。
。ǘ╉椖繉嵤┣闆r。項目實施方案、項目實施進度、工作任務調整情況等。
。ㄈ╊A算執(zhí)行情況。項目資金分配下達情況、資金撥付進度、實際支出情況等。
。ㄋ模┴攧展芾砬闆r。項目執(zhí)行政府采購政策和招投標制度、資產管理等情況。
。ㄎ澹┢渌嚓P情況。確保項目實施的政策制度、保障措施情況;外部環(huán)境、客觀條件的變化及影響情況等。
第十六條 預算執(zhí)行單位應將績效目標管理與項目管理有機結合,明確保障措施、實現途徑和工作程序,對預算執(zhí)行各個階段進行有效管理和目標控制,提高預算執(zhí)行效率,保證完成績效目標。
各單位應在年中和年末,梳理分析預算執(zhí)行進度及支出績效情況,如實報送歸口管理部門和財務處。
第十七條 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對部門整體或項目預算執(zhí)行、績效運行進行跟蹤管理,重點關注資金到位、經費支出、任務完成進程、目標實現程度等動態(tài)情況,采取定期報送進展與不定期督查相結合方式,對資金運行全過程實施監(jiān)管。
第十八條 財務處采取日常監(jiān)控、跟蹤檢查、數據統計、序時進度分析等方式,動態(tài)了解和掌握業(yè)務實施情況、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經費執(zhí)行進度,將預算執(zhí)行進度、資金支付、政府采購、資產管理等環(huán)節(jié)要求與預算績效管理有機結合,促進預算績效目標實現,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益。
第十九條 校預算工作領導小組根據單位職責、項目特點、實施情況和績效跟蹤反饋意見,適時開展重點督查,及時發(fā)現和糾正部門運轉和項目實施過程中的績效目標偏差。對問題嚴重或整改不到位的,暫緩或停止使用預算資金。
第六章 預算績效評價及結果應用
第二十條 預算績效評價以預算年度或項目執(zhí)行期為周期實施年度考評。對跨年度的重大(重點)項目,根據項目支出完成情況實施階段性績效評價。
第二十一條 財務處負責按照上級要求組織開展學校整體預算績效評價,主要包括決策情況、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相關管理制度辦法的健全性及執(zhí)行情況、產出情況、效益情況等。
第二十二條 預算執(zhí)行單位依據設定的項目績效目標開展績效自評,包括項目總體績效目標、各項績效指標完成情況以及預算執(zhí)行情況等,自評結果主要通過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的形式體現。對未完成績效目標或偏離績效目標較大、預算執(zhí)行率偏低的項目,要深入分析并說明原因,研究提出改進措施。
預算執(zhí)行單位對績效評價涉及基礎資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完整性負責。
第二十三條 校預算工作領導小組根據自評價情況組織開展績效再評價和重點評價,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領導小組確定績效評價對象;
。ǘ╊I導小組確定績效評價實施方式(自行開展或委托第三方實施)和績效評價實施單位;
(三)財務處下達績效評價通知;
(四)績效評價實施單位制訂績效評價工作方案;
。ㄎ澹┛冃гu價實施單位組織實施績效評價;
(六)績效評價實施單位綜合分析形成評價結論并撰寫評價 結果反饋書;
。ㄆ撸┛冃гu價實施單位撰寫并報送績效評價報告;
。ò耍┙⒖冃гu價檔案。
第二十四條 績效評價報告應包括項目基本概況、績效評價實施情況、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評價結論及建議等主要內容,力求依據充分、真實完整、數據準確、分析透徹、邏輯清晰、客觀公正。
第二十五條 預算績效評價可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較法、因素分析法、公眾評判法等方法,按照簡便有效的原則,根據評價對象的具體情況,可以采用一種或多種方法進行績效評價。
第二十六條 學校加強預算績效監(jiān)控結果應用,將績效評價結果作為改進預算管理、以后年度編制預算和安排財政資金的重要依據,逐步建立健全資金分配與績效評價結果掛鉤機制。
第二十七條 績效評價結果可根據情況按照信息公開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公開。
第七章 監(jiān)督及問責
第二十八條 各單位應建立健全內部績效管理責任約束機制,壓實單位負責人和項目負責人的責任。
第二十九條 學校按照“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原則,對因主觀原因導致當年績效管理工作不力、績效執(zhí)行及評價結果較差的單位進行約談并責令限期整改,對使用預算資金嚴重低效無效并造成重大損失的責任人,按照相關規(guī)定追責問責。
第三十條 對預算績效管理過程中發(fā)現的資金使用單位和個人的違法違紀行為,按照有關規(guī)定追究相應責任。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由財務處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自發(fā)文之日起施行。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8
為提高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強化支出責任,規(guī)范財務支出績效管理,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管理體系,根據財政部門制定的《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guī)章制度,制定本制度。
預算績效管理是指在預算執(zhí)行結束后,學校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預算資金產出和結果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進行的評價。
一、預算績效管理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績效管理遵循的原則:
1、科學規(guī)范原則?冃Ч芾響獓栏駡(zhí)行規(guī)定的程序,按照科學可行的要求,采用定量與定性相結合分析法規(guī)范進行。
2、公正公開原則?冃Ч芾響险鎸、客觀、公正的要求,依法公開并接受社會監(jiān)督。
3、績效相關原則。績效管理應針對具體支出及其產出績效進行,評價結果應清晰反映支出和產出績效之間的對應關系。
三、績效管理小組的主要職責
1、負責根據預算績效管理相關規(guī)章,制定學校績效評價制度和辦法。
2、負責組織學校的績效管理工作。
3、負責對重點項目直接進行績效評價。
4、負責報送的績效評價報告,并根據工作需要組織實施再評價。
5、負責對績效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監(jiān)督檢查。
6、負責公開本級年度預算和重大項目的績效評價結果。
四、績效管理的對象
1、績效管理的對象是財政性資金,包括納入政府預算管理的資金和納入部門預算管理的資金。
2、績效管理是指對學校整體或分類財政支出績效的`評價,包括基本支出績效評價、項目支出績效評價、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其中項目支出績效管理是指對財政支出具體項目績效的評價,應當以項目支出為重點,重點評價一定金額以上且具有明顯社會影響和經濟影響的項目)
五、績效管理的內容:
1、績效目標的設定情況(對跨年度的重大項目可進行階段性評價)。
2、資金投入和使用情況。
3、為實現績效目標制定的制度、采取的措施等。
4、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及效果。
5、專項績效評價規(guī)定的內容。
六、績效管理實施程序:
1、收集、審核資料?冃Ч芾硇〗M在全面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根據評價工作方案,對已收集的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審查和分析。
2、現場勘查。根據績效評價對象的特點和項目承擔單位提供的數據資料,評價工作組可采取現場勘察、詢查評價的方式進行實地考察驗證。
3、綜合評價。評價工作組根據評價工作方案確定的評價指標、評價權重、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評價對象的績效情況進行全面的定量定性分析和綜合評價,形成評價結論。
4、撰寫和提交績效評價報告。按照規(guī)定的文本格式和要求撰寫績效評價報告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向組織實施績效評價的財政部門或預算部門提交績效評價報告
5、建立檔案。評價工作結束后,評價工作組應妥善保管工作底稿和評價報告等有關資料,建立績效評價檔案。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9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根據《預算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fā)〔2018〕34號)、《財政部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的通知》(財預〔20xx〕167號)、《省財政廳關于推進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通知》(鄂財績發(fā)〔20xx〕10號)和《湖北省財政廳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系列制度的通知》(鄂財績發(fā)〔20xx〕3號)等規(guī)定,為推動學校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建成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切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預算績效是指預算資金所達到的產出和結果。預算績效管理是一種以支出結果為導向的預算管理模式,是將績效目標的設定、跟蹤、評價及結果應用納入預算編制、執(zhí)行、監(jiān)督全過程,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益的一系列管理活動。
第三條預算績效管理按管理對象可分為整體支出績效管理和項目支出績效管理;按管理環(huán)節(jié)可分為事前績效評估管理、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jiān)控管理、績效評價管理和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管理。
(一)事前績效評估管理,是指學校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和程序,對擬出臺重大政策、項目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定、估算,形成事前績效評估結果的過程。
。ǘ┛冃繕斯芾,是指學校以預算績效目標的設置、審核和批復為主要內容所開展的一系列管理活動。
。ㄈ┛冃н\行監(jiān)控管理,是指在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學校對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開展的監(jiān)督、控制和管理活動。
。ㄋ模┛冃гu價管理,是指學校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和程序,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樣本,對預算資金及其使用主體的支出行為、產出和效益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定,形成評價結果的過程。
。ㄎ澹┙Y果應用管理,是指學校根據評價結果,對預算管理工作進行改進的一系列活動。
第四條預算績效管理覆蓋學校年度預算所有資金。
第二章 職責分工
第五條學校財經工作領導小組全面領導學校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zhí)行國家有關預算績效管理的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
(二)研究制定學校預算績效管理相關規(guī)章制度,建立健全學校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機制。
(三)部署學校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對預算績效管理全過程進行指導、監(jiān)督。
。ㄋ模⿲徸h學校預算績效管理中的重大事項。
(五)應當履行的其他預算績效管理職責。
第六條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計劃財務與國有資產管理處,為學校預算績效管理的牽頭單位,負責組織督促、溝通協調預算績效管理中的各項具體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ㄒ唬┢鸩輰W校預算績效管理相關規(guī)章制度和學?冃е笜丝蚣。
。ǘ└鶕䦟W校預算績效管理年度工作計劃,組織開展具體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包括:組織實施學校重大項目的事前績效評估;組織和指導預算績效目標和績效指標的編報;組織開展績效運行監(jiān)控;組織開展預算績效評價工作;運用績效評價結果等。
。ㄈ┌匆(guī)定在適當的范圍內公開預算績效管理信息,接受各方監(jiān)督。
(四)應當履行的其他績效管理職責。
第七條歸口管理部門是歸口管理項目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牽頭單位。其主要職責是:
。ㄒ唬┙⒔∪静块T歸口管理項目資金的相關管理制度,明確歸口管理部門和項目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的預算績效管理責任。
。ǘ┙M織開展本部門歸口管理項目資金的績效管理工作,包括:審核項目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編制的項目績效目標和績效指標;組織開展項目績效評價、匯總編制并報送績效自評結果;組織開展項目績效運行監(jiān)控,跟蹤項目資金執(zhí)行進程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督促項目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及時采取措施保證績效目標如期實現;充分應用績效評價結果,落實績效評價改進意見,根據績效管理結果改進項目實施和管理工作。
(三)建立并完善本部門歸口管理項目資金的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指導項目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開展績效管理工作。
。ㄋ模┡浜项I導小組開展資金績效管理相關工作。
。ㄎ澹⿷斅男械'其他績效管理職責。
第八條各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為學校預算績效管理的業(yè)務單位,承擔績效管理的主體責任,實施全過程的預算績效管理。其主要職責是:
。ㄒ唬┚幹祁A算資金績效目標和績效指標,并負責績效目標如期實現。
。ǘ┌凑疹A算績效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做好有關信息、數據的搜集、統計、核實、報送等工作。
。ㄈ⿲嵤┵Y金預算績效評價,形成項目支出績效自評結果和整體支出績效自評結果,及時解決和糾正績效管理中發(fā)現的問題,按要求開展有關整改工作。
。ㄋ模﹪栏駡(zhí)行經費預算,推進資金預算執(zhí)行進度。
。ㄎ澹⿷斅男械钠渌冃Ч芾砺氊。
第三章 事前績效評估管理
第九條 事前績效評估對象為新出臺的申請資金200萬元及以上的重大政策和項目,根據工作需要應進行事前績效評估的其他支出項目。項目歸口管理部門(預算責任單位)應當結合項目可行性論證、立項評審等,對新出臺的重大政策和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事前績效評估結果是申請預算的必備要件。
第十條事前績效評估的主要內容:
。ㄒ唬┝㈨棻匾。是否與國家、省政府、相關行業(yè)政策相關,是否與學校職能、規(guī)劃及年度工作重點相關,是否有迫切的現實需求和確定的服務對象,是否屬于財政資金支持范圍等。
。ǘ┩度虢洕。預算費用測算依據是否充分、標準是否合理;投入產出比是否合理;成本控制措施是否科學有效等。
(三)績效目標合理性?冃繕耸欠衩鞔_、是否與學校相關規(guī)劃和計劃相符、是否與現實需求相匹配,績效指標是否細化、量化、可衡量,指標值是否合理、可考核等。
。ㄋ模⿲嵤┓桨缚尚行。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是否經過充分論證;是否具備人、財、物等基本實施條件;是否制定有效的過程控制措施,有無保障項目持續(xù)發(fā)揮作用的配套機制等。
。ㄎ澹┗I資合規(guī)性。資金來源渠道、籌措程序是否合規(guī),事權與支出責任是否匹配,資金投入方式是否合理,籌資風險是否可控等。
第十一條事前績效評估的方式主要有專家論證、實地調研,以及征詢師生員工意見等。事前績效評估一般由項目歸口管理部門(預算責任單位)自行實施,形成評估結果;確有需要的,也可以委托第三方機構實施,在第三方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基礎上形成評估結果。
第十二條事前績效評估的程序:
。ㄒ唬┐_定事前績效評估的組織方式。主要有項目歸口管理部門(預算責任單位)自行實施和委托第三方機構實施。
。ǘ┲朴喪虑翱冃гu估工作方案。包括評估對象、評估方法、時間安排、人員組成等。事前績效評估以自行實施方式開展的,需有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財務、審計等相關職能部門人員參與。
(三)組織實施事前績效評估。
。ㄋ模┬纬墒虑翱冃гu估結果(格式詳見附件1)。事前績效評估結果包括評估結論、佐證材料等內容,評估結論分為“通過”、“不予通過”。事前績效評估聘請專家論證的,除出具績效評估結果外,還應當出具事前績效評估專家意見書(格式詳見附件2)。
。ㄎ澹┙⑹虑翱冃гu估檔案。
第十三條事前績效評估結論為“通過”的項目,細化項目設置后納入學校項目庫管理。根據省財政預算績效管理要求,還需進一步提交省財政廳審核的,待省財政廳審核通過后,再行納入學校項目庫管理。所有納入年度預算的項目必須從項目庫選取,未納入預算項目庫的項目一律不得安排預算。
第四章 績效目標管理
第十四條 績效目標是預算資金在實施期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服務對象或受益人滿意程度等,用以考量業(yè)績實際完成情況和資金使用效益。
第十五條績效目標按以下方式分類:
。ㄒ唬┌凑疹A算支出的范圍和內容可分為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和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整體支出績效目標根據管理層級不同分為校內各預算責任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和學校整體支出績效目標。整體支出績效目標是指學校或預算單位管理的全部預算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總體產出和效果,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是指具體預算項目的支出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ǘ┌凑諘r效性可分為長期績效目標和年度績效目標。長期績效目標是指預算資金在跨度多年的計劃期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長期績效目標的計劃期應與學校規(guī)劃期保持一致。年度績效目標是指預算資金在一個預算年度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第十六條 績效目標應當清晰反映預算資金的預期產出和效果,并以相應的指標予以細化、量化描述。設置的績效目標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ㄒ唬┲赶蛎鞔_。績效目標要符合學校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與各預算責任單位年度工作目標相對應,與預算資金支出范圍、方向和效益緊密相關,并與預算確定的資金規(guī)模相匹配。
(二)細化量化。績效目標應當從數量、質量、成本和時效等方面進行細化量化,堅持“定量為常態(tài)、定性為例外”的原則,盡量進行定量表述,不能進行定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的分級分檔形式表述。
(三)適度壓力。績效指標值的設置應當具有挑戰(zhàn)性和壓力性。原則上,相同指標的指標值設置應當較上年完成情況有所提升。
。ㄋ模┖侠砜尚小?冃繕艘涍^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符合客觀實際、切實可行、成本效益原則,績效指標所涉及的數據獲取、檢驗應當考慮現實條件和可操作性。
第十七條績效指標是績效目標的細化和量化描述,用以衡量績效目標的完成情況,主要包括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等。
。ㄒ唬┊a出指標是指對預期產出的描述,反映與既定績效目標相關的、相關預算資金預期取得成果或提供服務情況的一級指標。進一步細分為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時效指標、成本指標等二級指標。
。ǘ┬б嬷笜耸侵笇︻A期效果的描述,反映與既定績效目標相關的、相關產出所帶來的預期效果的一級指標。進一步細分為經濟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生態(tài)效益指標、可持續(xù)影響指標等二級指標。
(三)滿意度指標是反映服務對象或項目受益人認可程度的指標。
第十八條績效指標值是指用量化的數值、比率或定性表述來表示預算資金達到的產出和效果,應當與績效指標逐一對應,通常用相對值或絕對值表示。指標值確定依據一般包括:
(一)歷史數據,是指同類指標的以前年度實際完成數據等。
(二)行業(yè)標準,是指行業(yè)部門和標準化管理機構公布的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等。
。ㄈ┯媱潝祿,是指預先制定的目標、計劃、預算、定額等數據。
(四)其他數據,是指學校和上級部門認可的其他依據。
第十九條績效目標編制按照“誰申請預算,誰設定目標”的原則,由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在申報資金預算時,同時報送績效目標?冃繕说闹贫轭A算安排的前置條件,對未按要求設定績效目標或審核未通過的不安排預算。
項目執(zhí)行的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負責填報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格式及說明詳見附件3)。
項目歸口管理部門牽頭負責歸口管理項目的支出績效目標的填報,在項目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報送的項目績效目標基礎上匯總形成,應與項目的建設目標、支出內容等有效銜接。
校內各預算責任單位負責填報本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格式及說明詳見附件4),應當與各預算責任單位的職責、發(fā)展規(guī)劃、年度重點工作任務、支出內容等有效銜接。
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負責學校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的填報,在各預算責任單位報送的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的基礎上匯總形成,應與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重點工作任務等有效銜接。
第二十條績效目標審核按照“誰分配資金、誰審核目標”的原則,由領導小組辦公室、歸口管理部門對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編制的預算績效目標進行審核后報領導小組審批。必要時可以委托專家或第三方機構參與審核。
第二十一條 績效目標審核的主要內容:
(一)完整性審核。審核績效目標的內容是否全面完整,績效目標是否明確、清晰,績效指標是否量化,相關數據的獲取是否有具體來源等。
。ǘ┫嚓P性審核。審核績效目標的設定與學校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預算單位職能是否相關,設定的績效指標與績效目標是否相關。
(三)適當性審核。審核該績效目標是否與其他績效目標相近或雷同,績效目標是否已經實現或取消,資金規(guī)模與績效目標之間是否匹配等情況?冃е笜酥党掷m(xù)多年不變,甚至有所降低的,是否作出相關說明。
(四)可行性審核。審核績效目標是否經過充分論證和合理測算;實施方案、具體措施是否切實可行,并能確?冃繕巳缙趯崿F等情況。
上一年度預算執(zhí)行情況、績效自評價及再評價情況應當作為績效目標審核的重要參考依據。
第二十二條領導小組審批并確定的績效目標,若需上級部門批復的,還需履行相關審批手續(xù)。學校在下達預算責任單位校內執(zhí)行預算時,將績效目標一并下達,作為預算執(zhí)行和績效評價的依據。
第二十三條批復的績效目標一般不予調整。在預算執(zhí)行中,對于必須進行的預算調整,可以同步調整績效目標。調整績效目標時,應當根據績效目標管理的要求和審核流程,按照規(guī)定程序報批。
第五章 績效運行監(jiān)控管理
第二十四條績效運行監(jiān)控是指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及評價標準,通過跟蹤檢查、統計分析、序時進度分析等,動態(tài)了解和掌握業(yè)務實施情況、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經費執(zhí)行進度,以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益。
第二十五條 績效運行監(jiān)控遵循“全面覆蓋、突出重點,權責對等、約束有力,結果運用、及時糾偏”的原則,其內容主要包括:
。ㄒ唬┛冃繕送瓿汕闆r。一是預計產出的完成進度及趨勢;二是預計效益的實現程度及趨勢;三是跟蹤服務對象滿意度及趨勢。
。ǘ╊A算資金執(zhí)行情況。包括預算資金到位情況、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實際支出情況以及預計結轉結余情況。
第二十六條 績效運行監(jiān)控的范圍包括學校所有項目支出(不含不可預見費經費)。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每年應當集中對本單位1-7月預算資金執(zhí)行情況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開展一次績效運行監(jiān)控匯總分析,具體工作程序為:
。ㄒ唬┦占冃н\行監(jiān)控信息。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對照批復的績效目標,以績效目標執(zhí)行情況為重點收集績效運行監(jiān)控信息。
。ǘ┓治隹冃н\行監(jiān)控信息。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在收集的績效運行信息基礎上,對偏離績效目標的原因進行分析,對全年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預計,對預計年底不能完成目標的原因及擬采取的改進措施做出說明。
。ㄈ┨顖罂冃н\行監(jiān)控情況表。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在分析績效運行監(jiān)控信息的基礎上填報《項目支出績效運行監(jiān)控表》(格式詳見附件5)。項目歸口管理部門負責本部門歸口管理項目的績效運行監(jiān)控信息的匯總填報。
。ㄋ模﹫笏涂冃н\行監(jiān)控表。項目支出績效運行監(jiān)控工作完成后,需及時總結經驗、發(fā)現問題、提出下一步改進措施,并將所有《項目支出績效運行監(jiān)控表》報送領導小組,經領導小組審批后由領導小組辦公室于8月31日前報送省財政廳。
第二十七條 績效運行監(jiān)控中發(fā)現的問題,要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糾正,確?冃繕巳缙趯崿F?冃н\行監(jiān)控情況將作為年度預算執(zhí)行完成后績效評價的依據。
對因政策變化、突發(fā)事件等客觀因素導致預算執(zhí)行進度緩慢或預計無法實現績效目標的,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及時按程序調減預算,并同步調整績效目標。對績效運行監(jiān)控中發(fā)現嚴重問題的,如預算執(zhí)行和績效目標偏離較大、已經或預計造成重大損失浪費或風險等情況,應當暫緩或停止項目實施,及時進行糾偏并整改落實,避免浪費和不必要的支出。
第六章 績效評價管理
第二十八條預算績效評價(以下簡稱“績效評價”)一般以預算年度為周期實施。對延續(xù)年度的重大項目可以根據項目進展或支出完成情況實施階段性評價,全部完成后適時開展全周期績效評價。
第二十九條 績效評價應當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ㄒ唬┛茖W公正原則?冃гu價應當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按照規(guī)范的程序,對預算績效進行客觀、公正地反映。
。ǘ┙y籌兼顧原則。預算責任單位自評和學校再評價應職責分明,各有側重。預算責任單位自評側重于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的自我檢查;學校再評價側重于資金使用效益或政策實施效果的全面反映。
。ㄈ┛冃嚓P原則?冃гu價應當針對具體支出及其產出績效進行,評價結果應當清晰反映支出和產出績效之間的緊密對應關系。
。ㄋ模┕_透明原則。績效評價結果應依法依規(guī)公開,并自覺接受社會監(jiān)督。
第三十條績效評價分為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和整體支出績效評價。每個預算年度終了后,預算責任單位需對項目支出和整體支出開展績效自評。學校根據需要在預算責任單位自評的基礎上開展學校再評價,由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負責實施。
第三十一條績效評價指標是衡量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的考核工具。預算責任單位績效自評應當根據預算批復的績效指標開展績效評價,不得另設定績效評價指標。學校再評價可在預算批復的績效指標開展績效評價的基礎上,另行設定績效評價指標?冃гu價指標中的產出指標和效果指標應作為次年績效目標進行設置。
第三十二條績效評價工作程序一般分為準備、實施和撰寫報告三個階段。
。ㄒ唬蕚潆A段
1.確定評價對象。根據預算管理要求確定開展績效評價的對象。
2.成立評價工作組。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工作需要成立績效評價工作組或委托第三方機構具體負責實施績效評價。
3.制定績效評價工作方案。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擬定績效評價工作方案,報校長審核后執(zhí)行。
。ǘ⿲嵤╇A段
1.收集、審核資料。預算責任單位全面收集資料,并進行分類整理分析。
2.現場勘查?冃гu價工作組對預算責任單位提供的數據資料,可采取現場勘察、詢問檢查的方式進行實地考察驗證。
。ㄈ┳珜懞吞峤粓蟾骐A段
1.撰寫自評結果。在收集的數據和信息整理分析的基礎上,按照規(guī)定的文本格式和要求撰寫績效自評結果。
預算責任單位負責撰寫本單位負責實施的項目支出績效自評結果和本單位整體支出績效自評結果。
歸口管理部門在各預算責任單位項目支出績效自評結果的基礎上,負責撰寫整個項目的支出績效自評結果。
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各預算責任單位整體支出績效自評結果的基礎上,負責撰寫學校整體支出績效自評結果。
2.提交報告。向領導小組報告績效自評結果。原則上于每年4月30日前完成項目支出績效自評和整體支出績效自評,并將自評結果報送省財政備案。
3.建立檔案。評價工作結束后,領導小組辦公室應妥善保管工作底稿和評價報告等有關資料,建立績效評價檔案。
第三十三條 預算責任單位績效自評采取評分的形式,滿分為100分,不設置加分項,可以不評級。其中:預算執(zhí)行情況20分,產出指標40分,效益指標和滿意度指標40分?冃ё栽u時根據各項指標重要程度確定二、三級績效指標的權重。學校再評價采取評分與評級相結合的形式,總分100分,90(含)-100分為優(yōu),80(含)-90分為良,60(含)-80分為中,60分以下為差。
第三十四條 績效評價結果的呈現形式分為表格形式和文字形式。運轉類項目或金額小于1000萬元的特定目標類項目可只出具績效自評表(格式詳見附件6)。其他項目和整體支出績效自評需出具文字形式的績效自評結果(格式詳見附件7、8),包括自評結論、佐證資料等。
第七章 結果應用管理
第三十五條 建立績效評價結果反饋機制。及時將績效評價結果反饋給被評價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預算責任單位(項目負責人)根據績效評價中指出的問題和建議及時進行整改,不斷提升資金使用效益。
第三十六條 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學校預算資金分配、資金結轉和財務預算績效管理考核的重要依據,同時也作為學校對預算責任單位工作目標考核的參考依據。
第三十七條 對績效好的項目原則上優(yōu)先保障,對績效一般的項目要督促改進,對交叉重復、碎片化的項目予以調整,對低效無效資金一律削減或取消,對長期沉淀資金一律收回學校統籌。
第三十八條 績效評價結果隨部門決算在省政府預決算公開專欄和學校門戶網站同步公開,并永久保留。
第八章 監(jiān)督檢查和責任追究
第三十九條 各預算執(zhí)行單位(項目負責人)要認真履行預算績效管理職責,按照“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原則,切實提高學校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積極配合學校進行預算績效監(jiān)督檢查。
第四十條 建立績效問責機制。對因主觀原因導致當年績效管理工作不力,績效執(zhí)行及評價結果較差的預算項目實施單位負責人進行問責。對重大項目的責任人實行績效終身責任追究制。
第四十一條 學校自覺接受主管部門、財政、審計等有關部門的審核和監(jiān)督。
第四十二條 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中發(fā)現的違紀違規(guī)違法行為,移交相關部門查處并追究相應責任。
第九章 附則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由計劃財務與國有資產處負責解釋。
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自發(fā)布之日起施行。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10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全面開展預算績效管理,著力提升資金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益,根據《省財政廳關于推進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的通知》(鄂財績發(fā)【20xx】10號)有關規(guī)定以及《湖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f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系列制度的通知》(鄂財績發(fā)【20xx】3號】精神,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實施細則(試行)。
第二條預算績效管理是指在預算管理中融入績效管理理念,將績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預算編制、執(zhí)行、監(jiān)督全過程,以提高預算資金的經濟、社會和其他效益為目的的管理活動。
第三條預算績效管理對象包括學校整體預算績效、項目預算績效。具體包含事前績效評估管理、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jiān)控管理、績效評價管理和績效結果應用管理等環(huán)節(jié)。
第四條預算績效管理堅持目標管理、績效導向、科學規(guī)范、公開公正、獎懲并舉的基本原則。
第二章職責分工
第五條財務處是學校預算績效管理的職能部門,負責擬定預算績效管理制度、辦法、操作規(guī)范等工作;統一組織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組織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對有關實施情況進行考核;負責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和宣傳培訓等工作;開展績效評價,對實施情況提出改進意見,并抓好結果應用推廣工作;按規(guī)定實施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公開,向上級財政部門報送學?冃Ч芾砉ぷ鲌蟾婧蛯m椆ぷ鲌蟾。
第六條項目歸口管理部門組織實施、督促、檢查、指導分管項目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按規(guī)定審核編報項目預算績效目標,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工作;對預算執(zhí)行進行績效跟蹤,并按規(guī)定及時將執(zhí)行中存在的問題和整改措施建議報財務處;組織開展預算績效自評工作,配合財務處開展評價工作;根據評價結果加強資金管理,改進績效管理工作。
第七條項目預算執(zhí)行單位職責。落實執(zhí)行項目預算績效管理的責任主體,落實具體項目的預算績效管理任務;配合項目歸口管理部門完成預算績效管理各項任務。
第三章事前績效評估
第八條事前績效評估指項目歸口管理部門,圍繞學校黨委行政決策部署、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部門職責,對資金申請項目,從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實施方案可行性、預算合理性等方面,采用一定的評估方式進行客觀公正的評估。
第九條事前評估應當遵循的基本原則:
。ㄒ唬┛陀^公正原則。事前評估應以相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上級及學校有關文件等為依據,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進行。
。ǘ┛茖W規(guī)范原則。事前評估工作應通過規(guī)范的程序,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估方法,科學、合理地進行。
。ㄈ┮罁浞衷瓌t。在評估過程中,應收集足夠的相關文件及資料,必要時需通過現場調研,為評估結論提供充分的依據支持。
。ㄋ模┏杀拘б嬖瓌t。事前評估工作的重點是評估項目安排的合理性和預算的準確性,事前評估工作要提高效率和效益,控制評估成本。
第十條事前績效評估的主要依據:
。ㄒ唬┫嚓P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等;
(二)國家、湖北省及學校黨委行政的方針政策、決策部署等;
。ㄈ╉椖抠Y金的財務管理制度等;
。ㄋ模┞毮懿块T的職責、年度工作計劃和中長期規(guī)劃等。
第十一條事前績效評估按照“誰分配資金,誰負責績效事前評估”的原則實施事前績效評估。預算執(zhí)行單位申請預算時,項目歸口管理部門需進行事前績效評估。
第十二條事前績效評估內容包括立項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及其實施方案可行性。
第十三條事前績效評估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眾評判法等。評估應選用簡便有效的一種或多種方法進行。
第十四條事前績效評估結果作為資金安排的依據。
第四章績效目標管理
第十五條績效目標是預算資金計劃在一定期限內的產出和效果,包括績效內容、績效指標和績效標準。由預算單位在申報預算時與預算同步編制、同步提交、同步審核、同步批復、同步執(zhí)行、同步調整、同步監(jiān)督,與預算管理流程緊密契合,保持一致。
第十六條績效目標是預算安排的重要依據,未按要求設定績效目標的項目支出,不能申請預算資金?冃繕擞深A算執(zhí)行單位設定,項目歸口管理部門審定。項目資金有具體績效目標,可結合學校實際增加一定績效目標。
第十七條績效目標編制應符合考核量化、適度壓力、相關匹配、指向核心、講求成本?冃繕藨蠂、湖北省及學校相關政策;應與部門職能及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具有相關性;實現績效目標擬采取的措施應可行性;績效指標設置應科學。
第十八條績效目標包括長期績效目標和年度績效目標。應當清晰反映預算資金的預期產出和效果,并以相應的績效指標予以細化、量化描述。主要包括預期產出、預期效果等。
。ㄒ唬╊A期產出,是指預算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工作成果情況。
(二)預期效果,是指上述產出可能對經濟、社會、環(huán)境等帶來的影響情況,以及服務對象對該項產出和影響的滿意程度等。
第十九條績效指標是績效目標的細化和量化描述,主要包括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等。
(一)產出指標,是指對預期產出的描述,反映與既定績效目標相關的、相關預算資金預期提供服務情況的一級指標。進一步細分為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時效指標、成本指標等二級指標。
數量指標反映預期工作的數量;
質量指標反映預期工作達到的標準、水平和效果;
時效指標反映預期工作的及時程度和效率情況;
成本指標反映預期工作所需成本的控制情況。
。ǘ┬б嬷笜,是指對預期效果的描述,反映與既定績效目標相關的、相關產出所帶來的預期效果的一級指標。進一步細分為經濟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生態(tài)效益指標、可持續(xù)影響指標等二級指標。
經濟效益指標反映相關產出對經濟發(fā)展帶來的影響和效果等;
社會效益指標反映相關產出對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影響和效果;
生態(tài)效益指標反映相關產出對自然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和效果;
可持續(xù)影響指標反映相關產出帶來影響的可持續(xù)期限。
。ㄈM意度指標,是反映服務對象對相關產出及其影響的認可程度的一級指標。
第二十條指標值是指用量化的.數值、比率或定性表述來表示預算資金達到的產出和效果,應當與績效指標逐一對應,通常用相對值或絕對值表示。指標值確定依據一般包括:
(一)歷史數據,是指同類指標的以前年度實際完成數據等;
。ǘ┬袠I(yè)標準,是指行業(yè)部門和標準化管理機構公布的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等;
。ㄈ┯媱潝祿侵割A先制定的目標、計劃、預算、定額等數據;
。ㄋ模┢渌麛祿。
第二十一條項目執(zhí)行部門編制預算時,應按照項目申報書要求填報相應的績效目標申報表,連同項目目標制定依據等項目資料提交歸口管理部門,歸口部門按照“誰分配資金、誰審核目標”的原則,審核績效目標的完整性、相關性、適當性、可行性,匯總審核后報財務處。
第二十二條財務處必要時可組織有關方面專家或第三方機構對績效目標進行綜合評審,提出評審意見反饋至歸口管理部門。
第二十三條績效目標確定后,隨同預算一并批復,一般不予調整,確需調整預算或者績效目標發(fā)生相應變化,按規(guī)定程序重新報批。
第二十四條原則上預算批復后,按預算信息公開的規(guī)范和要求,公開項目績效目標。
第五章績效運行監(jiān)控管理
第二十五條績效運行監(jiān)控,是指在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對預算資金執(zhí)行情況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開展的監(jiān)督、控制和管理活動。
第二十六條項目歸口管理部門依據批復的預算及設定的績效目標,對預算執(zhí)行進度、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及項目實施進程等進行跟蹤管理,對預算資金績效運行進行監(jiān)控。
第二十七條財務處每年8月集中對學校1-7月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開展一次績效運行監(jiān)控匯總分析,完成績效運行監(jiān)控表的填制工作并報送省財政廳。
第二十八條績效運行監(jiān)控內容主要包括: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預算資金執(zhí)行情況、重點政策和重大項目績效延伸監(jiān)控以及其他需要實施績效監(jiān)控的情況。
第二十九條績效運行監(jiān)控采用目標比較法,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將績效實現情況與預期績效目標進行比較,對目標完成、預算執(zhí)行、組織實施、資金管理等情況進行分析評判。
第三十條績效運行監(jiān)控包括及時性、合規(guī)性、有效性監(jiān)控。
第三十一條績效運行監(jiān)控中發(fā)現的績效目標執(zhí)行偏差和管理漏洞,應采取分類處置措施予以糾正。
第三十二條對科研類項目可暫不開展年度中的績效運行監(jiān)控,但應當在實施期內結合項目檢查等方式開展績效運行監(jiān)控,注重項目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和可持續(xù)性。
第六章績效評價管理
第三十三條績效評價是運用科學、嚴謹的方法和程序,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樣本,對預算資金及其使用主體的支出行為、產出和效果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形成評價結果。
第三十四條財務處委托第三方機構實施年度績效評價工作,并出具績效評價報告。
第三十五條項目歸口管理部門匯總審核預算實施單位相關資料,報送財務處委托的第三方機構。
第三十六條績效評價主要依據: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制度、決策部署、工作任務、項目及資金管理辦法、財務和會計資料等相關資料。
第三十七條第三方機構按照《湖北省第三方機構參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行為規(guī)范》、《湖北省第三方機構參與預算績效管理基本規(guī)范》和《湖北省第三方機構參與預算績效管理報告編制規(guī)范》的要求開展績效評價工作并形成績效評價報告。
第三十八條財務處每年4月30日前完成學?冃гu價工作并將報告上報財政廳,同時按照信息公開的要求進行公開。
第三十九條科研項目應當按照中央和省有關科研項目管理要求組織開展績效評價。
第七章績效評價結果應用
第四十條績效評價結果應用是指充分利用績效評價結果,實現績效持續(xù)性改進和螺旋式上升,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的活動。
第四十一條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掛鉤機制。對績效好的項目原則上優(yōu)先保障,對績效一般的項目督促改進,對績效較差項目預算調整至保障績效好的項目。
第四十二條探索建立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納入部門(院部)年終考核加分獎勵項目,財政項目預算績效評價結果為優(yōu)(A)給予項目歸口管理部門和項目具體實施單位一定考核加分獎勵。
第四十三條績效評價結果運用情況按要求與決算報告同步公開。
第八章附則
第四十四條本實施細則20xx年1月1日開始執(zhí)行!段錆h輕工大學預算績效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第四十五條本實施細則由財務處負責解釋。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11
為加強學校財務管理,本著量入為出,事前控制的原則,有計劃的調配使用教育資金,合理配置辦學資源,加強教育經費管理,規(guī)范支出行為,提高教育資金使用效益,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學校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一、預算績效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二、預算績效小組工作職責
1、加強義務教育公用經費管理。
(1)、確保學校教育教學正常運轉的原則。義務教育經費首先要保證學校教育教學正常運轉,以及在教學活動中,后勤服務,校舍維修等方面的必要支出;其次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改善辦學條件,促進教育發(fā)展。
(2)堅持預算控制的原則。預算編制應當應當遵循真實性、完整性、重點性、科學性、透明性、績效性的.原則。應根據明確的公用經費數額,按輕重緩急、統籌兼顧、保證重點、量入而出,將學校收支全額納入預算,作出預算編制,做到預算不留缺口,嚴格按照預算辦理各項支出。
。3)、公開透明的原則。大額支出事項,應集體決策并進行公示、公布、公開透明。
2、建立績效運行跟蹤監(jiān)控機制。學校要定期定期采集績效運行信息,監(jiān)督預算實現績效目標;實施績效評價,完善各項評價辦法和指標體系,強化預算績效監(jiān)督;推進全過程績效控制和管理,加強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
本制度自20xx年5月1日起實施。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12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guī)范和加強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使用管理,建立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財政部關于印發(fā)〈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績效目標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財預〔20xx〕163號)等績效管理制度規(guī)定、《財政部關于印發(fā)〈中央對地方專項轉移支付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預〔20xx〕230號)、《財政部 國家林業(yè)局關于印發(fā)〈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農〔20xx〕196號)等文件,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預算績效管理,是指縣級以上財政部門和林業(yè)主管部門對中央財政預算安排的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設定績效目標,對績效目標運行情況進行跟蹤監(jiān)控管理,對支出的經濟性、效率性、效益性、公平性、規(guī)范性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并以支出結果為導向的全過程預算管理模式。
第三條 預算績效管理應當遵循的原則:
(一)科學規(guī)范原則。預算績效管理應當符合真實、客觀、公平、公正的要求,建立規(guī)范的工作流程,健全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運行機制。
(二)結果導向原則。建立績效目標申報、審核、批復機制,績效監(jiān)控和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評價標準的設定、評價方法的選用以及績效評價的實施,都以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為準則。
(三)推動整合原則。將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以下簡稱省)統籌整合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的有關情況作為設定績效目標、績效評價指標及評價標準的參考因素,推動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統籌使用,增強地方自主性和靈活度。
(四)分級管理原則。中央負責設定整體績效目標,實施整體績效監(jiān)控、評價和結果運用。各省負責設定區(qū)域績效目標,組織實施本省績效監(jiān)控、自評和結果運用。省級以下工作開展情況由省級財政部門和林業(yè)主管部門根據工作需要自行規(guī)定。
第四條 各級各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一)財政部和國家林業(yè)局的主要工作職責:擬定中央財政預算績效管理規(guī)章制度和規(guī)范;國家林業(yè)局設定、財政部審核整體績效目標,財政部和國家林業(yè)局審核、財政部批復區(qū)域績效目標;指導、督促省級開展績效監(jiān)控;組織實施整體績效評價工作;根據績效評價結果,提出改進意見,督促落實整改,實施相關獎懲措施;指導省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二)省級財政部門和林業(yè)主管部門的主要工作職責:根據中央有關規(guī)定,制定預算績效管理規(guī)章制度細則;設定區(qū)域績效目標,按規(guī)定向財政部和國家林業(yè)局報送區(qū)域績效目標;開展績效目標執(zhí)行監(jiān)控;組織實施本省績效自評工作,按規(guī)定向財政部和國家林業(yè)局報送績效自評報告;對績效評價中發(fā)現的問題及時整改;指導和監(jiān)督下級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三)省以下財政部門和林業(yè)主管部門及具體實施單位等在預算績效管理中的職責,由各省按照預算績效管理要求,結合本省預算管理體制及實際工作需要,參照本辦法提出具體要求。
第二章 績效目標與監(jiān)控
第五條 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績效目標分為整體績效目標和區(qū)域績效目標。整體績效目標是指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區(qū)域績效目標是指在省級行政區(qū)域內,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第六條 績效目標應當清晰反映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的預期產出和效果,與任務數相對應,與資金量相匹配,從數量、質量、時效、成本以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tài)效益、可持續(xù)影響、滿意度等方面進行細化。
第七條 績效目標設定、審核、下達的依據: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林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等。
(二)財政部門制定的預算管理制度、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使用管理規(guī)章制度等。
(三)財政部門中期財政規(guī)劃、年度預算管理要求和年度預算。
(四)統計部門或林業(yè)主管部門公布的有關林業(yè)統計數據和財政部門反映資金管理的有關數據等。
第八條 區(qū)域績效目標審核結果作為當年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分配的重要依據。
第九條 各級財政部門會同林業(yè)主管部門、財政部駐各地財政監(jiān)察專員辦事處(以下簡稱專員辦)根據工作需要和財政部要求實施績效目標執(zhí)行監(jiān)控,重點監(jiān)控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使用是否符合預算批復時確定的績效目標,發(fā)現績效運行與原定績效目標發(fā)生偏離時,及時采取措施予以糾正。
第三章 績效評價與結果運用
第十條 整體績效評價工作由財政部會同國家林業(yè)局統一組織實施,省級自評由省級財政部門和林業(yè)主管部門負責。根據需要,績效評價工作可委托中介機構、專家等第三方實施。
第十一條 績效評價的`內容:
(一)資金投入使用。主要考核資金使用方向是否符合資金管理辦法等相關規(guī)定,是否與項目實施方案相符,是否體現了資金統籌整合與促進林業(yè)改革發(fā)展的有機統一。
(二)資金項目管理。主要考核績效目標設定、方案制定報送、管理制度建設、資金撥付進度、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有效管理措施、自評開展情況、信息宣傳報道、部門協作機制以及相關保障措施等。
(三)資金實際產出。主要根據各省區(qū)域績效目標,從不同支出方向考核資金的實際產出。
(四)政策實施效果。主要考核取得的生態(tài)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可持續(xù)影響及滿意度情況。
第十二條 績效評價的依據除了績效目標設定、審核、下達的依據外,還應當包括以下依據:
(一)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整體績效目標和區(qū)域績效目標。
(二)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撥付文件、當年使用情況報告、財務會計資料等有關文件資料。
(三)人大審查結果報告、審計報告及決定、財政監(jiān)督檢查報告及處理處罰決定,以及有關部門或委托中介機構出具的項目評審或竣工驗收報告、評審考核意見等。
(四)反映工作情況和項目組織實施情況的正式文件、會議紀要等。
(五)其他相關資料。
第十三條 績效評價原則上以年度為周期,根據工作需要,可開展中期績效評價。
第十四條 省級財政部門和林業(yè)主管部門對省級自評結果和績效評價相關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第十五條 整體績效評價和省級自評應當形成績效評價報告,對資金的實際產出和效果進行客觀、公正的描述,對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進行判定,圍繞實際績效情況,從政策目標、預算管理、資金分配、支持方式等方面進行績效分析,從進一步提高績效的角度查找并分析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措施。
第十六條 績效評價結果采取評分與評級相結合的形式。評分實行百分制,滿分為100分(具體量化指標附后)。根據得分情況將評價結果劃分為四個等級:總分在90分以上(含90分)為優(yōu)秀;80—89分(含80分)為良好;60—79分(含60分)為合格; 60分以下為不合格。
第十七條 整體績效評價結果在全國財政和林業(yè)系統內進行通報。上一年度績效評價結果是分配下一年度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的重要依據。省級財政部門和林業(yè)主管部門建立省級績效評價結果通報制度和應用機制。
第四章 組織實施
第十八條 省級財政部門會同林業(yè)主管部門于每年1月15日前,根據中央下達的任務計劃,結合本省工作實際,研究設定當年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區(qū)域績效目標,按照財預〔20xx〕163號文件要求填寫“區(qū)域績效目標申報表”,報送財政部和國家林業(yè)局,并抄送各地專員辦。
第十九條 國家林業(yè)局于每年4月15日前,對當年區(qū)域績效目標進行審核并提出審核意見報送財政部。專員辦根據工作需要和財政部具體要求參與區(qū)域績效目標審核工作。
第二十條 財政部于每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預算后90日內,結合有關方面審核意見,對當年區(qū)域績效目標開展審核,審核后的區(qū)域績效目標隨預算資金撥款文件一并下達,抄送當地專員辦。各地對區(qū)域績效目標進行調整的,應當隨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當年使用情況報告報財政部和國家林業(yè)局備案,抄送當地專員辦。
第二十一條 省級財政部門和林業(yè)主管部門于每年6月30日前,組織對上一年度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使用情況開展本省自評工作,按照財預〔20xx〕163號文件要求填寫“績效自評表”,形成績效自評報告,送財政部和國家林業(yè)局,抄送當地專員辦。
第二十二條 財政部和國家林業(yè)局于每年9月15日前,完成上一年度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整體績效評價和通報。專員辦根據工作需要和財政部具體要求參與績效評價工作。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三條 中央單位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參照本辦法執(zhí)行。
第二十四條 省級財政部門會同林業(yè)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報送財政部和國家林業(yè)局,并抄送當地專員辦。
第二十五條 林業(yè)改革發(fā)展資金用于支持貧困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試點的部分,預算績效管理按照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二十六條 本辦法由財政部會同國家林業(yè)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13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預算績效管理,提高省級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科學性、規(guī)范性和有效性,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國務院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決定》(國發(fā)〔20xx〕45號)、《青海省人民政府關于深化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青政〔20xx〕62號)等有關規(guī)定,結合我省預算管理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績效目標是指財政預算資金計劃在一定期限內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績效目標:
(一)按照預算支出的范圍和內容劃分,包括基本支出績效目標、項目支出績效目標、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等。
基本支出績效目標是指省級部門預算中安排的基本支出在一定期限內對本部門(單位)正常運轉的預期保障程度,以及按一定保障對象、保障標準核定的相關支出,一般不單獨設定,但需納入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統籌考慮。
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是指省級部門依據部門職責和事業(yè)發(fā)展要求設立并通過預算安排的項目支出,年度執(zhí)行過程中追加的用于支持經濟社會事業(yè)發(fā)展的專項支出,以及部門申請使用的中央對我省專項轉移支付,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是指省級部門及其所屬單位按照確定的職責,利用全部部門預算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總體產出和效果。
(二)按照時效性劃分,包括中長期績效目標和年度績效目標。
中長期績效目標是指省級部門預算資金在跨度多年的計劃期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年度績效目標是指省級部門預算資金在一個預算年度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第四條績效目標管理是指省財政廳和省級部門及其所屬單位以績效目標為對象,以績效目標的設定、審核、批復、監(jiān)控、評價和結果運用等為主要內容所開展的預算管理活動。
第五條績效目標管理的對象是納入省級部門預算管理的全部資金。
第六條績效目標是財政資金安排的前置條件,一經批復,作為建設項目庫、編制部門預算、執(zhí)行項目預算、實施績效監(jiān)控、開展績效評價等的重要基礎和依據。
第二章績效目標管理范圍
第七條原則上,省級部門所有申請財政資金的預算支出都要設定績效目標,作為預算編制不可或缺的有機內容;所有設定績效目標的財政資金都應開展績效監(jiān)控,作為預算執(zhí)行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有執(zhí)行完畢的財政資金都要由資金使用單位對照事先確定的績效目標開展績效自評,形成相應的自評結果,并作為部門決算的重要內容予以反映。
第八條以下省級部門財政資金必須設定績效目標并納入績效目標管理:
。ㄒ唬┦〖壊块T(單位)擬列入下年度部門預算項目支出,必須申報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并開展績效監(jiān)控和實施績效評價。
(二)省級部門在編制年度部門預算時,必須設定年度預算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將基本支出有關情況納入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全面反映全部部門預算資金的總體產出和效果。省財政廳將部門整體支出有關績效情況納入省級部門預算管理綜合績效考評指標體系,作為預算管理綜合績效考評的重要內容。
。ㄈ┏甓炔块T預算中安排的項目支出外,省級預算安排支持經濟社會事業(yè)發(fā)展的專項支出以及部門申請使用的中央對我省專項轉移支付,必須申報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并開展績效監(jiān)控和實施績效評價。
。ㄋ模┘{入省級部門項目庫管理的項目必須申報績效目標,建立項目退出機制,對納入項目庫并安排財政資金的項目開展績效監(jiān)控和實施績效評價。
。ㄎ澹┘{入財政中期規(guī)劃管理的項目支出必須申報績效目標,并加強中期績效目標管理,積極開展中期績效評價試點。
。┦∝斦䦶d要求其他需申報績效目標的財政支出。
第三章績效目標管理主體及職責
第九條省財政廳和省級部門及其所屬單位是績效目標管理的主體?冃Ч芾砉ぷ骶唧w由省財政廳統一組織,按照省財政廳、省級部門、省級部門下屬單位以及項目單位分級管理的原則實施。
第十條省財政廳。負責省級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總體組織指導工作;制定績效目標管理工作規(guī)范,明確績效目標管理工作要求;健全完善配套專家?guī)、中介機構庫、指標體系庫,建立預算績效管理信息系統;指導監(jiān)督績效目標申報工作,審核和批復績效目標;指導督促省級部門依據績效目標開展績效目標運行監(jiān)控,組織實施重點績效評價或再評價;依據績效目標管理情況,確定績效目標具體應用方式。
第十一條省級部門。作為本部門(單位)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責任主體,負責具體實施本部門(單位)績效目標的編制、申報、審核和匯總,組織實施績效監(jiān)控和績效評價;組織指導本部門所屬單位績效目標的編制和審核,并批復績效目標;組織、指導和監(jiān)督本部門所屬單位開展績效監(jiān)控和績效評價。
第十二條省級部門下屬單位和項目具體實施單位具體管理職責由省級部門按照績效目標管理的要求,結合部門預算管理實際,自行規(guī)定并提出具體要求。
第四章績效目標的設定
第十三條績效目標設定是指省級部門或其所屬單位根據部門預算管理、項目管理和績效目標管理的要求,編制績效目標并向省財政廳或省級部門報送績效目標的過程。未按要求設定績效目標或績效目標設定不合理且不按要求調整的,不得進入預算安排和項目資金分配工作流程。
第十四條按照“誰申請資金,誰設定目標”的原則,績效目標由省級部門及其所屬單位設定。
。ㄒ唬┎块T預算安排的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在申報部門預算時同步編制,并按要求提交省財政廳。
。ǘ┎块T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在申報部門預算時同步編制,并按要求提交省財政廳。
。ㄈ┏甓炔块T預算中安排的項目支出外,省級預算安排支持經濟社會事業(yè)發(fā)展的專項支出,以及部門申請使用的中央對我省專項轉移支付,按要求隨同項目申請?zhí)峤皇∝斦䦶d。
(四)納入省級部門項目庫管理的項目,在該項目納入省級部門項目庫之前編制,按要求隨同納入項目庫申請?zhí)峤皇∝斦䦶d。
。ㄎ澹┘{入財政中期規(guī)劃管理的項目,在該項目納入財政中期規(guī)劃管理之前編制,按要求隨同中期財政規(guī)劃提交省財政廳。
第十五條績效目標要能清晰反映預算資金的預期產出和效果,并以相應的績效指標予以細化、量化描述。主要包括:
。ㄒ唬╊A期產出,是指預算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情況;
(二)預期效果,是指上述產出可能對經濟、社會、環(huán)境等帶來的影響情況,以及服務對象或項目受益人對該項產出和影響的滿意程度等。
第十六條績效指標是績效目標的細化和量化描述,主要包括產出指標、效益指標和滿意度指標等。
。ㄒ唬┊a出指標是對預期產出的描述,包括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時效指標、成本指標等。
(二)效益指標是對預期效果的描述,包括經濟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生態(tài)效益指標、可持續(xù)影響指標等。
(三)滿意度指標是反映服務對象或項目受益人的認可程度的指標。
第十七條績效標準是設定績效指標時所依據或參考的標準。一般包括:
。ㄒ唬v史標準,是指同類指標的歷史數據等;
。ǘ┬袠I(yè)標準,是指國家公布的行業(yè)指標數據等;
。ㄈ┯媱潣藴,是指預先制定的目標、計劃、預算、定額等數據;
。ㄋ模┦∝斦䦶d認可的其他標準。
第十八條績效目標設定的依據包括:
。ㄒ唬﹪液臀沂∠嚓P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
(二)部門職能、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年度工作計劃或項目規(guī)劃;
(三)省級部門中期財政規(guī)劃;
。ㄋ模┦∝斦衅谪斦(guī)劃和年度預算管理要求;
。ㄎ澹┫嚓P歷史數據、行業(yè)標準、計劃標準等;
。┓鲜∝斦䦶d要求的其他依據。
第十九條設定的績效目標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ㄒ唬┲赶蛎鞔_?冃繕艘蠂窠洕蜕鐣l(fā)展規(guī)劃、部門職能及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等要求,并與相應的預算支出內容、范圍、方向、效果等緊密相關。
。ǘ┘毣炕。績效目標應當從數量、質量、成本、時效以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tài)效益、可持續(xù)影響、滿意度等方面進行細化,盡量進行定量表述。不能以量化形式表述的,可采用定性表述,但應具有可衡量性。
。ㄈ┖侠砜尚小TO定績效目標時要經過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符合客觀實際,能夠在一定期限內如期實現。
。ㄋ模┫鄳ヅ。績效目標要與計劃期內的任務數或計劃數相對應,與預算確定的投資額或資金量相匹配。
第二十條績效目標申報表是所設定績效目標的表現形式。根據績效目標申報范圍,分別按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和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填報。
。ㄒ唬╉椖恐С隹冃繕松陥蟊。包括:年度部門預算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省級預算安排支持經濟社會事業(yè)發(fā)展的專項支出績效目標;部門申請使用的中央對我省專項轉移支付績效目標;納入省級項目庫管理的項目績效目標和財政中期規(guī)劃管理的'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按照確定格式和內容填報,納入部門預算編報說明或項目申請內容及說明中。
(二)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申報表。年度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按照確定格式和內容填報,納入部門預算編報說明中。
第二十一條績效目標設定程序為:
。ㄒ唬┗鶎訂挝辉O定績效目標。申請預算或項目資金的基層單位按照要求設定績效目標,隨同本單位預算或項目申請?zhí)峤簧霞墕挝;根據上級單位審核意見,對績效目標進行修改完善,按程序逐級上報。
。ǘ┦〖壊块T設定績效目標。省級部門按要求設定本級支出績效目標,審核、匯總所屬單位績效目標,提交省財政廳;根據省財政廳審核意見對績效目標進行修改完善,按程序提交省財政廳。
第五章績效目標的審核
第二十二條績效目標審核是指省財政廳或省級部門對相關部門或單位報送的績效目標進行審查核實,并將審核意見反饋相關單位,指導其修改完善績效目標的過程。
第二十三條按照“誰分配資金,誰審核目標”的原則,績效目標由省財政廳或省級部門按照預算管理級次進行審核。根據工作需要,績效目標可委托第三方予以審核。
第二十四條績效目標審核是部門預算和項目審核的有機組成部分?冃繕瞬环弦蟮,省財政廳或省級部門應要求報送單位及時修改、完善。審核符合要求后,方可進入預算編審下一步流程或項目庫。
第二十五條省級部門對所屬單位報送的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和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進行審核。
第二十六條省財政廳根據部門預算和項目審核的范圍和內容,對省級部門報送的項目支出績效目標、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納入省級項目庫項目績效目標進行審核。
第二十七條績效目標審核的主要內容:
。ㄒ唬┩暾詫徍?冃繕说膬热菔欠裢暾,績效目標是否明確、清晰。
(二)相關性審核?冃繕说脑O定與部門職能、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是否相關,是否對申報的績效目標設定了相關聯的績效指標,績效指標是否細化、量化。
。ㄈ┻m當性審核。資金規(guī)模與績效目標之間是否匹配,在既定資金規(guī)模下,績效目標是否過高或過低;或者要完成既定績效目標,資金規(guī)模是否過大或過小。
。ㄋ模┛尚行詫徍?冃繕耸欠窠涍^充分論證和合理測算;所采取的措施是否切實可行,并能確?冃繕巳缙趯崿F。綜合考慮成本效益,是否有必要安排財政資金。
第二十八條對一般性項目,由省財政廳或省級部門結合部門預算和項目管理流程進行審核,提出審核意見。
對社會關注程度高、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關系重大民生領域或專業(yè)技術復雜的重點項目,省財政廳或省級部門可根據需要,充分利用省級預算績效評價專家?guī)旌臀袇⑴c預算績效評價工作第三方機構等智庫,組織第三方機構和專家共同參與審核,提出審核意見。
第二十九條對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的審核,采用“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審核表”。其中,對一般性項目,采取定性審核的方式;對重點項目,采取定性審核和定量審核相結合的方式。
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中期財政規(guī)劃績效目標等的審核,可參考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的審核工具,提出審核意見。
第三十條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審核結果分為“優(yōu)”、“良”、“中”、“差”四個等級,作為項目預算安排的重要參考因素。
審核結果為“優(yōu)”的,直接進入下一步預算和項目安排流程;審核結果為“良”的,可與相關部門或單位進行協商,直接對其績效目標進行完善后,進入下一步預算和項目安排流程;審核結果為“中”的,由相關部門或單位對其績效目標進行修改完善,按程序重新報送審核;審核結果為“差”的,不得進入下一步預算和項目安排流程。
第三十一條績效目標審核程序如下:
。ㄒ唬┦〖壊块T及其所屬單位審核。省級部門及其所屬單位對下級單位報送的績效目標進行審核,提出審核意見并反饋給下級單位。下級單位根據審核意見對相關績效目標進行修改完善,重新提交上級單位審核,審核通過后按程序報送省財政廳。
。ǘ┦∝斦䦶d審核。省財政廳對省級部門報送的績效目標進行審核,提出審核意見并反饋給省級部門。省級部門根據省財政廳審核意見對相關績效目標進行修改完善,重新報送省財政廳審核。省財政廳根據績效目標審核情況提出預算和項目安排意見,隨預算和項目資金一并下達省級部門。
第六章績效目標的批復、調整
第三十二條按照“誰批復預算,誰批復目標”的原則,省財政廳和省級部門在批復年初部門預算或調整預算、項目資金以及財政中期規(guī)劃和項目庫時,一并批復績效目標。
(一)省財政廳在批復下達部門預算時,將審核確認的預算內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和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目標批復給主管部門。主管部門將省財政廳批復的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批復給所屬項目單位;
。ǘ┦〖夘A算安排支持經濟社會事業(yè)發(fā)展的專項支出,在下達資金文件時同步批復績效目標。
。ㄈ┘{入省級項目庫管理的項目,在納入省級項目庫的同時,隨同下達項目庫文件同步批復績效目標。
。ㄋ模┘{入財政和部門中期規(guī)劃管理的項目,在規(guī)劃中同步列示相關績效目標。
第三十三條績效目標批復后,一般不予調整。預算執(zhí)行中因特殊原因確需調整的,應按照績效目標管理要求和預算、項目調整流程報批。各部門單位自行調整的未經省財政廳審核備案的績效目標,不能作為項目支出預算執(zhí)行以及績效評價和績效獎懲的依據。
第七章績效監(jiān)控
第三十四條績效監(jiān)控是依據設定的績效目標對財政資金運行狀況及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開展的控制和管理活動。按照“誰使用資金,誰開展監(jiān)控”的原則,省級部門及其所屬單位負責對本部門管理的預算資金的績效目標實現情況進行績效監(jiān)控;省財政廳負責重點績效監(jiān)控,選擇重大項目或部門的績效目標實現情況開展重點監(jiān)控。
第三十五條績效監(jiān)控的重點是批復的績效目標實現程度。對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的監(jiān)控,采用“項目支出績效目標監(jiān)控表”。其中,一次性項目和經常性項目要在每年6月底前完成;階段性項目根據項目實施進度確定監(jiān)控時間并組織實施。省級部門及其所屬部門要將績效目標監(jiān)控情況及時上報省財政廳。
第三十六條省級部門和省財政廳對偏離績效目標的財政支出提出整改措施意見建議,督促項目實施部門及時糾正偏差,對預期無效財政支出進行預算調整。
第八章績效評價
第三十七條省級部門及所屬單位應按照批復的績效目標組織預算執(zhí)行,并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進行績效自評和績效評價。
第三十八條預算和項目執(zhí)行結束后,資金使用單位應對照確定的績效目標開展績效自評,分別填寫“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和“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形成相應的自評結果,作為部門(單位)預、決算的組成內容和以后年度預算申請、項目安排的重要基礎。
第三十九條省財政廳或省級部門每年選擇部分重點項目或部門(單位),在資金使用單位績效自評的基礎上,開展項目支出或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評價,并對部分重大專項資金或財政政策開展中期績效評價試點,形成相應的評價結果,評價結果將作為安排下年預算和年度部門預算管理綜合績效考評的主要依據。
第四十條省級部門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要求,逐步將有關績效目標隨同部門預算予以公開。
第九章附則
第四十一條各部門可根據本辦法,結合實際制定本部門具體績效目標管理辦法和實施細則,報省財政廳備案。
第四十二條此前關于省級部門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規(guī)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適用本辦法。
第四十三條本辦法由省財政廳負責解釋。
第四十四條本辦法自印發(fā)之日起施行。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14
為加強學校財務管理,本著量入為出,事前控制的原則,有計劃的'調配使用教育資金,合理配置辦學資源,加強教育經費管理,規(guī)范支出行為,提高教育資金使用效益,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學校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一、預算績效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二、預算績效小組工作職責
1、加強義務教育公用經費管理。
。1)確保學校教育教學正常運轉的原則。義務教育經費首先要保證學校教育教學正常運轉,以及在教學活動中,后勤服務,校舍維修等方面的必要支出;其次要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改善辦學條件,促進教育發(fā)展。
。2)堅持預算控制的原則。預算編制應當遵循真實性、完整性、重點性、科學性、透明性、績效性的原則。應根據明確的公用經費數額,按輕重緩急、統籌兼顧、保證重點、量入而出,將學校收支全額納入預算,作出預算編制,做到預算不留缺口,嚴格按照預算辦理各項支出。
。3)公開透明的原則。大額支出事項,應集體決策并進行公示、公布、公開透明。
2、建立績效運行跟蹤監(jiān)控機制。
學校要定期采集績效運行信息,監(jiān)督預算實現績效目標;實施績效評價,完善各項評價辦法和指標體系,強化預算績效監(jiān)督;推進全過程績效控制和管理,加強績效評價結果的應用。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15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全面推進預算績效管理,提高機構編制系統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落實支出責任,樹立效率意識,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fā)〔2018〕34號)、《云南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推進方案》(云發(fā)〔20xx〕84號)、《中共德宏州委 德宏州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德發(fā)〔20xx〕26號),以及德宏州財政局和上級編辦關于預算績效管理等相關規(guī)定和文件精神,結合機構編制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預算績效是指各單位使用財政預算資金在一定的期限內達到的產出和效果。預算績效管理是將預算績效理念融入預算管理全過程,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zhí)行有監(jiān)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因由的預算績效管理機制。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中共德宏州委員會辦公室機構機關,以及各縣(市)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以下簡稱單位。
第四條預算績效管理應該遵循以下原則:
。ㄒ唬┠繕斯芾碓瓌t。根據機構編制事業(yè)發(fā)展形成事前科學制定指向明確、具體量化、合理可行的目標,事中跟蹤和監(jiān)控,事后評價目標完成情況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
(二)績效核心原則。預算管理各個環(huán)節(jié)要以績效結果為導向,提高財政資金運行和預算管理有效結合。
。ㄈ┛己嗽u價原則。根據預算管理執(zhí)行情況,實行績效考評,并納入目標考核,對無效低效的單位進行責任追究。
(四)信息公開原則。預算績效信息按照財政部門、上級機構編制部門要求,及時公開相關信息,接受社會各方面監(jiān)督、檢查。
第二章組織管理及職責分工
第五條中共德宏州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是預算績效管理主體,各單位是預算績效的具體實施者。中共德宏州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成立以辦黨支部書記、主任為組長,其他班子成員為副組長,機關各科室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中共德宏州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全面預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綜合科,辦公室主任由分管財務工作領導兼任,綜合科、政策法規(guī)科主要負責人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負責預算績效管理實施、評價和監(jiān)督等日常工作。
預算績效管理由辦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財政資金使用單位和項目具體實施單位及績效管理部門、監(jiān)管部門按職責分工開展工作。
第六條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及辦公室的職責
。ㄒ唬┤鎸嵤╊A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職責:
負責制定辦預算績效管理規(guī)章制度、辦法,并對中共德宏州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本級、機關各單位的預算績效執(zhí)行情況進行監(jiān)督檢查。
。ǘ┤鎸嵤╊A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責:
1.負責組織實施、指導辦本級、機關各單位的績效管理工作。
2.組織辦本級、機關各單位編制報送績效目標,對績效目標進行初審。
3.對預算績效執(zhí)行進行績效監(jiān)督檢查和控制,按要求向上級機構編制部門和州財政局報告績效目標執(zhí)行情況和預算績效管理情況,并按規(guī)定公開相關信息。
4.組織開展績效自評工作。對各相關單位預算績效完成情況進行監(jiān)控,收集整理各單位報送的績效自評報告,組織撰寫中共德宏州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績效自評報告,報上級機構編制部門和州財政局。
5.組織開展對辦機關各單位專項支出績效評價,對使用上級劃撥經費的績效評價工作。
6.落實上級部門績效整改要求,根據績效評價結果,改進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7.負責本部門相關單位預算績效信息公開工作。
第七條財政資金使用單位和項目具體實施單位是預算績效管理的責任主體。
實施單位(以下簡稱單位)的職責:各單位負責具體實施本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按規(guī)定編報績效目標,配合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工作,對預算執(zhí)行進行跟蹤,根據領導小組辦公室確定的時間節(jié)點及時報送相關指標完成情況和佐證材料,對所報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各單位應指定專人負責預算績效有關工作。
各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預算資金配置績效、執(zhí)行效率和使用績效全面負責;分管辦領導對分管部門的預算資金配置績效、執(zhí)行效率和使用績效負指導和監(jiān)督責任。根據績效評價結果,加強資金管理,改進績效管理工作。
第八條中共德宏州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按要求組織開展績效目標評審、績效監(jiān)控、績效評價時,可根據具體需求委托第三方進行。屬于政府采購范圍的,按照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實施政府采購。
第三章預算編制管理
第九條預算編制時,各單位應根據工作計劃,申報項目中期績效目標(一般為三年)和年度績效目標,并進行事前績效評估。
第十條績效目標是績效評價對象計劃在一定時期內達到的產出和效果,包括基本支出績效目標、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目標?冃繕耸穷A算安排的重要依據,編制績效目標應符合本單位職責、科學可行,準確具體。未按要求編報績效目標,不得申請單位預算資金,不得納入項目庫管理。
第十一條預算批復后,一般不予調整,執(zhí)行中因特殊原因確需調整的,應按照績效目標管理和預算調整流程報批。
第四章預算績效監(jiān)控與管理
第十二條績效監(jiān)控內容主要包括:
。ㄒ唬┛冃繕送瓿汕闆r。一是預計產出的完成進度及趨勢,包括數量、質量、時效、成本等。二是預計效果的.時限進度及趨勢,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可持續(xù)影響等。
。ǘ╊A算資金執(zhí)行情況,包括預算資金撥付情況、預算執(zhí)行單位實際支出情況以及預計結轉結余情況。
(三)重點政策和重大項目績效延伸監(jiān)控。必要時,對重點政策和重大項目支出具體工作任務開展、發(fā)展趨勢、實施計劃調整、預算資金管理等情況進行延伸監(jiān)控。資金管理具體內容包括:政府采購、項目招標、監(jiān)理和驗收、信息公示、資產管理、資金支出以及會計核算等。
。ㄋ模┢渌闆r。除上述內容外其他需要實施績效監(jiān)控的內容。
第十三條監(jiān)控流程:確定績效監(jiān)控目標、開展績效監(jiān)控、進行情況分析,及時糾偏,形成監(jiān)控結論。
第十四條各單位按照“誰支出,誰負責”的原則,負責開展預算績效日常監(jiān)控,定期對績效監(jiān)控信息進行收集、審核、分析、匯總,填報分析原因,上報預算績效運行報告,并及時采取糾偏措施。
第十五條填報績效監(jiān)控情況表。各單位在分析績效監(jiān)控信息的基礎上填寫《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執(zhí)行監(jiān)控表》(附件1),并作為年度預算執(zhí)行完成后績效評價的依據之一。
第十六條形成績效監(jiān)控報告。各單位在分析績效監(jiān)控信息的基礎上,及時總結項目執(zhí)行情況,形成本單位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執(zhí)行監(jiān)控報告(附件2)。
第十七條各單位將績效監(jiān)控表、績效監(jiān)控報告,按要求逐級上報到中共德宏州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綜合科。
第十八條中共德宏州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根據績效監(jiān)控情況,將中共德宏州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機關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納入機關目標考核;對各單位無效或低于預期績效目標的項目,取消或減少預算安排,并收回相應未支出的預算資金。
第十九條對預算績效監(jiān)控工作中發(fā)現敷衍塞責、弄虛作假、違規(guī)支出等問題,按程序提交有關部門進行追查和問責。
第五章績效評價管理
第二十條年度預算執(zhí)行完畢后,各單位應依據年初預算批復的績效目標,對預算支出效果和管理情況進行客觀、公正、綜合評價。
第二十一條績效評價分為項目支出績效評價、基本支出績效評價、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評價。
第六章績效評價結果應用
第二十二條績效評價結果作為下一年度編制單位預算和資金安排的重要依據,作為人事部門評價各單位年度工作績效的重要依據。
第二十三條績效評價結果要按政務信息公開規(guī)定在一定范圍內通報公開。
第二十四條領導小組根據評價結果,進一步合理配置資源,提高有關資金使用效率。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自印發(fā)之日起施行,由中共德宏州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綜合科負責解釋,未涉及的內容按有關規(guī)章制度執(zhí)行。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16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全面推進省級預算績效管理,強化預算績效責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有關規(guī)定和要求,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范圍包括省級部門單位管理的所有財政性資金,涵蓋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以及涉及一般公共預算等財政資金的政府投資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政府采購、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債務項目等。
第三條 省級部門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按管理對象可分為部門整體績效管理、政策和項目績效管理。按管理環(huán)節(jié)可分為事前績效評估管理、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jiān)控管理、績效評價管理和績效結果應用管理等環(huán)節(jié)。
第二章 職責分工
第四條 省業(yè)務主管部門、財政部門、審計部門按職責分工共同負責預算績效管理和監(jiān)督工作。
第五條 省業(yè)務主管部門職責。
(一)研究制定本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實施細則、工作規(guī)程、工作計劃等。
。ǘ⿲嵤┍静块T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組織指導所屬單位和項目實施單位落實預算績效管理職責任務,對實施情況進行督導考核。
。ㄈ┙M織開展新出臺重大政策和項目事前績效評估;設置部門整體績效目標、政策和項目績效目標。
。ㄋ模┙M織開展政策和項目預算執(zhí)行進度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雙監(jiān)控”。
。ㄎ澹┙M織開展部門績效自評,建立評價結果與改進項目資金管理掛鉤機制。
。┙⒈静块T分行業(yè)、分領域、分層次的核心業(yè)務預算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
。ㄆ撸┌匆笙蛉舜髨蟾、向社會公開本部門預算績效信息。
第六條 省財政部門職責。
。ㄒ唬┭芯恐贫ㄊ〖夘A算績效管理規(guī)章制度、操作規(guī)程、工作規(guī)劃等。
。ǘ┙M織指導部門單位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對實施情況進行督導考核。
(三)研究制定共性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組織部門單位建立分行業(yè)、分領域、分層次的核心業(yè)務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
(四)對部分新出臺重大政策和項目組織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審核績效目標,抽查復核部門績效自評結果,組織開展績效運行監(jiān)控,組織開展重大政策和項目及部門整體績效評價。
(五)建立績效結果與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掛鉤機制,健全績效結果反饋及督促整改機制。
。┙M織實施預算績效信息向人大報告、向社會公開工作。
(七)推進預算績效信息化建設,實現預算與績效管理一體化運行。
(八)引導和規(guī)范第三方機構參與預算績效管理。
第七條 省審計部門依法對預算績效管理情況開展審計監(jiān)督,重點審計預算支出績效、政策實施效果、績效責任落實和部門績效自評等內容,并將預算績效管理情況納入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范圍。
第三章 事前績效評估管理
第八條 事前績效評估管理是指對政策和項目預算設立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實施方案可行性、籌資合規(guī)性等進行論證評估,以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精準性。
第九條 省業(yè)務主管部門申請新設專項資金、新出臺重大政策和項目,應開展事前績效評估,出具事前績效評估報告,投資主管部門要加強基建投資績效評估。事前績效評估是申請預算的必備要件,未開展績效評估或績效評估結果差的政策和項目不得列入中期財政規(guī)劃和年度預算,相關項目不得納入項目庫。
第十條 省財政部門根據省業(yè)務主管部門項目申請報告、績效評估報告等內容,對新增重大政策和項目預算進行審核,必要時可以組織第三方機構獨立開展績效評估,并依據審核和評估結果安排預算。
第四章 績效目標管理
第十一條 績效目標是指使用財政資金計劃在一定期限內實現的產出和達到的效果,包括部門整體績效目標、政策和項目績效目標。
第十二條 按照“誰申請資金,誰編制目標”原則,省業(yè)務主管部門要健全績效目標內部編報機制,組織所屬單位或項目實施單位編制績效目標。
。ㄒ唬┚幹普吆晚椖靠冃繕恕R话愎差A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中的政策和項目,均需編制績效目標?冃繕藨攺念A期產出、預期效果和服務對象滿意度等方面,設置績效指標和標準,作為申請預算和項目入庫的前置條件。
。ǘ┚幹撇块T和單位整體績效目標。省業(yè)務主管部門要依據本部門職責任務,結合部門中期財政規(guī)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合理確定部門整體績效目標,并設置績效指標和標準。整體績效指標包括共性指標和個性指標,共性指標按省財政部門規(guī)定設置,個性指標由省業(yè)務主管部門統籌考慮部門業(yè)務特點等因素自行設置。
第十三條 績效目標審核。由省財政部門和業(yè)務主管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分別進行審核。
。ㄒ唬┦I(yè)務主管部門審核。省業(yè)務主管部門負責對本部門所屬單位和項目實施單位報送的績效目標進行審核?冃繕瞬环弦蟮模瑧髨笏蛦挝患皶r修改、完善。
。ǘ┦∝斦块T審核。省財政部門依據國家相關政策和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安排、預算支出方向和支出重點等,對部門申報的績效目標進行審核,符合相關要求的進入下一步預算編審流程。
第十四條 績效目標批復下達。省財政部門在批復部門預算或下達資金時,同步批復下達預算績效目標。省業(yè)務主管部門在批復所屬單位預算時,同步批復績效目標。
第十五條 績效目標調整。預算執(zhí)行中,因預算調整、政策變化、突發(fā)事件等因素影響績效目標實現,確需調整績效目標的,由省業(yè)務主管部門提出績效目標調整申請,按預算管理流程報批調整。
第五章 績效運行監(jiān)控管理
第十六條 績效運行監(jiān)控管理是指根據確定的績效目標,通過動態(tài)或定期采集項目管理信息和績效運行信息,對預算執(zhí)行進度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開展“雙監(jiān)控”,促進績效目標順利實現。
第十七條 省業(yè)務主管部門要健全績效運行監(jiān)控機制,重點選擇本部門重大專項以及支出進度緩慢、管理基礎薄弱的項目開展績效運行監(jiān)控,動態(tài)掌握政策和項目進展,以及資金使用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對監(jiān)控發(fā)現的管理漏洞和績效目標偏差,及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予以糾正。
第十八條 省財政部門選取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大支出政策和項目進行重點監(jiān)控,發(fā)現資金使用和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績效目標執(zhí)行中的偏差,及時通報部門單位進行整改,對問題嚴重或整改不到位的暫緩或停止預算撥款。
第六章 績效評價管理
第十九條 績效評價是指預算執(zhí)行完畢或項目完成后,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運用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指標、評價標準和評價方法,對預算資金的經濟性、效率性和效益性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第二十條 績效自評。包括部門整體績效自評、政策和項目績效自評、部門重點評價。
。ㄒ唬┎块T整體績效自評。各部門各單位依據年初確定的整體績效目標,對本部門單位使用財政資金所實現的整體產出和效果開展年度評價,客觀反映本部門單位整體績效水平。部門整體績效自評,應結合部門整體績效報告制度實施情況逐步推進。
(二)政策和項目績效自評。自評范圍包括省本級支出項目和對下轉移支付項目。省本級支出項目,全部納入績效自評范圍,年度預算執(zhí)行結束,通過填報績效自評表的方式實施;省對下轉移支付項目,由省業(yè)務主管部門會同省財政部門確定年度績效自評項目清單,組織項目實施單位開展績效自評,自評結果逐級匯總上報省業(yè)務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省業(yè)務主管部門要加強績效自評的組織管理,監(jiān)督指導項目實施單位客觀真實反映項目績效。
。ㄈ┎块T重點評價。省業(yè)務主管部門要在全面組織績效自評基礎上,選擇本部門重大支出政策和項目,進行重點評價。省業(yè)務主管部門應加強重點評價組織管理,嚴格評價流程,形成評價報告,報省財政部門。
第二十一條 省財政部門對部門單位績效自評結果實施抽查復核,對未按要求開展自評、自評和抽評結果差異較大以及抽評結果為差的項目予以通報。
第二十二條 財政重點評價。省財政部門建立重大支出政策和項目重點評價機制,重點開展省委、省政府確定的重大支出政策和項目績效評價,對到期專項資金開展績效評價,對省直部門開展整體績效評價。
第二十三條 省財政部門、業(yè)務主管部門開展重點評價,應成立評價工作組,制定評價工作方案,壓實評價主體責任,必要時可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績效評價。省財政部門開展部門整體績效評價,要按照共性和個性指標相結合原則,以財政財務管理為主要內容設置共性指標,以部門整體績效目標為基礎,統籌考慮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戰(zhàn)略、重大改革、重點工作情況設置個性指標,全面衡量部門履職效能和公共服務供給質量。
第七章 績效結果應用管理
第二十四條 績效結果應用管理是指對開展預算績效管理所形成的績效目標、績效監(jiān)控、績效評價等績效信息,采取反饋整改、與預算掛鉤、信息公開、激勵約束等方式,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
第二十五條 反饋整改。省財政部門、業(yè)務主管部門要及時反饋績效運行監(jiān)控、績效評價結果,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抓好整改督導。
第二十六條 與預算掛鉤。省財政部門建立績效結果與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掛鉤機制,將部門整體績效與部門預算安排掛鉤,將分區(qū)域項目績效與專項資金分配掛鉤。對績效較好的政策、項目優(yōu)先保障,對交叉重復、碎片化的政策和項目予以調整,對績效較差的政策和項目進行通報、約談,低效無效資金一律削減或取消,長期沉淀資金一律收回。
第二十七條 信息公開。省財政部門負責向社會公開省級預算績效評價總體情況、財政重點評價結果等績效信息。省業(yè)務主管部門負責將重大支出政策和項目績效目標、績效評價結果等績效信息向社會公開,并逐步將除涉密內容外的績效信息全部向社會公開。
第二十八條 向省人大報告。按照預算法要求及相關規(guī)定,省財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績效結果向省人大報送工作,各部門單位按要求將重大支出政策和項目績效目標、績效評價結果等績效信息與預決算草案同步報送省人大。
第二十九條 明確責任約束。省業(yè)務主管部門主要負責人要對本部門單位預算績效負總責,項目責任人對項目預算績效負責,對重大項目責任人實行績效終身責任制。將預算績效結果與政府績效和干部政績考核掛鉤,作為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選拔任用以及公務員考核的重要參考。
第八章 附則
第三十條 各部門單位要按照本辦法規(guī)定,完善本部門單位績效管理細則或操作規(guī)程。各市縣財政部門可參照本辦法制定本地區(qū)部門單位預算績效管理辦法。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由省財政廳負責解釋。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自印發(fā)之日起施行。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17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推進公立醫(yī)院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嚴格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約束,規(guī)范公立醫(yī)院經濟運行,提高資金使用和資源利用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等法律法規(guī)及建立現代醫(yī)院管理制度等深化醫(yī)藥衛(wèi)生體制改革相關政策要求,結合醫(yī)院經濟運行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公立醫(yī)院,是指全國各級衛(wèi)生健康行政部門、中醫(yī)藥主管部門舉辦的各級各類公立醫(yī)院(以下簡稱醫(yī)院)。其他部門舉辦的公立醫(yī)院可參照執(zhí)行。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全面預算管理,是指醫(yī)院對所有經濟活動實行全面管理,全部納入預算管理范圍。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業(yè)務主管部門對醫(yī)院預算和財務實行全面管理,醫(yī)院作為預算單位,所有收支全部納入預算范圍;二是醫(yī)院內部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制度,以醫(yī)院戰(zhàn)略發(fā)展規(guī)劃和年度計劃目標為依據,充分運用預算手段開展醫(yī)院內部各類經濟資源的分配、使用、控制和考核等各項管理活動。具體包括收入、支出、成本費用、籌資投資、業(yè)務等預算。
第四條 醫(yī)院是本單位預算編制、執(zhí)行、決算的責任主體,應當按照本辦法,在規(guī)定時間內以統一的編制口徑、報表格式和編制規(guī)范,向業(yè)務主管部門報送預算、決算報告。業(yè)務主管部門對各醫(yī)院預算組織論證,提出審核意見。
第五條 醫(yī)院建立健全全面預算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則:
(一)戰(zhàn)略性原則。堅持以戰(zhàn)略發(fā)展規(guī)劃為導向,確定年度計劃目標并合理配置資源,實現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
。ǘ┤嫘栽瓌t。實行全口徑、全過程、全員性、全方位預算管理,覆蓋人、財、物全部資源,貫穿預算編制、審批、執(zhí)行、監(jiān)控、調整、決算、分析和考核等各個環(huán)節(jié)。
。ㄈ┘s束性原則。強化預算硬約束,原則上預算一經批復不得隨意調整。要明確預算執(zhí)行管理責任,嚴格執(zhí)行已經批復的預算,增強預算統籌能力。
(四)績效性原則。建立“預算編制有目標、預算執(zhí)行有監(jiān)控、預算完成有評價、評價結果有反饋、反饋結果有應用”的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機制,推進預算效益效果提升。
(五)適應性原則。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和醫(yī)院實際,依據外部政策環(huán)境和醫(yī)院經濟活動變化,及時調整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機制、流程、辦法和標準。
第六條 全面預算管理制度是現代醫(yī)院管理制度的重要內容。業(yè)務主管部門要將全面預算管理納入醫(yī)院預算績效考核的范圍。
第二章 組織機構
第七條 醫(yī)院應當建立健全預算管理組織機構,建立由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預算歸口管理部門和預算科室組成的全面預算管理組織體系,確保醫(yī)院所有部門、所有科室均納入預算管理體系,確保預算責任能夠分解落實到各級預算責任單元。
第八條 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是醫(yī)院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領導機構,主要負責人任主任,總會計師或分管財務工作的院領導任副主任,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任委員。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責包括:審議醫(yī)院預算管理制度、預算方案和預算調整方案、預算編制和執(zhí)行中的重大問題、預算執(zhí)行報告、決算報告等預算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項。
第九條 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下設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牽頭負責全面預算管理日常工作。辦公室設在預算管理部門或財務部門,部門負責人任辦公室主任。醫(yī)院根據規(guī)模和業(yè)務量大小,明確負責預算管理工作人員(至少1名),各歸口部門、各預算科室要設立兼職預算員。
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的主要職責包括:擬定各項預算管理制度,組織、指導預算歸口管理部門和相關預算科室編制預算,對預算草案進行初步審查、協調和平衡,匯總編制醫(yī)院全面預算方案,檢查預算執(zhí)行情況并編制報告,組織編制醫(yī)院決算報告,開展預算績效考核評價及編制報告等。
第十條 預算歸口管理部門包括收入預算歸口管理部門和支出預算歸口管理部門。預算歸口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包括:牽頭會同預算科室編制歸口收入、支出預算,并監(jiān)督歸口收入、支出的預算執(zhí)行情況。
收入預算歸口管理部門主要包括醫(yī)務、財務、科研、教學、醫(yī)保等業(yè)務管理部門,負責編制醫(yī)院收入預算。其中,醫(yī)療收入預算不得分解下達至各臨床、醫(yī)技科室,效率類、結構類指標可分解下達。
支出預算歸口管理部門包括人事、總務、設備、藥劑、基建、信息、科研、教學等業(yè)務管理部門,其職能劃分應當能夠覆蓋醫(yī)院全部支出業(yè)務,且責任分工清晰明確。
第十一條 預算科室包括醫(yī)院所有臨床、醫(yī)技等科室以及行政后勤等全部預算責任單元,是全面預算管理執(zhí)行層。
預算科室的主要職能包括:在全面預算管理辦公室和預算歸口管理部門的指導下,開展本科室預算管理工作。
第三章 預決算內容
第十二條 醫(yī)院全面預算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按照部門預決算管理規(guī)定統一編制的部門預算和部門決算;二是按照《醫(yī)院財務制度》《關于醫(yī)院執(zhí)行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yè)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的補充規(guī)定》(以下簡稱《補充規(guī)定》)編制的財務預決算,綜合反映醫(yī)院收入費用、資產負債、籌資投資、現金流量等全面財務信息。
第十三條 醫(yī)院按照部門預決算管理規(guī)定的編報格式和規(guī)范編制中期規(guī)劃、年度部門預算和年度部門決算。醫(yī)院所有收支全部納入部門預算和部門決算。
第十四條 醫(yī)院按照《醫(yī)院財務制度》《補充規(guī)定》編制財務預算,包括業(yè)務預算、收入費用預算、籌資投資預算及年度預算報告等。
。ㄒ唬I(yè)務預算。主要反映醫(yī)院開展日常運營活動的預算,包括醫(yī)療業(yè)務工作量預算、財政專項預算、科研教學項目預算等,是收入費用預算、籌資投資預算編制的主要基礎和依據。
。ǘ┦杖胭M用預算。主要反映預算期內與醫(yī)院業(yè)務活動直接相關的預算,包括收入費用總預算、醫(yī)療收入和醫(yī)療費用預算(包括管理費用預算)、財政補助收入費用預算、科教項目收入費用預算和其他收入費用預算。
人員經費和三公經費預算編制應當嚴格執(zhí)行國家有關財務規(guī)章制度規(guī)定的開支范圍和開支標準。
。ㄈ┗I資投資預算。主要反映預算期內醫(yī)院進行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預算。
籌資預算主要指借款預算、融資租賃預算和引入第三方合作預算。醫(yī)院借款、融資租賃和第三方合作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政策規(guī)定。
投資預算主要包括設備、車輛和無形資產購置預算、基本建設和大型修繕預算、對外投資預算等。醫(yī)院對外投資主要包括認購國債、全資或與第三方合作舉辦獨立法人的非營利性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等。醫(yī)院對外投資的資產來源和投資范圍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政策規(guī)定。
。ㄋ模╊A算報告。包括全部預算報表及預算編制說明。預算編制說明應當包括編制預算采用的會計政策以及與預算有關的重要事項。主要包括醫(yī)院基本情況、業(yè)務前提條件或基礎、收支測算原則與比率、重要費用支出項目說明、大額固定資產購置說明、基本建設和大型修繕項目說明、固定資產折舊政策、對外投資和第三方合作項目說明、長期負債情況說明等。對外投資和第三方合作項目應當詳細說明合作方、合作模式、資金籌集、使用和分配、主要業(yè)務、是否按照規(guī)定進行審批等情況。長期負債應當詳細說明籌資對象、期限、籌資用途、籌資規(guī)模、利率、是否按照規(guī)定進行審批、政府是否負有擔保責任等情況。
第十五條 醫(yī)院按照《醫(yī)院財務制度》《補充規(guī)定》編制權責發(fā)生制財務決算,包括收入費用決算、籌資投資決算、財務運行決算及年度決算報告等。
。ㄒ唬┦杖胭M用決算。包括收入費用總決算、醫(yī)療收入和醫(yī)療費用決算、財政補助收入費用決算、科教項目收入費用決算和其他收入費用決算。
。ǘ┗I資投資決算。包括設備、車輛和無形資產購置決算、基本建設和大型修繕決算、對外投資決算、借款決算、融資租賃決算和第三方合作決算。
(三)財務運行決算。包括資產負債決算、現金流量決算、凈資產變動決算等綜合性報表,綜合反映收入費用決算和籌資投資決算的結果。
。ㄋ模┠甓葲Q算報告。包括決算報表、編制說明和財務分析報告。決算編制說明應當包括編制決算采用的會計政策以及與決算有關的重要事項,以便于理解各決算報表,應當至少包括預算編制說明涵蓋的事項。編制決算采用的會計政策原則上應當與預算編制保持一致,確有必要調整的應當詳細說明。
第四章 預算編制
第十六條 醫(yī)院應當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整、準確、及時地完成預算編制工作。
第十七條 預算編制應當統籌考慮以下方面:
。ㄒ唬﹫猿止⑨t(yī)院的公益性,正確處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保障基本醫(yī)療服務正常有序開展,提高醫(yī)療服務質量和水平,促進醫(yī)療、教學、科研協調發(fā)展。
。ǘ﹫猿忠詰(zhàn)略發(fā)展規(guī)劃為導向,根據區(qū)域衛(wèi)生健康規(guī)劃、衛(wèi)生資源配置標準和年度事業(yè)發(fā)展計劃,科學預測年度收入支出目標,合理配置內部資源,實行總量平衡和控制。
。ㄈ┏绦蚬_透明,充分聽取醫(yī)院領導班子、各職能部門、業(yè)務部門和專家意見,實行民主決策,并納入院務公開內容。
(四)堅持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統籌兼顧、保證重點,不得編制赤字預算。
(五)堅持厲行節(jié)約、勤儉辦院的方針,加強成本核算和控制,充分考慮成本費用開支范圍和規(guī)模,結合工作任務、人員編制、有關開支定額標準變化因素等情況,合理編制支出預算。
。﹪栏窨刂茖ν馔顿Y,投資范圍僅限于醫(yī)療服務相關領域,不得使用財政撥款、財政撥款結余對外投資,不得從事股票、期貨、基金、企業(yè)債券等投資。
(七)防范財務風險,加強應收應付預算管理,嚴格控制借款規(guī)模;確需借入或融資租賃的,應當按照規(guī)定報批;嚴禁舉債建設。
。ò耍﹪栏窠Y余資金管理,醫(yī)院累計可支配醫(yī)療盈余達到上年度業(yè)務支出一定比例的,須在編制年度預算時將累計可支配醫(yī)療盈余與業(yè)務收入和財政補助收入統籌考慮;規(guī)范專用基金提取。
第十八條 醫(yī)院應當根據預算內容設置預算項目,并針對不同預算項目的特點,合理選擇固定預算、彈性預算、增量預算、零基預算、定期預算、滾動預算等預算編制方法。編制方法應當相對固定,預算期內的編制方法變動應當經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審批。
第十九條 醫(yī)院應當按照“上下結合、分級編制、逐級匯總”的程序,層層組織做好預算編制工作。各預算科室應當配合預算管理辦公室、預算歸口管理部門做好預算編制工作。
第五章 預算審核和批復
第二十條 業(yè)務主管部門根據行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對醫(yī)院預算的合法性、真實性、完整性進行審核匯總并綜合平衡。
第二十一條 業(yè)務主管部門審核醫(yī)院預算應當遵循預算管理相關規(guī)定,重點審核醫(yī)院收支總量和結構變化,人員經費、基本建設、大型設備購置等重點支出以及籌資投資、結余資金使用等情況,嚴格控制不合理支出。具體包括:
。ㄒ唬┽t(yī)院收入變化幅度與近三年收入變化幅度對比情況,變化幅度是否合理。
。ǘ┽t(yī)療收入結構是否合理。是否優(yōu)化醫(yī)院收入結構,逐步降低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所占比重,提高診療費、手術、護理等醫(yī)療服務收入所占比重。
。ㄈ┤藛T支出預算是否準確、完整反映醫(yī)院所有人員(包括在職職工、臨時聘用人員、離退休人員等)的工資、津補貼、獎金、離退休金等預計發(fā)放情況。
。ㄋ模┕芾碣M用占總體費用的比重是否合理,是否堅持了厲行節(jié)約、勤儉辦院的方針。
。ㄎ澹┗窘ㄔO、大型設備購置和其他重點項目是否進行了充分論證,是否符合區(qū)域衛(wèi)生健康規(guī)劃和衛(wèi)生資源配置規(guī)劃,是否履行了必要審批程序,資金來源是否合法合規(guī),是否存在違反規(guī)定舉債建設和融資租賃等情況。
。⿲ν馔顿Y和第三方合作是否進行了充分的可行性論證,是否符合相關規(guī)定并履行了必要審批程序。
。ㄆ撸┙Y余資金使用是否合理合規(guī)。各級業(yè)務主管部門應當對累計可支配醫(yī)療盈余不足以彌補虧損的醫(yī)院和累計可支配醫(yī)療盈余滾存較大的醫(yī)院進行重點監(jiān)控和分析。
第二十二條 醫(yī)院業(yè)務主管部門應當設立專項資金預算評審專家?guī)。在醫(yī)院自行組織可行性分析論證的`基礎上,從專家?guī)熘谐槿∠嚓P專家對醫(yī)院申報的專項項目預算的合法性、合規(guī)性、合理性進行評審,評審意見作為項目入庫的重要依據。對重大采購與投資預算應當聘請院外專家參與評審,或者由公正客觀的獨立第三方評估機構組織論證。
第二十三條 醫(yī)院年度部門預算和財務預算報告應當提交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審議,醫(yī)院決策機構通過后按照要求報同級業(yè)務主管部門。
第六章 預算執(zhí)行
第二十四條 醫(yī)院要嚴格執(zhí)行經批復的預算,完善各項預算管理規(guī)章制度,嚴格遵守預算執(zhí)行授權審批制度和各項審批程序,形成全方位的預算執(zhí)行責任體系,并將預算作為開展各項業(yè)務活動和經濟活動的基本依據。
第二十五條 預算管理辦公室應當定期組織開展預算執(zhí)行情況分析,通過召開預算執(zhí)行分析會議等形式,及時通報各科室(或成本核算單元)預算執(zhí)行情況,研究解決預算執(zhí)行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或改進措施并形成書面報告,提交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研究決定。
第二十六條 各預算歸口管理部門應當定期向預算管理辦公室報告預算執(zhí)行情況,接受監(jiān)督,并對預算差異較大的情況進行分析和上報。
第七章 預算調整
第二十七條 醫(yī)院年度預算一經批復,不得隨意調整。當醫(yī)院事業(yè)發(fā)展計劃有重大調整、政府出臺相關政策以及存在其他事項對預算執(zhí)行產生重大影響時,醫(yī)院應當按照規(guī)定程序調整預算并報同級業(yè)務主管部門。
第二十八條 安排財政資金的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預算調整,按照部門預算管理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八章 年度決算
第二十九條 醫(yī)院應當按照要求組織開展年度決算工作, 編制部門決算和財務決算,確保及時完成年度決算工作。
第三十條 醫(yī)院部門決算和財務決算應當提交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審議,經醫(yī)院決策機構審核同意后報同級業(yè)務主管部門。
對于醫(yī)院的部門決算,業(yè)務主管部門按照部門決算管理相關規(guī)定審核匯總后報同級財政部門,財政部門將其納入業(yè)務主管部門的部門決算統一批復。
醫(yī)院應當按照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編制工作規(guī)定的格式、內容和要求編制財務報告,并納入部門財務報告合并編制范圍。
第九章 財務分析
第三十一條 醫(yī)院應當建立分析制度,編制年度預算分析報告和財務分析報告。分析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ㄒ唬╊A算報告。
預算編制分析。反映醫(yī)院業(yè)務預算、收入費用預算、籌資投資預算等預算編制情況。
預算執(zhí)行分析。反映醫(yī)院當期收支預算執(zhí)行進度,預算執(zhí)行差異原因分析。
預算結果評價。全方位綜合評價醫(yī)院當期預算完成情況。
。ǘ┴攧請蟾。
財政保障水平分析。反映醫(yī)院當期收到的財政補助情況及財政補助支出進度。
醫(yī)療費用控制分析。反映醫(yī)院當期醫(yī)療費用控制情況及采取的措施。
盈余分析。反映醫(yī)院除來源于財政項目收支和科教項目收支之外的收支結余水平,體現醫(yī)院財務狀況、醫(yī)療支出的節(jié)約程度以及醫(yī)院管理水平。
收入費用結構分析。反映醫(yī)院收入費用結構的合理性,使用藥品、耗材、檢查、化驗收入占醫(yī)療收入比重,以及人員經費占比、管理費用率等指標。
成本管理能力分析。反映醫(yī)院門診收入和住院收入耗費的成本水平,使用門診收入成本率、住院收入成本率、百元收入藥品、衛(wèi)生材料消耗等指標。
償債能力分析。反映醫(yī)院當期使用資產償還債務的能力,使用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等指標。
資產運營能力分析。反映醫(yī)院當期期末資產規(guī)模、結構、收益及質量情況,使用總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等指標。
發(fā)展能力分析。反映醫(yī)院通過各種經濟活動不斷擴大積累而形成的發(fā)展?jié)撃芮闆r,使用總資產增長率、凈資產增長率等指標。
工作效率分析。反映醫(yī)院的病床、醫(yī)療設備利用率及出診醫(yī)生的工作效率情況。
。ㄈ┢渌闆r說明。
會計核算分析。反映醫(yī)院會計核算的規(guī)范性和準確性。
內部控制分析。反映醫(yī)院的單位層面和業(yè)務層面的內部控制建設及實施情況。
績效考核分析。反映醫(yī)院預算績效考核制度建立及執(zhí)行情況、當期績效目標完成情況。
其他分析。會對醫(yī)院本期或下期財務狀況發(fā)生重大影響的事項,以及其他需要分析的事項。
第三十二條 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比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結構分析法等。醫(yī)院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方法進行分析。
第三十三條 醫(yī)院應當建立財務分析指標預警機制,對核心指標實時監(jiān)控,及時發(fā)現異常情況,查找原因并采取對策措施。醫(yī)院應當加強財務分析結果的應用,對于財務分析反映的突出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并形成書面報告。
第三十四條 醫(yī)院年度預算分析報告和財務分析報告應當提交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審議。
第十章 預算績效考核
第三十五條 醫(yī)院應當建立全面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圍繞預算管理的主要內容和環(huán)節(jié),完善各環(huán)節(jié)預算績效管理流程,制訂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和實施細則。探索構建核心預算績效指標體系,實現科學合理、細化量化、可比可測、動態(tài)調整、共建共享。加快預算績效管理信息化建設,促進醫(yī)院財務、資產、業(yè)務等信息互聯互通。
第三十六條 醫(yī)院應當采用合理方法考核預算執(zhí)行結果、成本控制目標實現和業(yè)務工作效率等情況,確定預算差異、分析差異原因、落實差異責任,做到職責到位、責任到人,并將預算績效考核結果作為內部業(yè)務綜合考核、資源配置、年度評比、內部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據。
第三十七條 醫(yī)院業(yè)務主管部門應當根據全面預算績效管理相關規(guī)定開展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統籌考慮資金資產和業(yè)務活動,從運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職效能、社會效應、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和服務對象滿意度等方面,衡量醫(yī)院整體及核心業(yè)務實施效果,強化績效考核導向,推動落實公益性,提升醫(yī)療服務質量,促進醫(yī)院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十一章 信息化建設
第三十八條 醫(yī)院應當按照《醫(yī)院信息化應用技術指引》和《全國醫(yī)院信息化建設標準與規(guī)范》等文件要求,加強預算管理信息化建設,對預算編制、審核、執(zhí)行、調整、決算、分析、考核的全過程實現信息化管理,提高醫(yī)院管理和運行效率。
第三十九條 醫(yī)院預算管理系統要與醫(yī)院其他信息管理系統(HIS系統等)有效對接,逐步實現預算系統與其他信息管理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實現預算數據直接從信息系統匯總提取,減少人為干預。
第十二章 信息公開
第四十條 醫(yī)院應當建立全面預算信息公開制度,根據國家有關規(guī)定和醫(yī)院管理實際,確定信息公開的時間、內容、程度、方式和程序,強化內部監(jiān)督,提高醫(yī)院預算透明度。
第四十一條 年度終了醫(yī)院應當以審計后的財務決算為基礎,重點公開醫(yī)院收支、門急診次均醫(yī)藥費用及增幅、住院人均醫(yī)藥費用及增幅、主要病種例均費用等社會公眾較為關心的信息,并確保公開內容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第四十二條 各級業(yè)務主管部門要督促醫(yī)院建立信息公開制度,并對擬公開信息的內容、來源、標準等進行規(guī)范,以確保數據采集的準確性和公開信息的可比性。
第十三章 附則
第四十三條 全面預算編制周期為公歷年度。醫(yī)院可以根據管理需要將跨年度項目納入項目庫管理,并將細化后的項目預算納入每個預算編制周期。
第四十四條 本辦法由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五條 本辦法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18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提升部門預算管理水平,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和財政部部門預算績效管理有關規(guī)定等,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部門預算績效管理,是指以提高部門預算收支質量和效益為目的,將績效管理理念融入預算編制、執(zhí)行、監(jiān)督全過程的管理活動,主要包括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jiān)控、績效評價和結果應用等。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納入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部門預算管理的所有項目支出。
第四條部門預算績效管理遵循的主要原則: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全面推進、突出重點,預算績效全過程融合、一體化管理,科學規(guī)范、公開透明,激勵約束、提質增效。
第二章組織管理
第五條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統一領導下,按照委預算績效管理領導小組總體部署,由委財務司牽頭組織,委機關本級、預算單位和使用部門預算財政資金的其他單位(以下簡稱各單位)具體實施。
第六條各單位是預算績效管理的責任主體。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對本單位預算績效負責,項目責任人對項目預算績效負責,重大項目的責任人實施績效考核終身責任追究制。
第七條委財務司主要職責:
。ㄒ唬┲朴啿块T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ǘ┙⒉块T預算績效指標庫;
。ㄈ┙M織實施部門層面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ㄋ模┲笇ПO(jiān)督各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ㄎ澹┡c部門預算績效管理相關的其他工作。
第八條各單位主要職責:
(一)制訂本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二)建立本單位預算績效指標庫;
。ㄈ┴撠煴締挝活A算績效管理工作;
(四)指導監(jiān)督所屬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五)與部門預算績效管理相關的其他工作。
第九條受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委托,有關單位承擔以下工作:
(一)配合完善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制度和績效指標庫;
(二)協助開展事前績效評估、績效目標審核、績效運行監(jiān)控、績效評價等工作;
。ㄈ┡c部門預算績效管理相關的其他工作。
第十條各單位組織開展績效管理工作,可根據需要聘用和委托專家、中介機構等第三方實施,加強對第三方的指導,對第三方工作質量進行監(jiān)督管理。
第三章事前績效評估
第十一條事前績效評估是指運用科學合理的評估方法,就預算項目立項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實施方案可行性和籌資合規(guī)性等內容進行重點論證。
第十二條事前績效評估方法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較法、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眾評判法等。按照簡便有效的原則,可根據評價對象情況,采用一種或多種方法。
第十三條委財務司和各單位結合預算申報等有關評審評價工作,按照財政部有關規(guī)定,對新增公立醫(yī)院能力建設、公共衛(wèi)生防控能力建設、醫(yī)學科研等重大項目開展事前績效評估。
第十四條事前績效評估主要內容包括:
。ㄒ唬┝㈨棻匾。主要評估項目設立是否符合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戰(zhàn)略,是否貫徹落實國家和我委衛(wèi)生健康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及年度重點中心工作,是否有迫切的現實需求和確定的服務對象,是否屬于財政資金支持范圍等。
。ǘ┩度虢洕。主要評估項目投入產出比是否合理,項目支出測算依據是否充分,成本控制措施是否科學有效等。
。ㄈ┛冃繕撕侠硇浴V饕u估項目績效目標是否明確,是否與衛(wèi)生健康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計劃相符,是否有明確的衛(wèi)生健康產出和效益,績效指標是否細化、量化、可衡量,指標值是否合理、可評價等。
。ㄋ模⿲嵤┓桨缚尚行。主要評估項目實施方案是否合理可行,是否明確組織管理、職責分工,是否制定有效的過程控制措施,是否建立保證項目績效可持續(xù)發(fā)揮作用的配套機制等。
。ㄎ澹┗I資合規(guī)性。主要評估項目資金來源渠道、籌措程序是否合規(guī),財政投入方式是否合理,籌資風險是否可控等。
第十五條事前績效評估結果是項目申報評審的重要參考依據。評估結果為予以支持的,可以按照程序納入項目庫管理;評估結果為建議完善的,可根據評審意見修改后納入項目庫管理;評估結果為不予支持的,一律不得納入項目庫管理。
第四章績效目標管理
第十六條績效目標是指預算資金計劃在一定期限內達到的產出和效果,是建設項目庫、編制部門預算、實施績效運行監(jiān)控、開展績效評價等的重要基礎和依據。
第十七條績效目標主要內容包括:
。ㄒ唬┛傮w目標。預算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總體產出和效果。
。ǘ┛冃е笜。對總體目標的管理過程和實現程度的細化、量化描述,包括產出指標、效益指標和滿意度指標。
(三)指標值?冃е笜嗽趯嵤┲芷趦阮A期達到的水平或結果,是績效運行監(jiān)控和績效評價的主要依據。
第十八條績效目標應當清晰反映預算資金的預期產出、效益和滿意度,與預算支出內容和預算總量相匹配,并符合以下要求:
。ㄒ唬┲赶蛎鞔_?冃繕艘闲l(wèi)生健康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并與預算支出內容、范圍、方向、效果等緊密相關。
。ǘ┘毣炕。績效目標應當從數量、質量、成本、時效以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tài)效益、可持續(xù)影響、滿意度等方面進行細化,盡量進行定量表述。不能定量的,可采用可衡量的定性表述。
。ㄈ┖侠砜尚。設定績效目標時要經過調查研究和科學論證,符合客觀實際,能夠在一定期限內實現。
。ㄋ模⿲ヅ洹?冃繕艘c計劃期內的任務數或計劃數相對應,與預算確定的投資額或資金量相匹配,與預算支出標準相適應。
第十九條委財務司根據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研究完善部門預算績效指標庫,并根據年度重點中心工作任務動態(tài)調整維護。指標庫遵循開放共享原則,供各單位使用。各單位可根據工作實際,參照財政部和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部門預算績效指標庫,建立本單位預算績效指標庫。
第二十條各單位應當按照“誰申請資金,誰設定目標”的原則和財政部有關規(guī)定,明確設定依據、設定方法、設定程序以及參考標準,科學合理設定績效目標,編制績效目標申報表(詳見附件1)并納入預算文本。
財政資金支持的項目績效指標原則上從部門預算績效指標庫中選取。
第二十一條績效目標審核是部門預算審核的重要內容。委財務司和各單位應當按照財政部有關規(guī)定,加強對績效目標完整性、相關性、適當性和可行性的審核,并提出審核意見,填寫反饋績效目標審核表(詳見附件2)。
第二十二條績效目標審核結果是預算安排的重要參考因素。審核結果分為“優(yōu)”“良”“中”“差”4個等級。審核結果為“優(yōu)”的,直接進入下一步預算安排流程;審核結果為“良”的,單位修改完善績效目標后,進入下一步預算安排流程;審核結果為“中”的,單位修改完善績效目標后,按照程序重新報送審核;審核結果為“差”的,不得進入下一步預算安排流程。
第二十三條按照“誰批復預算,誰批復目標”的原則,財務司在批復年初部門預算時,按照預算管理級次同步批復績效目標。各單位批復所屬單位績效目標。
績效目標一經批復,原則上不予調整。如因特殊原因確需調整的,應當隨同預算調整,按照財政部和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部門預算管理流程報批。
第五章績效運行監(jiān)控
第二十四條績效運行監(jiān)控是指在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對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開展的監(jiān)督、控制和管理活動。主要包括單位監(jiān)控、部門監(jiān)控和財政部定期監(jiān)控。
第二十五條各單位應當按照“誰執(zhí)行預算,誰監(jiān)控目標”的原則和財政部有關規(guī)定,對所有項目支出開展日常監(jiān)控。對重大項目以及各類巡視、審計、監(jiān)督檢查、重點績效評價和日常管理工作中發(fā)現問題較多、績效水平不高、管理薄弱的項目予以重點監(jiān)控。
各單位應當對所有項目的.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預算資金執(zhí)行情況開展監(jiān)控。必要時,可對重大項目支出具體工作任務開展、發(fā)展趨勢、實施計劃調整等情況進行延伸監(jiān)控。
對運行監(jiān)控中發(fā)現的績效目標執(zhí)行偏差、預算執(zhí)行進度慢和管理存在漏洞等情況,要及時查找原因,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糾正和改進。
鼓勵各單位建立單位內部績效預警機制,強化績效監(jiān)控結果應用。
第二十六條委財務司結合委黨組確定的年度重點中心工作,確定部門重點監(jiān)控項目,實行預算執(zhí)行進度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雙監(jiān)控”。加強監(jiān)控信息收集和分析,建立分類預警機制,指導督促各單位加快預算執(zhí)行,實現績效目標。
第二十七條各單位應當按照財政部有關規(guī)定,于每年8月,對1—7月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開展績效監(jiān)控匯總分析,收集、分析績效監(jiān)控信息,填報績效目標執(zhí)行監(jiān)控表(詳見附件3),形成本單位績效監(jiān)控報告,并于8月10日前報送委財務司。
委財務司審核匯總后形成本部門績效監(jiān)控報告,并于8月31日前報送財政部。
第二十八條績效監(jiān)控結果作為以后年度預算安排和政策制訂的參考依據,績效監(jiān)控工作情況作為部門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的內容。
對于績效監(jiān)控中發(fā)現嚴重問題的,委財務司和各單位應當按照預算管理有關規(guī)定及時糾偏止損。涉及違法違紀行為的,依照有關規(guī)定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第六章績效評價
第二十九條績效評價是指根據設定的績效目標,依據規(guī)范的程序,對預算資金的投入、使用過程、產出與效果進行系統和客觀的評價。
第三十條各單位應當按照財政部有關規(guī)定和預算批復時確定的績效目標,明確績效指標的權重、評價標準、評價方法和評價流程,開展單位自評,填報績效自評表(詳見附件4),隨部門決算報送委財務司。委財務司加強對自評結果的審核。各單位應當對自評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
第三十一條委財務司應當按照財政部有關規(guī)定和預算批復時確定的績效目標,優(yōu)先選擇貫徹落實推動健康中國建設等重大政策和委黨組重點工作任務的項目,隨機選擇一般性項目,組織實施部門評價。原則上應當以5年為周期,實現部門評價重點項目全覆蓋。
第三十二條委財務司組織匯總單位自評結果和部門評價結果,隨同部門決算報送財政部。
第三十三條各單位應當加強對自評結果的整理、分析,將自評結果作為本單位完善政策和改進管理的重要依據。對預算執(zhí)行率偏低、自評結果較差的項目,要單獨說明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委財務司將部門評價結果反饋各單位,提出整改要求。委財務司和各單位應當配合財政部評價工作,并組織落實評價整改意見。
第三十四條績效評價結果作為安排預算、改進管理、完善政策的重要依據。原則上,對評價等級為優(yōu)、良的,根據情況予以支持;對評價等級為中、差的,要完善政策、改進管理,根據情況核減預算。對不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根據情況相應調減預算或整改到位后再予安排。
第七章績效管理工作結果應用
第三十五條績效管理工作結果應用是指利用績效管理工作形成的績效目標、績效監(jiān)控、績效評價等績效信息,采取考核、反饋、激勵約束、信息公開等方式,指導和督促單位提升績效管理水平,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第三十六條委財務司組織各單位開展年度預算績效管理工作考核,按照各單位先自評、委財務司再復評的程序,重點考核績效目標質量,績效監(jiān)控及糾偏,評價結果及應用,財政部、審計署和我委整改要求的落實情況等。委財務司根據考評結果通報工作考核情況。發(fā)現弄虛作假的,將取消評優(yōu)資格并通報批評。
第三十七條委財務司應當總結分析績效管理中發(fā)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單位,提出整改要求,督促相關單位整改落實。各單位應當組織整改工作,明確責任人,制訂整改措施,確保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整改。
第三十八條委財務司建立績效結果、整改情況、工作考核與預算安排和政策調整掛鉤機制。
。ㄒ唬⿲τ诳冃л^好的單位和項目優(yōu)先保障;對于交叉重復、碎片化的項目予以調整;對于績效較差的單位和項目進行通報,并約談相關責任人。低效無效資金一律削減或取消;長期沉淀資金一律收回。
。ǘ⿲τ诠ぷ骺己私Y果較好的單位予以預算傾斜;對于較差的單位,視情況通報、約談、核減預算。
(三)鼓勵有條件的單位將預算績效考核結果納入單位綜合績效考核。
第三十九條預算績效目標、績效自評以及重點績效評價結果應當主動接受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預算審查監(jiān)督,并依法予以公開。
第四十條對使用財政資金嚴重低效、無效并造成重大損失、績效管理弄虛作假且情節(jié)嚴重,以及財政部、審計署和我委抽查結果與績效自評結果出入較大的項目,按照有關規(guī)定對相關責任人追責問責。
第四十一條各單位應當加強績效管理工作結果應用,將其作為內部綜合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鼓勵各單位建立績效工作結果與政策制度調整、年終獎懲、處室績效、干部晉升等掛鉤機制。
第八章附則
第四十二條各單位應當依據本辦法制訂具體管理辦法或者實施細則。
第四十三條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審批或者委托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審批的建設項目,其中央預算內投資建設項目績效管理工作,由委規(guī)劃發(fā)展與信息化司牽頭,按照有關規(guī)定和工作要求執(zhí)行。
部門(單位)整體支出績效管理、政策績效管理按照財政部工作要求和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
第四十四條本辦法由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財務司負責解釋。
第四十五條本辦法自印發(fā)之日起施行。《衛(wèi)生部預算管理單位預算績效管理暫行辦法》(衛(wèi)規(guī)財發(fā)〔20xx〕82號)同時廢止。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19
第一章總 則
第一條為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建立規(guī)范、科學、高效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合理配置學校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fā)〔2018〕34號)和《湖北省財政廳關于印發(fā)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系列制度的通知》(鄂財績發(fā)〔20xx〕3號)等規(guī)定,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預算績效管理是指以預算為對象,以預算項目和資金在一定時期內所達到的產出和結果為內容,通過構建事前、事中、事后績效管理體系,以實現優(yōu)化預算資源配置、提升預算支出效果所開展的績效管理活動,包括事前績效評估管理、績效目標管理、績效運行監(jiān)控管理、績效評價及結果運用等環(huán)節(jié)。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納入預算管理的全部資金,包括中央財政資金、省級財政資金和學校使用事業(yè)收入、其他收入等自主安排的預算資金。
第四條按照“誰分配、誰管理,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各經費歸口管理和使用單位(部門)是預算績效管理的責任主體。
第二章職責分工
第五條學校成立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具體人員組成如下: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財務處,馬濤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
第六條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組織領導學校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審議預算績效管理的重大決策和工作規(guī)劃,研究預算績效管理的工作計劃和重點工作,聽取相關工作匯報,對預算績效管理的全過程進行監(jiān)督指導。
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統籌組織、協調和推動預算績效管理各項工作。
第七條財務處的主要職責:
。ㄒ唬┭芯科鸩蓊A算績效有關管理制度、工作規(guī)劃、年度工作計劃等。
。ǘ┲笇Ц鹘涃M歸口管理或使用單位(部門)落實預算績效管理職責,對績效管理實施情況進行督促、檢查。
。ㄈ┙M織開展新設重大預算項目的事前績效評估。
。ㄋ模嫿ǚ猪椖康暮诵臉I(yè)務預算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編制學校整體績效目標,審核項目績效目標。
。ㄎ澹┙M織開展預算績效運行監(jiān)控,對預算執(zhí)行進度和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雙監(jiān)控”。
。┙M織開展全校的預算績效評價工作,負責審核各單位(部門)的預算項目績效自評報告,匯總、編報學校的預算項目績效評價結果,編制學校整體預算績效評價結果。
。ㄆ撸┩晟瓶冃гu價結果應用機制,按要求公開預算績效信息。
。ò耍┢渌A算績效管理相關工作。
第八條經費歸口管理部門的主要職責:
。ㄒ唬┲笇、督促本部門歸口管理經費的預算績效管理工作。
。ǘ┙M織實施本部門歸口管理經費新設重大預算項目的事前績效評估。
(三)審核、匯總本部門歸口管理經費的預算項目績效目標,設置核心績效指標和標準,協助編制學校整體支出績效目標。
。ㄋ模└櫛静块T歸口管理經費預算項目的預算執(zhí)行績效情況,并對存在的問題組織整改。
。ㄎ澹┙M織開展本部門歸口管理經費預算項目的績效自評工作。
第九條經費使用單位(部門)的主要職責:
。ㄒ唬┴撠熃M織實施本單位(部門)管理經費預算項目的績效管理工作。
(二)編制具體預算項目的績效目標,研究并設置預算項目績效指標和標準。
。ㄈ┮罁椖靠冃繕藢嵤┛冃ё栽u,對績效評價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進行整改落實。
第三章事前績效評估管理
第十條事前績效評估是指對新設重大預算項目設立的必要性、投入經濟性、績效目標合理性、實施方案可行性等情況進行論證評估,形成事前績效評估結果的過程。
第十一條事前績效評估對象為新設的申請省級財政資金1000萬元以上的重大預算項目。
第十二條事前績效評估可以由財務處、經費歸口管理部門組織經費使用單位(部門)實施,直接形成評估結果;也可以根據情況委托第三方機構實施,在第三方機構出具的評估報告的基礎上形成評估結果。事前績效評估是申請預算的必備條件。
第四章績效目標管理
第十三條績效目標是指預算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冃繕斯芾硎且钥冃繕嗽O置、審核、反饋為主要內容所開展的績效管理活動。
第十四條績效目標由各經費歸口管理部門或經費使用單位(部門)在申報年度預算時設置,并填報績效目標表。
第十五條績效目標包括基本支出績效目標、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和整體績效目標。基本支出績效目標一般不單獨設置,納入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統籌考慮。
第十六條績效指標是績效目標的細化和量化描述,主要包括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等。
。ㄒ唬┊a出指標是指對預算資金預期產出的描述,反映與績效目標相關的、預期可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的一級指標。產出指標進一步細分為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時效指標和成本指標等二級指標。
。ǘ┬б嬷笜耸侵笇︻A算資金預期效果的描述,反映與績效目標相關的、預期可產生實際效果的一級指標。效益指標進一步細分為經濟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生態(tài)效益指標、可持續(xù)影響指標等二級指標。
(三)滿意度指標是反映服務對象對相關產出及其影響的認可程度的一級指標。
第十七條指標值是指用量化的數值、比率或定性表述來表示預算資金達到的`產出和效果。指標值與績效指標逐一對應,通常用相對值或絕對值表示。
第十八條指標值確定的依據一般包括:歷史數據、計劃數據、行業(yè)標準、其他數據等。
第十九條績效目標設置的依據包括:
(一)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
。ǘ┦∥、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
。ㄈ⿲W校職能、中長期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年度工作計劃,項目工作規(guī)劃。
。ㄋ模┥霞壷鞴懿块T的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要求。
。ㄎ澹┫嚓P歷史數據、計劃數據、行業(yè)標準及以前年度績效評價結果等。
。┓弦蟮钠渌罁。
第二十條績效目標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ㄒ唬┛己肆炕。堅持以定量指標為主,不能定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表述,但應當具有可衡量性。
。ǘ┻m度壓力。指標值設置應當具有挑戰(zhàn)性和壓力性。
(三)相關匹配?冃繕艘c計劃期內的任務數或計劃數密切相關,與預算確定的投資額或資金量高度匹配。
。ㄋ模┲赶蚝诵?冃繕藨攦(yōu)先選擇最能反映績效管理要求的關鍵性指標。
。ㄎ澹┲v求成本。績效目標應當充分考慮到后期數據獲取、檢驗的經濟性和便捷性,符合節(jié)約成本的要求。
第二十一條績效目標的審核。預算項目績效目標由經費歸口管理部門、財務處逐級匯總審核;無經費歸口管理部門的,由經費使用單位(部門)隨年度預算直接報財務處審核。學校整體支出績效目標由財務處負責組織編制?冃繕税闯绦驁蠼浶nI導審定后上報省財政廳、省教育廳。
績效目標審核的主要內容包括:完整性、相關性、適當性和可行性。
第二十二條績效目標的反饋。根據省財政廳的批復,財務處在下達預算時同步將績效目標反饋給相關單位(部門)。
第二十三條績效目標一般不予調整。在預算執(zhí)行中,對于必須進行的預算調整,可以同步調整績效目標,并按照績效目標管理的要求和預算調整流程報批。
第五章績效運行監(jiān)控管理
第二十四條績效運行監(jiān)控是指在預算執(zhí)行過程中,對預算資金執(zhí)行情況和績效目標實現程度開展的監(jiān)督、控制和管理活動。
第二十五條績效運行監(jiān)控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組織開展。除日常運行監(jiān)控外,每年對項目資金1-7月的預算執(zhí)行績效情況開展一次運行監(jiān)控活動。各經費使用單位(部門)、經費歸口管理部門和財務處,分別按照職責范圍負責編制、審核《項目支出績效運行監(jiān)控表》,經校領導審定后報省財政廳。
第二十六條對績效監(jiān)控中發(fā)現的預算執(zhí)行偏差和管理漏洞,應及時采取分類處置措施予以糾正:
。ㄒ唬⿲τ谝蛘咦兓、突發(fā)事件等客觀因素導致預算執(zhí)行進度緩慢或預計無法實現績效目標的,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及時申請按程序調減預算,并同步調整績效目標。
(二)對于績效監(jiān)控中發(fā)現嚴重問題的,如預算執(zhí)行與績效目標偏離較大、已經或預計造成重大損失浪費或風險等情況,應暫停項目實施,按照有關程序調減預算并停止撥付資金,及時糾偏止損。已開始執(zhí)行的政府采購項目應當按照相關程序辦理。
第六章績效評價管理
第二十七條績效評價按照實施評價的主體分為單位(部門)自評和學校評價兩種方式。
。ㄒ唬﹩挝唬ú块T)自評,是指經費歸口管理部門或經費使用單位(部門)對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的自我評價。績效自評應當根據預算反饋的績效指標開展績效評價,不得另行設定績效評價指標。
。ǘ⿲W校評價,是指由財務處組織開展的項目績效評價活動。
各經費歸口管理部門或經費使用單位(部門)應積極配合做好學校評價工作和省財政廳、省教育廳組織的重點評價、再評價工作。
第二十八條績效評價的主要內容:
(一)項目績效評價。主要從產出、效果等方面,綜合衡量項目預算資金使用效果,側重于績效改進。
。ǘ┱w績效評價。主要圍繞學校職責、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以預算資金管理為主線,統籌考慮資產、資源和業(yè)務活動,從產出和效果等方面,衡量學校整體及核心業(yè)務實施效果,側重于提高學校整體績效水平。
第二十九條績效評價應當對預算執(zhí)行情況和預算績效目標完成情況進行分析和評分?冃гu價評分滿分為100分,其中預算執(zhí)行情況20分、產出指標40分、效益指標和滿意度指標40分。根據各項指標的重要程度,由各經費使用單位(部門)、經費歸口管理部門與財務處協商確定二、三級績效指標的權重。
第三十條績效評價的評分方法:
。ㄒ唬┒恐笜。與年初指標值相比,完成所有指標值的,記該指標所賦全部分值;未完成指標值的,按照完成值與指標值的比例記分。
(二)定性指標。根據指標完成情況分為:達成預期指標、部分達成預期指標并具有一定效果、未達成預期指標且效果較差三檔,分別按照該指標對應分值區(qū)間100-80%(含80%)、80-50%(含50%)、50-0%合理確定分值。
第三十一條績效評價結果主要通過自評表的形式反映,但金額大于1000萬元(含)的項目績效評價和學校整體績效評價應當以文字的形式出具評價結果。
第三十二條年度績效評價工作應按上級主管部門的統一要求實施,原則上應于次年4月30日前完成?冃ё栽u結果、學校評價結果經學校主要負責人審定后上報省財政廳。
第七章績效結果應用管理
第三十三條績效結果應用管理是指運用預算績效管理所形成的績效目標、績效監(jiān)控、績效評價等績效信息,通過反饋整改、與預算掛鉤、信息公開、激勵約束等措施,以實現提高預算資金使用績效的活動。
第三十四條反饋整改。財務處、經費歸口管理部門或經費使用單位(部門)根據績效評價中發(fā)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應對措施,并整改落實,逐步提高績效管理水平。
第三十五條與預算掛鉤。按照省財政廳關于績效評價結果應用的要求,建立績效評價結果與預算安排掛鉤機制,對績效評價結果較好的項目原則上優(yōu)先保障;對績效評價結果一般的項目要督促整改,整改情況作為安排以后年度預算的重要參考;對績效評價結果較差的,應調減或取消下一年項目預算。
第三十六條信息公開?冃гu價結果及結果應用情況,將按要求與學校部門決算同步在學校門戶網站和省政府門戶網站預決算公開專欄中公開。
第三十七條明確責任約束。各經費歸口管理部門和經費使用單位(部門)負責人對預算項目績效負責,對重大項目責任人實行績效終身責任制。學校將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納入各單位(部門)年度工作目標考核范疇。
第八章監(jiān)督檢查和責任追究
第三十八條各經費歸口管理部門或經費使用單位(部門)應當認真履行預算績效管理有關職責,切實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自覺接受監(jiān)督。
第三十九條委托第三方機構參與事前績效評估、績效評價的,各經費歸口管理部門或經費使用單位(部門)不得影響其獨立開展工作。
第四十條對在預算績效管理中出現的違法行為,應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法律規(guī)定追究責任。
第九章附則
第四十一條績效指標框架、目標和運行監(jiān)控、自評結果、編制說明及證明材料等績效管理資料的內容和格式要求,按照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在布置年度績效管理工作時做出規(guī)定。
第四十二條本辦法由財務處負責解釋。
第四十三條本辦法自20xx年1月1日起施行!逗惫I(yè)大學預算支出績效評價管理暫行辦法》(湖工大財〔20xx〕19號)同時廢止。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 20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加強學校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增強預算績效目標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規(guī)范性,提高財政資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中發(fā)〔2018〕34號)《湖北省省級預算績效目標管理暫行辦法》《湖北省省級預算績效運行監(jiān)控管理暫行辦法》等規(guī)定,結合學校預算績效管理工作實際,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學校以預算績效目標的設置、審核、批復為主要內容所開展的績效目標管理活動。
第三條預算績效目標是指學校預算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第四條財務部門是學校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牽頭部門,預算歸口管理部門是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主體。
第二章 組織管理與職責
第五條三峽大學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是學校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領導機構,負責審定學校預算績效目標;財務部門、預算歸口管理部門按其職責組織實施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建立多層次預算績效目標管理機制。
第六條財務部門主要職責:
(一)研究制定學校預算績效目標管理辦法;
。ǘ⿲徍祟A算歸口管理部門報送的績效目標;
。ㄈ┲笇ьA算歸口管理部門開展預算績效目標管理工作;
(四)指導預算歸口管理部門建立健全本行業(yè)、本領域、分層次的核心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
。ㄎ澹┘皶r公開績效目標;
。⿷斅男械钠渌冃繕斯芾砺氊煛
第七條 預算歸口管理部門主要職責:
(一)負責開展本部門管理的預算資金績效目標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本行業(yè)、本領域、分層次的核心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
。ㄈ⿷斅男械钠渌冃繕斯芾砺氊。
第三章 管理范圍和內容
第八條根據完善全覆蓋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的要求,預算績效目標管理的范圍是所有省級預算資金,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資金、政府性基金預算資金等。
第九條根據構建全方位預算績效管理格局的要求,績效目標管理的范圍包括:
。ㄒ唬╉椖恐С隹冃繕斯芾,包括部門預算項目支出、省直專項支出、省對下專項轉移支付、具有特定用途和具體使用目標的共同事權類一般性轉移支付;
(二)部門整體績效目標管理。
第十條預算績效目標管理主要包括績效目標設置、審核、批復以及調整、應用等環(huán)節(jié)。
第四章 績效目標的設置
第十一條績效目標設置按照“誰申請資金、誰設置目標”的原則,由預算歸口管理部門設置,財務部門負責審核。
第十二條績效目標設置應當作為預算安排的前置條件。未按要求設置績效目標的項目支出,不得納入項目庫管理,也不得安排預算資金。
第十三條績效目標按以下方式分類:
。ㄒ唬┌凑疹A算支出的范圍和內容劃分,包括基本支出績效目標、項目支出績效目標和部門整體績效目標。
基本支出績效目標,是指學校預算中安排的基本支出在一定期限內對學校及各部門正常運轉的預期保障程度。
項目支出績效目標,是指學校依據部門職責和事業(yè)發(fā)展要求,通過預算安排的項目支出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部門整體績效目標,是指學校按照確定的職責,利用學校所管理的全部預算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達到的總體產出和效果。
。ǘ┌凑諘r效性劃分,包括長期績效目標和年度績效目標。
長期績效目標,是指學校預算資金在跨度多年的計劃期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年度績效目標,是指學校預算資金在一個預算年度內預期達到的產出和效果。
第十四條績效目標應當清晰反映預算資金的預期產出和效果,并以相應的績效指標予以細化、量化描述。主要包括預期產出、預期效果等。
(一)預期產出,是指預算資金在一定期限內預期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情況。
。ǘ╊A期效果,是指上述產出可能對經濟、社會、環(huán)境等帶來的影響情況,以及服務對象對該項產出和影響的滿意程度等。
第十五條績效指標是績效目標的細化和量化描述,主要包括產出指標、效益指標、滿意度指標等。
(一)產出指標,是指對預期產出的描述,反映與既定績效目標相關的、相關預算資金預期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情況的一級指標。進一步細分為數量指標、質量指標、時效指標、成本指標等二級指標。
數量指標反映預期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數量;
質量指標反映預期提供的公共產品和服務達到的標準、水平和效果;
時效指標反映預期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及時程度和效率情況;
成本指標反映預期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所需成本的控制情況。
效益指標,是指對預期效果的描述,反映與既定績效目標相關的、相關產出所帶來的預期效果的一級指標。進一步細分為經濟效益指標、社會效益指標、生態(tài)效益指標、可持續(xù)影響指標等二級指標。
經濟效益指標反映相關產出對經濟發(fā)展帶來的影響和效果等;
社會效益指標反映相關產出對社會發(fā)展帶來的影響和效果;
生態(tài)效益指標反映相關產出對自然環(huán)境帶來的影響和效果;
可持續(xù)影響指標反映相關產出帶來影響的可持續(xù)期限。
滿意度指標,是反映服務對象對相關產出及其影響的認可程度的一級指標。
第十六條工作運轉類項目,可以主要設置產出指標;經濟發(fā)展類、事業(yè)發(fā)展類、民生保障類項目,應當同時設置產出指標和效果指標。
第十七條指標值是指用量化的數值、比率或定性表述來表示預算資金達到的產出和效果,應當與績效指標逐一對應,通常用相對值或絕對值表示。
第十八條指標值確定依據一般包括:
。ㄒ唬v史數據,是指同類指標的以前年度實際完成數據等;
。ǘ┬袠I(yè)標準,是指行業(yè)部門和標準化管理機構公布的行業(yè)標準、地方標準等;
。ㄈ┯媱潝祿侵割A先制定的目標、計劃、預算、定額等數據;
(四)其他數據,是指省財政廳認可的其他依據。
第十九條績效目標設置的依據包括:
。ㄒ唬﹪蚁嚓P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
。ǘ┦∥、省政府決策部署和工作要求;
(三)學校職能、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年度工作計劃或項目規(guī)劃;
。ㄋ模┲衅谪斦(guī)劃和學校三年滾動財政規(guī)劃;
。ㄎ澹┦∝斦䦶d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要求;
。┫嚓P歷史數據、行業(yè)標準、計劃數據以及以前年度績效評價結果等;
。ㄆ撸┓鲜∝斦䦶d要求的其他依據。
第二十條設置的績效目標應當符合以下要求:
考核量化。堅持“定量為常態(tài)、定性為例外”的原則。不能定量表述的,可以采用定性表述,但應當具有可衡量性。
適度壓力。指標值設置應當具有挑戰(zhàn)性和壓力性。原則上,相同指標的指標值設置應當較上年完成情況有所提升。
相關匹配?冃繕艘c計劃期內的`任務數或計劃數密切相關,與預算確定的投資額或資金量高度匹配。
指向核心?冃繕藨攦(yōu)先選擇最能反映績效管理要求的關鍵性指標。
講求成本?冃繕藨敵浞挚紤]到后期數據獲取、檢驗的經濟性和便捷性,符合節(jié)約成本的要求。
第二十一條績效目標表是所設置績效目標的表現形式。項目支出績效目標,預算歸口管理部門應當填報《項目申報表》(格式和說明見附件1-1、1-2);部門整體績效目標,財務部門應當牽頭編報《部門整體績效目標申報表》(格式和說明見附件2-1、2-2),相關職能部門應予以配合完成;省財政廳審核需要時,應當編制《績效目標編制說明及相關證明材料》(見附件3)。
第二十二條績效目標設置程序包括:
(一)預算歸口管理部門設置績效目標。申請預算資金的預算歸口管理部門按照要求設置績效目標,提交財務部門審核;根據財務部門審核意見,對績效目標進行修改完善,按程序再次提交。
(二)財務部門設置績效目標。財務部門按要求設置校本級支出績效目標,審核、匯總相關單位績效目標,上報學校預算績效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審定后,提交省財政廳;根據省財政廳審核意見對績效目標進行修改完善,按程序再次提交省財政廳。
第二十三條績效目標設置的方法包括:
項目支出績效目標設置
1.對項目的功能進行梳理,包括資金性質、預期投入、支出范圍、實施內容、工作任務、受益對象等,明確項目的功能特性。
2.依據項目的功能特性,預計項目實施在一定時期內所要達到的產出和效果,確定項目所要實現的目標,并以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表述。根據項目的復雜程度,可以將績效目標分解為多個子目標。
3.對項目支出目標進行細化分解,從中概括、提煉出最能反映項目支出目標預期實現程度的關鍵性指標,并將其確定為相應的績效指標。
4.通過收集相關基礎數據,明確指標值確定依據,并結合項目預期進展、預計投入等情況,確定績效指標的具體數值。
。ǘ┎块T整體績效目標設置
1.對學校的職能進行梳理,確定學校的各項具體工作職責。
2.結合學校中長期規(guī)劃和年度工作計劃,明確年度主要工作任務,預計學校在本年度內履職所要達到的總體產出和效果,將其確定為學?傮w目標,并以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表述。部門整體績效目標可以分解為多個子目標。
3.依據部門整體績效目標,結合學校的各項具體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確定每項工作任務預計要達到的產出和效果,從中概括、提煉出最能反映工作任務預期實現程度的關鍵性指標,并將其確定為相應的績效指標。
4.通過收集相關基礎數據,明確指標值確定依據,并結合年度預算安排等情況,確定績效指標的具體數值。
第五章績效目標的審核
第二十四條績效目標審核按照“誰分配資金、誰審核目標”的原則,由財務部門進行審核,必要時可以委托專家或第三方機構參與審核,并出具《績效目標審核意見書》(見附件4)。
第二十五條績效目標審核是預算審核的有機組成部分。績效目標審核未通過,不得安排預算。
第二十六條績效目標審核的主要內容:
。ㄒ唬┩暾?冃繕说膬热菔欠裢暾,績效目標是否明確、清晰,績效指標是否量化,相關數據的獲取是否有具體來源等。
。ǘ┫嚓P性?冃繕说脑O置與學校職能、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是否相關。
。ㄈ┻m當性。資金規(guī)模與績效目標之間是否匹配;指標值持續(xù)多年不變,甚至有所降低的,是否作出相關說明。
(四)可行性。績效目標是否經過充分論證和合理測算;新增的重大政策、項目是否通過了事前績效評估等。
第二十七條審核績效目標時,應當參考以前年度該項目部門自評結果和財政評價結果。通過逐年修正績效指標,如此循環(huán)往復,實現績效持續(xù)性改進和螺旋式上升,形成相應的績效指標和標準體系。
第二十八條省財政廳在批復學校預算時,同步批復績效目標。
第二十九條批復的績效目標一般不予調整。在預算執(zhí)行中,對于必須進行的預算調整,可以同步調整績效目標。
第三十條學校和預算歸口管理部門應當按照批復的績效目標組織預算執(zhí)行,開展部門自評。
第六章 績效目標的監(jiān)控
第三十一條財務部門應當按照批復的績效目標組織績效運行監(jiān)控。預算歸口管理部門是績效運行監(jiān)控的責任主體,應當認真履行預算績效目標管理有關職責,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依法接受監(jiān)督。
第三十二條預算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對本部門管理的預算資金1-7月績效目標完成情況以及預算資金執(zhí)行情況等進行績效監(jiān)控,及時總結經驗、發(fā)現問題、提出下一步改進措施,并填報《項目支出績效運行監(jiān)控表》(見附件5)于8月15日前上報財務部門,由財務部門審核匯總后按要求報送省財政廳;必要時,可由財務部門牽頭,對重點政策和重大項目支出具體工作任務開展情況、發(fā)展趨勢、實施計劃調整等情況進行延伸監(jiān)控,具體內容包括:政府采購、工程招標、監(jiān)理和驗收、信息公示、資產管理以及有關預算資金會計核算等。
第三十三條通過績效運行監(jiān)控,財務部門、預算歸口管理部門發(fā)現績效運行與批復的績效目標發(fā)生偏離時,應當及時采取分類處置措施予以糾正,確保實現績效目標:
。ㄒ唬⿲τ诳冃ПO(jiān)控中發(fā)現因政策變化、突發(fā)事件等客觀因素導致預算執(zhí)行進度緩慢或預計無法實現績效目標的,應報請省財政廳同意,調減當年預算,并同步調整績效目標;
。ǘ⿲τ诳冃н\行監(jiān)控中發(fā)現嚴重問題的,如預算執(zhí)行與績效目標偏離較大、已經或預計造成重大損失浪費或風險等情況,應當暫停項目實施,相應按照有關程序調減預算并停止撥付資金,及時糾偏止損,已開始執(zhí)行的政府采購項目應當按照相關程序辦理。
第三十四條績效評價是檢驗績效目標實現程度的重要手段。預算執(zhí)行結束后,預算歸口管理部門要積極開展績效評價,并及時向省教育廳和省財政廳報送績效評價報告,反映績效目標管理成果?冃гu價管理另行規(guī)范。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五條財務部門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要求,在部門預算公開時,同步公開績效目標。
第三十六條對在預算績效目標管理中發(fā)現財政違法行為,依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國家有關法律規(guī)定追究責任。
第三十七條本辦法自印發(fā)之日起施行,由財務處負責解釋。20xx年12月25日印發(fā)的《三峽大學預算績效目標管理暫行辦法》(三峽大!20xx〕67號)同時廢止。
【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制度】相關文章:
單位預算業(yè)務管理制度10-12
單位預算管理制度「范文」01-22
行政單位預算管理制度10-14
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總結04-02
事業(yè)單位預算業(yè)務管理制度10-12
行政單位預算業(yè)務管理制度10-12
單位預算管理制度(通用15篇)11-19
事業(yè)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工作總結范文04-05
行政單位預算管理制度范文「最新」01-22